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為了應對失業、生病這些突發狀況,會選擇把錢存成定期,給自己強制存下一筆錢。可定期存款不是存進去就萬事大吉了,它也有到期的時候。等定期存款到期了,有三件事可得注意,不然很可能就吃虧了,特別是老年人,更得把這些事兒放在心上。
1、別偷懶,自動轉存不一定劃算
不少人存定期的時候,為了圖省事,會順手勾上自動轉存。這樣一來,錢到期了,銀行系統就會自動把本金和利息再存一期,確實能省不少功夫。有些人就因為這樣,把錢存進銀行后就不管了,任由它一次次自動轉存。有些老年人出門不方便,也喜歡這么干。
但自動轉存雖然方便,可有個大問題,就是利率比較低。它享受的是轉存當天銀行公布的掛牌利率,這個利率往往比自己去銀行重新存要低。而且,轉存的期限是之前就選好的,存款到期后,這個期限可能就不適合現在的情況了。
打個比方,之前存的是一年期,到期后自動轉存還是一年期。可這一年里,市場情況變了,也許三年期的利率更劃算,或者你接下來一年內可能會用到這筆錢,一年期就不合適了。所以,定期存款到期后,要是想拿到更高的利息,或者選個更合適的存款期限,最好花點時間,對周圍的銀行做個調查。要是發現有利率更高、期限更合適的,就去銀行把錢取出來,重新手動存進去。
2、別輕信工作人員推薦,小心存款變理財
還有些人,對收益要求比較高,存款到期后,就想著找個利率更高的方式,多賺點被動收入。這時候,有些人去銀行存錢,為了拿高息,就容易輕信銀行工作人員的推薦,選一些收益率比較高的產品。可這背后,很可能藏著隱患。
咱們經常能看到新聞,有人本來是去存錢的,結果存款變成了理財產品,甚至變成了保險。這些人里,不少就是因為聽了工作人員的話,被誤導著買了不保本的產品。理財產品和保險,跟定期存款可不一樣,它們有風險,本金可能會虧損。
對于老年人來說,手里的存款關系到晚年的生活質量,能不能體面養老就看這筆錢了。所以,千萬不能輕信工作人員的推薦,盲目選擇那些自己根本承受不了風險的產品。要是真想選收益高點的,也得自己先了解清楚產品的性質、風險,再做決定。
3、別選錯期限,流動性風險要當心
定期存款到期后,很多人會選擇重新轉存成新的定期。這時候,就得考慮期限的問題了。有些人看到銀行存款利率一直在降,就想著把錢存成長期定期,這樣利息能高一些。可長期存款有個問題,就是不容易持有到期,流動性風險比較大。
比如說,你選了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可剛存了兩年,家里突然有事需要用錢,這時候把錢取出來,利息就只能按活期算,損失可就大了。所以,要是不能確定這筆錢能閑置那么久,就別選太長的期限,選個短一點的,確保能持有到期。
除了存定期,也可以考慮其他打理資金的方式。要是有一筆短期閑錢,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用,就可以放在余額寶里,收益比活期高,取用也方便。要是有中長期的閑錢,可以買儲蓄國債,收益穩定,風險也低。要是想追求更高的收益,也可以試試基金定投,不過這個風險相對高一些,得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
總之,定期存款到期后,重新打理資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上面說的這三件事。多花點時間,多了解了解情況,就能做出更適合自己的決策,避免吃虧。老年人打理資金更得小心,畢竟這些錢可是晚年的保障,可不能馬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