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黃淮、江淮等地多高溫天氣。中央氣象臺今早6點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預計今天(16日)白天,陜西關中至黃河下游以南大部地區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其中,陜西關中和漢中、山西西南部、河南中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重慶北部、四川盆地南部、內蒙古西北部、新疆吐魯番盆地和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區可達40℃以上。
重慶大足:持續晴熱高溫 大足石刻景區開啟霧森系統
昨天(15日),重慶市氣象部門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預計今明兩天重慶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達到37℃,局部地區可達41—42℃。
為應對高溫天氣,大足石刻景區啟用霧森系統,幫助游客降溫消暑。霧森系統主要分布于空曠無遮擋的區域,細密的水霧從噴頭中緩緩升騰,降低體感溫度的同時也形成了霧氣升騰的景觀。游客們穿梭在水霧中,感受清涼。
江西九江:開放驛站 錯峰作業 保障戶外作業者安全
這兩天,江西九江市出現持續高溫天氣,當地通過開放愛心驛站、錯峰作業等方式,保障戶外作業者安全。
走進九江市彭澤縣的一處愛心驛站,一股清涼瞬間驅散了室外的燥熱,幾位剛完成清掃作業的環衛工人正在納涼休息。驛站內配備了防暑降溫藥品以及空調、飲水機、冰箱等設施。
在武寧縣石渡鄉,農戶們調整了作業時間,避開中午11時至下午3時的高溫時段。記者在現場看到,下午3時之后,農機手們開始操作收割機,在稻浪中穿梭作業。針對持續高溫天氣,當地給作業人員送來了防暑藥品、西瓜、礦泉水等物資,讓大家及時休息,做好調整。
武寧縣水稻收割團隊負責人 郭慧:我們實行錯峰收割,就是抓早搶晚,同時對收割人員發放了防暑降溫的藥品,確保他們在收割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河南鶴壁:“15分鐘納涼圈”上線 為戶外工作者送清涼
在河南鶴壁,當地通過設置200多家驛站,為高溫下的勞動者搭建了清涼舒適的“15分鐘納涼圈”。
在鶴壁市淇水關路的一處驛站,幾名外賣騎手正在納涼休息。記者看到,室內的空調持續運轉,驛站工作人員還準備了礦泉水、西瓜,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物品。每天還有暑期夏令營的孩子們來這里做“志愿者”,幫忙整理物品,提供服務。
外賣員 李陽:現在都是40℃左右的高溫天氣,十幾分鐘吧,在街上就能找到一家驛站進來歇歇腳,喝口涼水,吃塊涼西瓜,感覺要清涼多了。
志愿者 張家祎:叔叔阿姨們在太陽下工作都很辛苦,我們能幫他們做點事都特別開心。
據了解,當地共有200多家驛站,這些驛站分布在街頭巷尾,確保戶外勞動者能在15分鐘內找到納涼休息的地方。
浙江嵊州:新建水上“森林公園”成為避暑新打卡點
當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在浙江、湖北等地,各類避暑旅游產品受到游客歡迎,助力“清涼經濟”持續升溫。
在高溫天氣下,浙江嵊州開發出了天然山水清涼游模式。在位于海拔近400米的金庭鎮東坑村八月嶺,游客們驅車來到這里,享受夏日高溫下的一份清涼,體驗剛建成的水上森林公園。在這里,孩子們可以盡情地玩水嬉戲;也可以在溪流中撐開遮陽傘,既涼爽又愜意。
游客 黃一峰:有點擁抱大自然的感覺,空氣特別清新。
在這里,喜歡熱鬧的游客,可以欣賞一場林間音樂會;喜歡安靜的,則可以樹蔭下揮毫創作,在大自然中獲得心靈的寧靜。
今年暑期,湖北將神農架、武當山、長江三峽、恩施大峽谷等知名旅游景區串聯起來,整合9家5A級景區,打造“神武峽”國際生態文化旅游線路,覆蓋山地、峽谷、湖泊、古建筑等多元地貌與景觀類型,以“文化探秘+生態度假+民俗體驗”為特色,滿足了不同群體的旅游需求。
在湖北武當山,夜幕降臨后,大型沉浸式夜游項目“武當一夢”上演了。演出匯聚戲劇、舞蹈、武術以及煙花秀和無人機表演等多元藝術形式,為游客呈現了一場盛大的視聽盛宴。
除了夜游景點,水上項目在夜間也人氣爆棚。當白天的熱浪逐漸退去,在安陸市的這家水上樂園里,水花的拍打聲、尖叫聲,以及激昂的電音鼓點聲相互交織,水上樂園還策劃了多時段、主題化的夜間活動,延長營業時間,將游客的歡樂時光拉長至午夜。
黑龍江漠河:避暑游受歡迎 游客享清涼
在黑龍江省漠河市,當地舒適的溫度吸引大量游客前來避暑納涼。
在漠河市的北極村景區,游客們聚在神州北極廣場,拍照打卡。雖然已經是盛夏,但來到這里游客們不必考慮防暑的問題,人們大多穿著長褲、長袖,早晚還要加件外套。
隨著暑假到來,不少家長也帶著孩子來到了漠河,他們在大興安嶺探秘原始森林,樂享夏日清涼好時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