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西海岸抗登陸作戰準備是1952年12月至1953年4月,為粉碎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韓國)軍在朝鮮東西海岸實施兩棲登陸的企圖而進行的備戰活動。
1952年11月25日,上甘嶺戰役宣告勝利結束,志愿軍和人民軍在整個正面戰場完全掌握了主動權;而“聯合國軍”對在正面戰線取得勝利,完全失去了信心,戰場仍處于相持狀態,朝鮮戰場又出現了暫時的平靜。同時,進行了16個月的停戰談判,自1952年10月8日美方單方面宣布無限期休會以來已處于中斷。
志愿軍取得上甘嶺戰役勝利
1952年底,D.D.艾森豪威爾當選美國總統后,為履行其在競選時做出的關于盡快結束朝鮮戰爭的許諾,即到朝鮮前線視察。他在視察后宣稱:不能容忍朝鮮沖突無限期地繼續下去,認為小規模進攻是不可能結束這場戰爭的,要以“行動”而不是“言語”來打破僵局。
美國軍界認為,進行大規模軍事進攻,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海、空軍優勢,在朝鮮東西海岸實施兩棲登陸,配合正面進攻。為此,“聯合國軍”總司令M.W.克拉克組織了專門小組,制定實施計劃,并進行實際準備。
艾森豪威爾
志愿軍得悉美軍準備集中美軍和南朝鮮軍共7個師(其中美軍3個師)為第一梯隊,企圖在朝鮮東西海岸實施登陸作戰,時間定在艾森豪威爾1953年1月20日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后。毛澤東主席也做了精準的判斷,在電文中說道:“敵人有從我側后海岸線,特別是西海岸漢川江、清川江、鴨綠江一線以7個師左右兵力舉行冒險登陸進攻的充分可能”。
1952年12月上旬,毛澤東主席在接見志愿軍代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時強調,應從肯定敵人登陸,肯定要從西海岸登陸,肯定在清川江至漢川江間登陸這一判斷出發,來確定志愿軍的行動方針。毛澤東主席還直接任命鄧華兼任西海岸指揮部司令員和政治委員,第38軍軍長梁興初擔任西海指副司令員。
毛澤東主席
12月20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給志愿軍下達了關于準備一切必要條件,堅決粉碎敵人冒險登陸,爭取戰爭更大勝利的指示。據此,志愿軍司令部于12月23日下達了《粉碎敵登陸進攻部署》的命令,立即在全軍展開了以思想動員、部署調整、工事構筑、物資儲備以及戰備訓練為主要內容的反登陸作戰準備。
為做好西海岸抗登陸作戰準備,根據鄧華司令員的要求,志愿軍司令部抽調人員組織擴大西海岸指揮機構,設立了空軍前方指揮所、海軍辦公室,炮兵主任辦公室、裝甲兵第二指揮所,工程兵主任辦公室,使西海岸指揮部(簡稱“西海指”)成為名副其實的陸、海、空三軍和各兵種的聯合指揮部。
鄧華司令員
指揮部完成配置后,“西海指”作戰處即會同有關部門協同,投入反登陸作戰部署的圖上作業的各項準備工作。以便鄧華司令員到后,提出建議和組織現地戰役勘察。
鄧華司令到達“西海指”后,與梁興初副司令員即召集指揮部有關各部門領導同志開會,因為梁副司令已召開了指揮部組成的會議,鄧華司令就直截了當地說:“今天我們首先進行西海岸抗登陸作戰的圖上作業的研究,然后即到各軍去看地形,與各軍、師領導現地勘察與研究,對照圖上作業的部署是否合適。”
鄧華司令對作戰初步預案認可后,又審核了現地勘察計劃,并通知各軍做好準備:“人不要太多,車輛多了目標大,等我們勘察后,再組織機關各部門去對口勘察。各軍也只有主管領導參加,各師領導在各師防區等著,先看清川江以南的第38軍和第16軍。一天能不能看完一個軍的防御陣地?有沒有計算?”
