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一己之力創辦博物館——馬未都
而且,他還成功辦了“倆”。
一家叫“觀復博物館”,在北京的小院,文化人和游客的打卡圣地。
“觀復”取自《道德經》“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意思是反復觀察萬物,方能認清本質。
這里有他花半生心血收集的古董寶貝。家具展廳,為了讓人能貼著文物觀賞,展品不設任何玻璃與圍欄。
用他的話講,這才能讓人和歷史當面溝通,知道我們的文化有多燦爛。
這第二家,便是建筑在一頁頁紙張上的“博物館”:
相比天價文物,這次展出的是無價之寶——唐詩、宋詞。
馬未都一生酷愛唐詩宋詞。2020年,65歲的他利用居家隔離的機會閉關寫作,一寫就是整整3年,勢要用盡畢生所學。
完成時,他在微博曬出擺滿古籍的書房、寫空的幾十支筆芯、長了一茬的白發,和厚厚一沓手稿。
網友紛紛激動表示:“一定要買!啥時出版?”
去年,這座博物館先行開啟唐詩——《馬未都講透唐詩》,一經上市就火出圈:
他用講故事的獨特方式,融合豐富的歷史人文知識、真實透徹的人生感悟,直播式呈現大唐風采和68位詩人命運。
許多讀者看完,更是感慨,太好看了,期待講宋詞~
時隔一年,今年終于等到了《馬未都講透宋詞》!
同樣是馬未都以詞人人生故事+歷史背景+作品及賞析形式,用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
先生寫白頭的心血之作,真正做到無門檻,讓人讀著故事,品著詩詞,身臨其境體會詩人的人生境遇。
不得不說,太厲害了!
全家老少都可讀,成年人讀,腹有詩書氣自華。豐富文史知識,一開口就讓人如沐春風。
孩子讀,更深入了解《詠柳》《涼州詞》《靜夜思》《江城子》《水調歌頭》《虞美人》等394首必背唐詩宋詞。比教材上更詳盡,更深入歷史和詩人境界。
讀完寫作文,引經據典,運用自如,還能培養詩詞興趣,學會賞析,學習歷史。
好的詩詞書,說實話也不少。
但甄選過很多,依然要選擇馬未都的這套。
你要知道,不是所有書,都能叫“博物館”的。
他眼光獨到犀利,曾任文學編輯的馬未都,先后發掘并發表莫言、余華、王朔、劉震云等威震文壇的作家重要作品。是金子是沙子,瞞他不過。
現存的光唐詩近5萬首,經典的也有300首,哪些是精品,哪些次一等,需要高人來篩選。
馬未都與王朔
翻開這套書,它的裝幀、排版,確實帶著觀復博物館的雅致。
正如不設圍欄的展廳,書里寫的話,就是馬未都節目里說的大白話,看著親切、好懂。
書中所有詩句以及生僻字,都標注了拼音。
所以8歲到88歲的朋友,都能“無障礙參觀”。
無論你讀過多少唐詩宋詞的書,馬未都的講透版,一定會讓你連聲感慨:原來讀懂唐詩宋詞,真的可以一氣呵成!
比如翻開講宋詞的第一頁開始,先帶你參觀44位詞人的生平傳奇,跟著他們了解學生大人必讀的180首詞。
隨著詞人的一生內容,馬未都都會把相關大宋風貌、百姓生活、歷史典故、詩句賞析等,一一娓娓道來。
準確來說,不單純是一套詩詞書,更是一套關于唐詩宋詞文化的大百科。
書中還配有300多幅古典名畫彩圖,過高清彩印技術,讓你彷如站在真跡面前。
這還只是宋詞一套書,更別提唐詩有多驚艷了。
著名主持人王芳推薦說“它打破了唐詩宋詞曲高和寡的固有印象,讓更多了解詩詞,愛上詩詞”。
無論你是熱愛唐詩宋詞骨灰級選手,還是對唐詩宋詞不了解的,大人小孩,都能從書中受益匪淺。
區別于市面上一般的詩詞書,馬未都講詩詞,開創了先讀歷史、讀人、再讀書詩詞的獨特方式:
像偵探小說一樣,揭開層層幕布,每一個詩人都有三層:
◎第一層,是詩人所處歷史背景,讀詩前先了解他們所處的時代; ◎第二層,是詩人的生平經歷,講人物故事一般娓娓道來; ◎這第三層,才是對詩詞作品的解讀與賞析;
讀來,如同跟著詩人走一遭人生的真切感,印象深刻,留下滲入我們骨子里的影響。
遇到一個個真實鮮活、有血有肉的、有溫度有性格的詩人詞人:
英年早逝的王勃、大器晚成的孟郊、“斗酒詩百篇”的“詩仙”李白、“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詩奴”賈島……68位才氣沖天的唐朝詩人;
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歐陽修、柳永……44位宋朝詞人躍然紙上,一個個真實鮮活、有血有肉、親切可感。
讀完他們的一生,能窺見一部大唐、大宋的歷史畫卷,了解那個時代的細枝末節。
