最近的吉林,太陽仿佛化身“超級加熱器”,持續的高溫讓市民們連連叫苦,直呼“扛不住”。街頭巷尾,遮陽傘、冰袖成了出行標配,冷飲店前排起長隊,大家見面第一句話常是“今天也太熱了吧”。
據吉林省氣候中心專家胡軼鑫介紹,6月22日至7月13日,全省被“高溫模式”牢牢鎖定。降水成了“稀客”,平均降水量僅62.6毫米,較常年偏少近三成,其中大安、公主嶺、梨樹和汪清四地降水量更是創下歷史同期最少紀錄。雨水“缺席”,高溫自然“囂張”,全省平均氣溫飆至25.4攝氏度,較常年偏高3.4攝氏度,直接打破歷史同期紀錄。
各地市州更是“比著熱”,平均氣溫達22.8~26.9攝氏度。延邊以4.6攝氏度的偏高幅度成為“升溫王”,白城、松原、長春等地的平均氣溫紛紛突破歷史極值,其中白城以26.9攝氏度位居榜首。更令人驚嘆的是,全省日平均氣溫及各縣市氣溫均高于常年,全省50個縣市中,有43個縣市打破同期氣溫紀錄,剩余7個縣市也躋身歷史同期偏高第2位,堪稱“集體破紀錄”。
高溫日數同樣“爆表”,全省累計出現≥33攝氏度高溫天氣310站日,較常年偏多4.3倍,位列歷史同期第2、2001年以來首位。汪清縣最“扛熱”,高溫日數達12天,榆樹、長春等21個縣市也打破當地高溫日數紀錄。
兩輪“熱浪沖擊波”尤為兇猛:6月23-26日,46個縣市被33攝氏度以上高溫籠罩,16個縣市超35攝氏度;7月7-12日,高溫范圍再擴大,47個縣市加入“33攝氏度俱樂部”,9個縣市突破35攝氏度。7月12日,安圖出現36.8攝氏度的極端高溫,創下本輪熱浪“峰值”。
這樣的持續高溫在吉林歷史同期實屬罕見,給市民生活和健康帶來不小挑戰。好在清涼已至!吉林省氣象服務中心胡中明介紹,經歷六月下旬和七月上半月的區域性高溫后,主宰熱浪的“元兇”副熱帶高壓南落西伸,西風槽趨于活躍,小股冷空氣滲透南下。7月15日,朝鮮半島東部的熱帶低壓將向東北移動,后期變性并與高空槽合并形成東北冷渦,為吉林多地帶來雷雨天氣,正式告別“蒸烤”模式。
16日起,全省大部最高氣溫回落至30攝氏度以下,西北部和東南部甚至降至25攝氏度以下;最低氣溫中西部為20-22攝氏度,東部在20攝氏度以下,高海拔山區更降至16攝氏度以下,涼爽宜人,適宜避暑。19日前,全省大部以偏北或偏東風為主,微風和煦,告別酷熱。20日轉為南風,但伴隨明顯降雨,云量增多,無需擔心太陽暴曬。未來一周,吉林無區域性大范圍高溫,誠邀各地朋友前來消夏旅游,感受22攝氏度的吉林夏天。
來源:彩練新聞
作者:卞睿 通訊員 張欣彤 魏裕革 王晶晶
責編:金馨鑫
編審:張宇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