志愿軍司令部指揮作業
于是,“西海指”作戰處提出兩條建議,第一,據計算,看第一梯隊軍陣地,一天的時間太緊張了,半天看一個師,就得三個半天,最后還得集合各師師長來做綜合研究,使他們有個整體的概念。因此,建議第一梯隊的一個軍用2天時間看,看第二梯隊的軍用1天多點的時間,還有炮兵師、坦克師等。整個現地勘察共需10天到15天的時間。
第二,應讓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領導同志參加勘察。因這次抗登陸作戰準備,參加的特種兵多,需要直接領會首長的意圖和各軍、師領導對各兵種使用的意見。
鄧華司令說:“就按此計劃和意見進行。勘察中有變化再改動計劃。這次一定要好好勘察,在現地將部署研究仔細些,并通過現地勘察來統一各軍、師指揮員對抗登陸作戰的認識。”
第二天拂曉,鄧華司令、梁興初副司令即出發到第38軍,在路旁等候的江擁輝軍長等上前見過兩位首長,向他們報告了勘察路線,先看正面第一梯隊的第112師和第114師,后一天上午看第二梯隊的113師。于是,一行人由江擁輝軍長領著,直奔第112師防區,先看灘頭陣地。
梁興初和江擁輝
鄧華司令對海灘看得很認真,很仔細,提出了許多問題,有些問題把第38軍作戰科長李光兮和偵察科長張魁印問住了。江擁輝軍長沒有料到鄧華司令會問得這么細,這么深和廣。鄧華司令看到這個情況,就知道第38軍的同志還不完全明白他的意圖。
鄧華司令說:“我為什么對灘頭這么感興趣,問得這么多呢?我的意圖是抗登陸作戰,首先要力爭在灘頭多消滅敵人。在敵人下了登陸艦、艇后,正是沒有站穩腳的時候,如果我們從敵人漲潮時的下水線設置鋼筋或水泥柱樁,阻礙與遲滯敵人前進,將敵人登陸工具撞壞;我軍山麓下的炮兵猛烈向敵人射擊,坦克向登陸之敵沖擊;我空軍能飛到上空支援作戰,就可爭取消滅敵人于灘頭,或消滅敵人大部至少一部于灘頭。這比我軍等著敵人上岸后再去打它,有利得多。孫子兵法上講半渡而擊之,這是我軍殲敵最有利的時機。”
鄧華司令員在西海岸
鄧華司令停了一下又說:“江擁輝同志,請你與炮兵、坦克兵、工程兵好好共同研究如何在灘頭漲潮水面多設幾道障礙,炮兵可以組織幾層火力,特別注意組織戰防炮打敵人的運兵登陸艦艇,及正在登陸的坦克,我軍的裝甲兵怎么與步兵在灘頭協同作戰等問題,這都是一些新問題,需要我們好好學習,認真研究解決。”
鄧華司令講了這一席話,使大家頓開茅塞,大長見識。鄧華司令這樣有文化根底的高級將領,在接受任務后,不知道看了多少中外有關抗登陸作戰這方面的書籍與研究這方面的戰役戰例啊!
在勘察第一線山頭陣地時,鄧華司令明確指出,哪兒是重點,如何注意結合部等等。在建筑以坑道為骨干的防御工事體系中,如何將野戰工事與坑道工事結合的更好,把支撐點搞的更好。
鄧華司令說:“我軍在正面構筑防御工事時,我們是面對敵人,不能從敵人方面來看我們的工事構筑得合適不合適。現在我們還沒有面對敵人,而是面對大海、就要注意從敵人將如何實施登陸作戰,來觀察考慮研究問題,使我軍的防御工事、火力配系更能發揮作用。”
志愿軍各位首長
看完第112師防區后,到該師師部去吃午飯。梁興初副司令因為是第38軍的老軍長,剛下車就對第112師師長李忠信說:“李忠信,你準備了些什么可口的飯菜給鄧司令吃?”
李忠信回答說:“老軍長,我是按老規矩兩菜一湯準備的,保證夠吃。”
梁興初副司令火了,說:“什么兩菜一湯,現在不是在正面前線,現在是面對大海,你連海鮮都沒有搞點來給鄧司令嘗嘗鮮?”
這下可把李忠信搞得尷尬,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由于“西海指”作戰處長揚迪為原第13兵團作戰處長,對鄧華司令習慣脾氣比較了解,江擁輝軍長就過來找楊迪說:“老楊,這怎么辦,一時也來不及搞海鮮了,你給出個主意,讓李忠信下臺階吧。”
楊迪笑著對梁興初副司令說:“副司令,你知道鄧司令最喜歡吃什么菜嗎?”
梁興初瞪眼問我:“鄧司令最喜歡吃什么菜?你快告訴我,我要李忠信去搞來吃。”
楊迪說:“鄧司令最喜歡吃辣椒炒肉絲,而且辣椒要多一點,這對他來說比吃海鮮還香呢!”