如原來南唐后主李煜真正招來殺生之禍的是,他寫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千古名篇,宋太祖看后便覺其復國之心未滅,直呼“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于是命人殺了李煜……
又比如,張繼寫《楓橋夜泊》,正逢安史之亂,官場前途盡毀不說,還隨時會遭叛軍毒手。所以“月落”、“烏啼”、“寒”、“愁于何時重回安寧”才是他內心真實寫照。
在這里,馬未都接著講了個冷知識:寺廟半夜敲響的鐘叫做“無常鐘”,提醒人們命運無常。對張繼來說,很應景。
他此刻暫時安全,但應仍是心有余悸。后來悲劇果然發生:叛軍洗劫洛陽,白馬寺被焚毀。旅居當地的他寫下《宿白馬寺》為罹難者哀悼。
若不了解作者的人生境遇,對詩詞的理解,將謬之千里。
馬未都講透唐詩宋詞,主要靠對歷史朝代的深刻了解,以及很好的古典藝術鑒賞力。
別忘了,他喜歡收藏古董。
為了判斷器物真偽,他舍得花時間、全身心地研究。不光研究物品本身,還要了解跟它相關的產地、歷史淵源、工藝等等。
以至于老遠瞧一眼瓷器,就能辨別是否贗品;聽別人講來歷,就知道有沒吹牛。
面對唐詩,他也使出這套看家本事。
他賞析唐詩宋詞,從歷史、社會、文化、心理等等多個維度講述,一首詩一首詞的來龍去脈,然后用藝術的眼光,分析詩詞美的核心原由:
《楓橋夜泊》不是詩,是一幅畫卷。月落烏啼,霜夜寒水;江邊落葉,兩三漁火;難眠小舟,羈旅孤客;寒山名剎,夜半敲鐘: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關系,散落在姑蘇城內城外,恰巧詩人張繼在此投宿,一個每天半夜都響的鐘聲不期而至,讓畫面立刻生動起來。
除了唐詩宋詞及相關的人物歷史故事,馬未都還加了很多料,比如有趣的文化常識:
緇素之交,是指僧人和俗家人的朋友關系。 唐詩常見的“折柳”,源于西漢。漢人送客至灞橋,往往折柳送別。 古代四大名樓: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鸛雀樓。
古詩詞蘊含豐富的中國歷史典故和傳統文化知識,馬未都將這些知識融入在故事中。
把這些冷的、熱的、有趣的、新奇的知識記下來,里外也算是個文化人了。
你可以用它來背唐詩宋詞,也可以給孩子講述詩人的故事,把書中詩詞賞析用到考卷上,一定會驚艷語文老師。
當然,也可以把它當作文化博物館和藝術畫廊。
一翻書,幾乎每頁都能看到大幅彩圖,堪稱你的一座私人博物館!
《韓熙載夜宴圖》《漢宮春曉圖》《千里江山圖》《清明上河圖》……從唐代至近現代超過500幅傳世書畫。
每一幅都是稀世珍品,平時難得一見,如今全部用高清大圖,全彩呈現,稱得上是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
按照詩人生平故事,作品,一一對應排版,詩詞與畫交相輝映,其中境界全出,得到真正的藝術熏陶與享受!
董卿說過,再喜歡的電影、書籍,她也不會重溫。這世上能夠反反復復閱讀的,只有唐詩宋詞。
葉嘉瑩先生曾說,古典詩詞積蓄了古代詩人的所有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
誦讀詩詞,可以讓我們心靈不死。
每個中國人一生就算不讀任何書,卻不能不讀唐詩宋詞。
推薦它,除了作者馬未都是文化界大神,這套書的出品方“作家榜”,也是無數愛書人眼中的中國圖書界的牛人。
全書精編精排,圖文并茂,版式疏朗悅目,書中的每首詩都按句斷行,用彩色字體標出,排版清晰,淺淺翻來就令人心曠神怡。
而且在裝幀設計上,每冊書的封面顏色采用了中國傳統經典色,典雅又時尚。
唐詩、宋詞分別采用精美書盒包裝,并將色彩與詩詞意境相結合,頗有設計美感;
唐詩封面靈感來自于李白“月下獨酌”,熱烈的紅色體現大唐美學;
宋詞封面靈感來源于李清照“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清雅的綠色呈現宋代美學。
而且還贈送由名畫制作的精美明信片,宛如古代藝術家“穿越時空”寄來的禮物。
另外,書中還贈送5枚異型書簽,分別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的形象,閱讀氛圍瞬間拉滿。
讀唐詩宋詞,即使蕭瑟寒冬,心中也可春暖花開。
擁有這套馬未都講透唐詩、宋詞,便相當于擁有了
一座豐富經典、古風古韻的唐詩宋詞寶庫
一座古典絕美稀世的名畫博物館
一場深刻、有內涵,又啟迪心靈的唐宋之旅。
歡迎8~88歲的朋友,來一遍遍反復觀賞,找到詩詞美的本質,達到“觀復”之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