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6日)仍是本輪高溫天氣過程的鼎盛階段。目前,中央氣象臺已升級發布高溫橙色預警,預計今天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高溫天氣持續,且高溫范圍將蔓延至華南南部,湖北、湖南、重慶、四川、內蒙古、新疆等地部分地區達40℃以上。
近日,“網友懷疑氣象部門刻意不報40℃高溫”的話題引起熱議。記者注意到,昨日湖南省氣象臺發布的天氣預報顯示,15日到16日白天的最高氣溫可達41℃,并發布了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
專家表示,氣象部門預報的“最高氣溫”實際上是百葉箱氣溫,與體感溫度有差別,體感溫度會受到氣壓、風力、濕度等多重影響。
全國高溫預報圖。中央氣象臺供圖
湖南發布今年首個高溫紅警,7個氣象站刷新高溫紀錄
7月15日16時,湖南省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預計16日白天,湘中以北部分地區有39℃以上高溫,湘北局部地區將達40℃以上,請做好防范。紅色預警區域:長沙大部分地區、株洲北部、湘潭、湘西州東部和南部、張家界、常德、益陽、岳陽、懷化中北部、婁底、衡陽北部。
記者注意到,昨日湖南省氣象臺天氣預報發布的高溫數字比預警發布的更具體一些。據預報,15日晚上到16日白天,全省范圍的最高氣溫在37℃至41℃。在天氣預報中,“41℃”的預報值較為少見,足以看出此輪高溫過程的強盛。
湖南省最高氣溫預報。湖南省氣象臺供圖
截至7月15日,湖南省汨羅國家氣象觀測站記錄到?40.8℃的高溫,?破當地7月極值。同時段全國共有72個站點打破7月上旬高溫紀錄,其中湖南地區包括汨羅在內的7站刷新最高氣溫紀錄?。
高溫盤踞湖南已久。6月30日以來,湖南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6月30日至7月10日,湖南出現今年首輪大范圍區域性高溫過程,7月5日高溫覆蓋面積最廣達17.8萬平方公里。
湖南省氣象臺國家級首席預報員周慧表示,近期湖南高溫發展主要是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的區域,內部盛行下沉氣流,空氣增溫強烈;同時,氣壓梯度小,風力微乎其微。在這種狀態下,太陽輻射可以更多地到達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氣獲得更多熱量,溫度明顯攀升。
專家:預報氣溫與體感溫度有差別
近日,“網友懷疑氣象部門刻意不報40℃高溫”話題引起熱議。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7月15日,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局地最高氣溫超40℃,加上晴朗天氣居多,地表溫度迅速上升,烈日炙烤下,體感溫度或超45℃。由此可見,人們實際感受的溫度與氣象部門發布的預報數值并不完全等同。
為何會有“刻意不報高溫”的質疑?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常年從事氣象科普,他發布文章表示,氣象部門預報的“最高氣溫”,更大程度上是一個參考。在預報中,氣象部門沒有強調“最高氣溫”是百葉箱氣溫,不是體感溫度。張濤解釋,公眾把氣象臺發布的“參考”溫度當成身邊溫度的“平替”,這是誤會的根源。
百葉箱氣溫就是近地面氣溫,世界氣象組織(WMO)規定測溫高度必須在1.2米到2米之間,中國氣象觀測規范統一規定為1.5米。我國如今的2700多個國家站和7萬多個區域自動站,都是這個測量標準。溫度測量是氣象記錄的核心要素,經過標準化測量的數據才有意義,才能進行跨越時間、空間的對比。
張濤介紹,百葉箱為溫度計提供標準化的遮蔽環境(通風、防曬、防雨),確保測量的是不受直接輻射影響的“空氣溫度”,從而大幅提升了數據的可比性和準確性。在陽光強烈的情況下,水泥路、柏油路1.5米高度上的溫度,比百葉箱里測得的溫度可能會高4℃至5℃,如果將溫度計直接貼在路面上測量,溫度可能超過60℃、70℃。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特聘專家朱定真也表示,氣象溫度的觀測環境和個人在室外的環境不一樣,大家感受到的是體感溫度,受到氣壓、風力、濕度等多重影響。
比如體感溫度和大氣濕度密切相關,空氣濕度較大時人就會感到悶熱。只要氣溫達到33℃左右、相對濕度達到80%,人就會感到非常悶熱、不舒服,甚至容易中暑。此外,個體差別也導致體感溫度不一樣。人的胖瘦、所穿衣服的顏色深淺、進行不同強度的活動、個人心情起伏等都會影響體感溫度。
朱定真表示,氣象工作者不會有意將氣溫報高或報低,從預報員的評價體系上說,如果預報員預報38℃但實際氣溫達到40℃以上,預報員是不得分的。
■鏈接
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已于今年上線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極端高溫天氣更加頻繁,對人體健康、能源、城市運行、農業等方面帶來嚴重影響,夏季高溫越來越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既然預報中的氣溫和人們實際感受到的溫度有偏差,氣象部門有何做法可以讓人們更精準地了解天氣?
今年7月2日,國家首個健康氣象風險預警“全國高溫健康風險預警”由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與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標志著我國在氣候變化健康適應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7月15日18時,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其中,河南大部、安徽大部、江蘇中部、湖北中東部、湖南中北部、重慶中部、陜西中部、山東中南部、貴州中西部、山西中南部、江西中部、四川東部、新疆東部、寧夏中南部、甘肅中南部、青海北部、內蒙古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高溫健康風險極高(紅色預警)。
記者注意到,高溫健康風險預警給出了具體的行動建議。以外出為例,較高風險、高風險、極高風險分別對應“避開高溫時段外出”“避免外出”“不宜外出”。也就是說,紅色預警下,上述地區的老人、孕婦、兒童、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患者不宜前往室外,應處于涼爽的室內。
該預警會在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新媒體等多渠道發布,公眾也可在微信公眾號“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查閱。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編輯 白爽 校對 張彥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