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7月15日,廣東醫科大學膳行天下志愿服務隊在云浮市郁南縣歷洞鎮中心小學及歷洞鎮庚戌中學舊址、黃河交通站等地,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黨史學習與故事分享活動。活動旨在通過回顧革命歷史、講述先烈事跡,讓中心小學的同學們深刻感悟黨的初心使命與奮斗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一場別開生面的黨史學習與故事分享活動于歷洞鎮中心小學里悄然展開。15日,廣東醫科大學膳行天下志愿服務隊隊員們通過回顧革命歷史、講述先烈事跡,讓中心小學的同學們深刻感悟黨的初心使命與奮斗精神。
活動伊始,黨課聚焦歷洞鎮黨史,生動講述了革命先烈莫奇標的英勇事跡。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莫奇標,作為葉挺獨立團連長,在1926年北伐戰爭攻打武昌城的戰斗中,率部沖鋒在前,不幸被手榴彈擊中,35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革命征程上。這段歷史讓在場者深切體會到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
圖為歷洞鎮中心小學同學分享黨史學習感想
緊接著,分享會以“從無到有”“直面難題”為關鍵詞,結合黨的艱難時刻展開討論。“膳行天下”隊長李嘉瀅帶領大家回顧了黨在發展歷程中面臨的生存環境險惡、組織力量薄弱、物資匱乏等困境,尤其是歷洞地區黨員在日軍侵擾與反動勢力打壓下,仍堅持隱蔽斗爭的崢嶸歲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如分享會中強調的,從革命先烈的浴血奮戰到新時代的砥礪前行,黨的奮斗史激勵著每一個人。歷洞鎮中心小學的同學們表示,將傳承紅色基因,以實際行動續寫新時代的篇章。
圖為隊長李嘉瀅為歷洞鎮中心小學同學們帶故事分享會
活動當日下午,同學們來到了歷洞鎮庚戌中學舊址。這座歷經風雨的建筑,每一處斑駁的墻皮都凝結著厚重的歷史沉淀。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庚戌中學不僅是教書育人之地,更成為傳播進步思想、孕育革命火種的搖籃。許多有志青年在此接受啟蒙,而后投身革命事業,為民族解放事業貢獻力量。。舊址里的每一塊青磚、每一片瓦礫,都在無聲訴說著那段雖艱苦卓絕卻始終燃燒著希望的歲月,以穿越時空的力量,時刻警醒著后人傳承先輩們沖破禁錮的探索精神與直面危難的斗爭意志。
隨后,大家列隊前往黃河交通站。“作為革命時期連接多地的重要聯絡點與物資轉運站,這里曾是維系黨組織運轉的關鍵樞紐。”講解員神情肅穆地站在史料陳列前,聲音低沉而有力地為同學們介紹,“它宛如革命的 “中樞神經”,在敵人嚴密封鎖、搜捕密布的艱難環境下,交通員們冒著生命危險,用暗號接頭、夜間潛行等方式,為黨組織傳遞帶著體溫的機密情報、轉運緊缺的藥品與武器,為革命工作的推進筑牢了生命線。”站內展陳的泛黃電報底稿、磨得發亮的扁擔、布滿彈痕的通訊工具,無不生動還原了當年工作人員在隱蔽戰線上與敵人周旋、斗智斗勇的驚險場景。同學們駐足凝視,久久不語,深切體會到革命勝利的豐碑上,鐫刻著無數無名英雄默默無聞的付出與犧牲。
圖為講解員為歷洞鎮中心小學同學講解庚戌中學建校歷史
作為革命思想的傳播重鎮與隱蔽戰線的關鍵據點,郁南縣河口鎮庚戌中學舊址與黃河交通站,是刻在歷洞大地上的紅色坐標,承載著厚重的紅色記憶。艱難歲月里,學校的燈光為革命照亮前路,交通站的暗號為勝利傳遞希望,無數人在這里將個人命運與民族存亡緊緊相連。
圖為歷洞鎮中心小學同學與“膳行天下”隊員合影
如今,廣東醫科大學膳行天下志愿服務隊帶領歷洞鎮中心小學的同學們來到河口鎮庚戌中學舊址與黃河交通站,深度挖掘歷史內涵,整合紅色資源,將自身打造為傳承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的生動課堂,在參觀學習中,汲取奮進力量,傳承紅色基因。(通訊員 梁奕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