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357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一面旗幟、一枚標識、——當黨建品牌從宣傳欄的符號,真正烙印在群眾心中,組織的凝聚力便悄然生長。
現實中,黨建品牌常面臨困境:標識難記、內涵難傳、熱度難續。如何破解難題,實現品牌“看得見、記得住、傳得開”,成為提升組織力與凝聚力的關鍵。
步入黨建品牌精耕時代,紅帆動力提煉三大核心秘訣,為打造持久生命力的紅色名片提供實踐路徑。
秘訣一:看得見——打造烙印深刻的“視覺圖騰”
黨建品牌要搶占認知高地,第一步必須錘煉過目不忘的視覺符號,這是品牌最直觀的“臉面”和無聲的宣言。
實踐啟示一:融合核心元素
成功的黨建品牌視覺設計關鍵在于融合黨建核心象征與單位/地域特色。企業標識可融入業務符號(如工程齒輪、科技線條),地方標識則提煉文化地標或產業符號。如此既彰顯黨的屬性,又塑造獨特個性。
實踐啟示二:善用地域文脈
深挖地方特色(歷史、產業、自然),將其精髓融入黨建品牌標識和整體視覺體系。如:可將代表性歷史文化遺產元素藝術化處理;特色產業區可創意設計產業符號。如此設計,能喚起本地人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彰顯地域特色。
秘訣二:記得住——以故事與體驗鑄造“情感鏈接”
視覺符號打開了認知之門,情感共鳴與深度體驗才是讓品牌扎根心底的沃土。黨建品牌不能停留在口號和標識層面,需要用鮮活的故事和沉浸的體驗使其豐滿、可感。
核心策略一:
培育會講故事的“品牌大使”
打造專業化宣講隊伍:建立“選、育、管、用”的閉環機制。通過組織推薦與公開招募相結合,選拔政治素質好、表達能力強的黨員、業務骨干、先進模范或熟悉地方情況的群眾代表擔任宣講員。
創新宣講內容與形式:避免照本宣科。深挖真實、鮮活的基層故事(攻堅克難、服務群眾、推動發展),將政策理論、黨史知識、品牌理念自然融入其中。探索多元化形式:如“理論+文藝”(改編小品、快板、戲曲)、“課堂+現場”(一線、田間、廣場情景互動),讓宣講貼近群眾、深入人心。
核心策略二:
打造沉浸式的“品牌體驗場”
深挖文化基因賦能品牌:將黨建品牌建設與地方特色文化、單位優良傳統深度融合。例如,利用本地歷史名人精神、紅色資源、特色民俗等,打造具有文化底蘊的黨建品牌活動和載體(如“XX講堂”、“XX精神實踐基地”),使黨建品牌承載更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
推動品牌融入中心場景:讓黨建品牌標識和精神在日常工作場景、服務窗口、生產一線、重大項目現場、社區治理單元中“亮出來”、“動起來”。先鋒帶動,通過設立先鋒崗/責任區、崗位建功活動,組織黨員在服務解難中踐行承諾。融入日常,將品牌理念嵌入便民服務、文化活動、環境整治等事務,使黨員群眾在接觸參與中自然感知、認同、傳播品牌,將其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踐力量。
秘訣三:傳得開——構建生生不息的“傳播生態”
品牌的持久生命力在于形成“自傳播效應”,這需要構建線上線下融合、多元主體參與的立體化傳播網絡和長效運維機制。
線上陣地:打造新媒體傳播矩陣
善用主流平臺:充分利用單位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學習強國號等權威平臺,作為黨建品牌宣傳的主陣地。定期發布品牌故事、活動動態、先進事跡、理論解讀等內容。
創新內容表達:制作高質量的圖文、海報、短視頻、H5、直播等內容。聚焦人物故事、一線實踐、成效展示,用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富有網感的方式講述黨建品牌背后的理念與行動。鼓勵互動、分享、評論,擴大傳播覆蓋面。
建立線上社群互動:圍繞黨建品牌核心價值,建立線上學習交流群組(如黨員學習群、業務研討群、興趣社群),定期組織線上分享、話題討論、知識競賽等活動,促進黨建品牌理念在內部的深度交流與認同。
線下網絡:
構建跨圈層聯動體系
縱向融入業務鏈條:將黨建品牌建設的要求和活動,深度嵌入到業務工作部署、項目管理、績效考核等環節。設計與業務緊密結合的主題黨日活動、技能競賽、攻關項目等,讓品牌價值在推動中心工作中彰顯力量。
橫向打破組織壁壘:積極推動與上級部門、兄弟單位、業務合作伙伴、社區、學校等建立黨建聯建(聯盟不讓提了)或共建關系。通過聯合開展理論學習、主題黨日、志愿服務、文化交流、業務合作等活動,共享資源、交流經驗、共解難題,將品牌影響力輻射到更廣泛的圈層。
打造特色實體陣地:建設集展示、教育、服務、活動于一體的線下黨建品牌文化陣地(如黨建品牌文化展廳、黨群服務中心、紅色驛站等)。使其成為對內凝聚黨員、對外聯系服務群眾、展示黨建品牌形象的實體窗口。
長效運維:
品牌的生命力在于持續澆灌
建立動態評估機制:將黨建品牌建設工作成效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和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內容。定期開展黨建品牌認知度、美譽度、影響力評估(可通過問卷、訪談、輿情監測等方式),收集各方反饋,作為優化黨建品牌策略的依據。
確保內容持續供給:建立品牌故事、典型案例的常態化挖掘、整理和傳播機制。持續關注和宣傳在黨建品牌引領下涌現的新人新事、取得的新成效新經驗,保持黨建品牌傳播的熱度和新鮮感。根據時代發展和中心任務變化,適時對黨建品牌內涵進行豐富和深化。
推動開放合作借力:積極尋求與媒體、研究機構、文化團體等的合作,借助外部專業力量提升品牌策劃、故事挖掘、傳播推廣的水平。通過合作舉辦活動、聯合發布內容、參與評選等方式,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結語:黨建品牌建設是匠心與恒心的持久工程,旨在將品牌理念化為力量,讓品牌標識贏得認同。
“看得見”建立身份,“記得住”締結情感,“傳得開”放大影響——三者合力,鑄就品牌生命力。
當視覺標識烙進心里、品牌故事口口相傳、品牌實踐引領未來,黨建品牌便成為凝聚的旗幟、發展的引擎、精神的燈塔,煥發持久紅色力量。
稿件部門:咨詢3部
稿件來源:崔老師
掃描上方二維碼了解詳情
紅帆動力以“激發精神力量”為使命,圍繞“黨建+文化”,為全國各類組織提供黨建+組織文化咨詢服務,主要服務內容為黨建品牌建設、黨建展廳策劃設計、黨建統領下的組織文化建設、黨業融合經驗萃取等,助力基層黨組織激發廣大黨員群眾的精神力量,促進中心工作高質量開展。目前已服務全國150余地市,涵蓋交通運輸、建筑、能源、金融、煙草等30多個行業,多個案例入選全國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庫、省級國資系統黨建品牌示范庫等,在人民網、共產黨員網等權威媒體期刊進行展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