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在豐臺區交控大廈內,50余位來自高校、科研院所、領軍企業的低空領域行業精英齊聚一堂,為期4天的“低空經濟與應用技術”北京市高級研修班正式開班。
多維協同破壁壘 “產學貫通”構筑人才矩陣
據悉,此次研修班由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指導,豐臺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北京大象科技有限公司承辦,承載著為低空領域“人才引擎”注入新動能的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研修班將前沿低空技術與政策解讀深度融合,集中體現了“戰略前瞻性、學科交叉性產教融合性、政策銜接性”的特點。4天的課程中邀請八位來自低空空域管理、無人系統、法治保障等領域的權威專家,講授涵蓋低空領域核心產業策略、空域管理建設、無人機技術趨勢等前沿內容。
記者在現場看到,與以往單向灌輸的課堂講授不同,此次研修班創新性地實踐了“高級研修引領+跨域協同創新+場景深度賦能”三維模式,跨域協同突破思維瓶頸,用數字化手段激活真實應用場景,讓前沿技術與產業實踐融合賦能人才活力。
研修班學員構成凸顯低空產業技術密集、知識密集和人才密集特征,具有正高級職稱人才4人、副高級16人、中級22人,中級職稱及以上學員占總人數的75%;具有博士學歷人才8人,碩士16人,全部學員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參訓學員交控信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低空應急部經理周旭說:“當前我們迫切需要打破理論與產業之間的‘知識壁壘’。這種虛實結合的教學模式,為理論成果向生產力轉化提供了有效路徑。豐臺區低空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我們搭建了寶貴的產學研交流平臺,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低空產業技術創新項目在豐臺落地生根,共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p>
千億集群育沃土 “強磁場”效應引鳳棲
支撐此次研修班順利開展的背后,是豐臺區蓬勃發展的低空產業生態。數據顯示,近年來,豐臺區依托軌道交通、航空航天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低空領域發展勢頭強勁。區內聚集200余家低空產業核心重點企業和200余家關聯企業,占全市低空技術企業11%,主要包括蜂巢航宇、中船海豐、交控科技等低空技術核心企業,英視睿達、睿宸研究院等低空數據應用類企業,新興際華、北京聯航、同創酷飛等綜合服務類企業,產業方向涵蓋低空飛行器、信號傳輸控制、雷達、安全及反制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生產制造,全產業鏈產值近400億元。
記者了解到,豐臺在低空技術領域具備強大的科研創新能力和關鍵技術儲備,低空飛行器及重要零部件的生產制造、低空運行系統開發等已達到世界級水平。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2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9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4家,航天一院、航天三院、航天十一院、兵器201所、中國通號等均在布局低空科研部門或實驗室。除此以外,目前區內低空技術全產業鏈專業技術人員已突破3萬人,在全市處于領先地位,所從事方向全面覆蓋低空飛行器研發、低空飛行器制造、低空運行系統建設、低空安全保障等。隨著北京低空產業發展聯盟在豐臺成立,截至目前豐臺區已舉辦6次低空產業專業領域沙龍,吸引和匯聚了眾多全國低空技術領域頂尖專家學者,逐步成為全市低空技術領域人才匯聚與交流的中心。
“豐臺已成為低空技術人才的‘強磁場’?!必S臺區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高校、科研院所到創新企業,從低空產業聯盟到系列行業峰會,從專業技術人才培育到職業技能人才培訓,豐臺區正逐步構建低空領域‘技術+管理+法規’的復合型人才梯隊,我區低空產業聯盟單位獲評全市首批低空技術領域‘產教評’技能生態鏈鏈主,形成‘人才聚集-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實現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同頻共振?!?/p>
下一步,豐臺區將通過政策、科技、市場和人才協同發力,不斷釋放低空產業發展潛力。強化人才培育培養,建設一支適應低空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打造低空領域先行示范區,成為低空領域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的“產才融合”發展典范,讓豐臺真正成為低空產業的“人才樞紐”,在低空領域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記者原梓峰 通訊員 林瑤 王馨璇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