梁興初副司令指著楊迪的鼻子說:“你這個楊迪,怎么不早說呢?李忠信,趕快搞辣椒炒肉絲。”
鄧華司令員在一旁笑了。
彭德懷、陳賡、鄧華
江擁輝軍長對楊迪說:“老楊,你可幫我們解圍了,今晚到軍部吃飯一定準備海鮮。”
楊迪又悄悄地對江擁輝軍長說:“江軍長,你晚上吃海鮮還得準備點酒,鄧司令愛喝點酒,梁副司令的酒量你知道。吃海鮮喝點酒可消毒呀!”
江擁輝軍長問:“老楊,還要準備什么,你告訴我,我好通知軍部準備。”
楊迪說:“你們軍的文工團在吧!兩位司令都才學會跳舞,如果你能晚上組織跳舞,保證兩位司令會高興。”
江擁輝軍長說:“呵!我只忙著準備看地形了,忘記準備晚上跳舞的活動了。我告訴你,現在我們軍的領導和師的干部也都在學跳舞,可來情緒哩!我們也很喜歡跳舞,平常我們還不好專門組織跳舞呢!趁這個機會好好學學跳舞,你這個主意出得太好了。”
現在的人們一定很難理解,在那戰火紛飛的年月里,怎么還能跳舞呢?何況那時候的干部都是一些“老土”,他們怎么能學會跳舞呢?
其實人們不理解,當時的干部,看起來穿著是很“土”,可是腦袋可一點也不土,而且絕大多數都很聰明,用現在的名詞來說“智商”很高。請問:如果真“土”,怎么能戰勝很“洋”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呢?這些干部都是有血有肉的年輕人,都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在殘酷的戰爭條件下,隨時面對著流血、犧牲,但對這些有理想的青年來說,都是無所畏懼的,都是革命的樂觀主義者。
志愿軍以水代酒慶祝新年
那么舞又是怎么跳起來的呢?
1952年10月,祖國第二屆赴朝慰問團到志愿軍前線各地慰問演出,在敵人飛機的威脅下,不能在露天演出,朝鮮原有的劇場、會場都被炸成了瓦礫場,慰問團的同志們也就因地制宜,分散成小分隊,在坑道中、山洞中、掩體中為志愿軍指戰員演出。這樣的演出就沒有臺上臺下之分,在演出舞蹈時,演員們就請觀眾同舞,志愿軍一些干部想舞,又不會舞,慰問團的領導同志就要演員們教跳舞,這樣就學起跳舞來了。什么四步舞、三步舞等等,開始時演員們數著“一、二、三、四”,“一、二、三”。
第二屆赴朝慰問團
當時,志愿軍的干部都很年輕,鄧華司令、梁興初副司令只有40來歲,軍長們的年齡只有30多歲,師這一級只30歲左右,有的還不到30歲,都是壯年或小伙子,精力都非常充沛,于是很快都學會了。
鄧華司令看地形很仔細,對照地圖問得也很細,跟隨他看地形,一點也不能馬虎,更不能躲得遠遠地偷懶怕問。跟隨鄧司令看地形的軍長、師長們也是很緊張,隨時準備回答鄧華司令的提問。
上午,看了第112師陣地,吃完午飯就去第114師陣地,翟仲禹師長在等著我們,一直看到快黃昏了,梁興初副司令有點急了,就要作戰處長楊迪去催鄧華司令員。來到第38軍軍部天已經黑了,又是冬天,一天在野外看海濰、爬山頭,凍得夠嗆,因工作起來很緊張沒有感到冷。
吃完晚飯,梁興初副司令就嚷道:“江擁輝,吃了飯就要我們睡覺,沒有安排什么活動嗎?”
因江擁輝軍長作了準備,就不慌不忙地回答說:“首長,不要急,我領首長們到另一個地方去看看。”
楊迪即說:“司令,副司令請你們打打身上的灰土,換上一雙皮鞋吧!”
梁興初副司令明白了,笑著說:“楊迪,你和江擁輝搞什么名堂了?”
楊迪說:“江軍長沒有搞什么名堂,只是因為首長們緊張工作了一天,凍得夠嗆,想使首長松弛一下,搞點熱身活動。”
真難為第38軍的同志在山邊找到一間還沒有完全炸壞的一間小學校的教室,窗戶掛上了紅黑布遮住了燈光,屋里掛了一盞汽油燈,地下是朝鮮大炕席,軍部文工團的同志們已在等待著。
進去以后雖然沒有作介紹,但軍部文工團認識梁興初副司令,梁興初副司令就將鄧華司令員推到前面,大家看到鄧華司令員就都自動地站起來熱烈鼓掌歡迎。鄧華司令員也就以鼓掌回答他(她)們。楊迪即對吳岱同志說:“吳政委,要樂隊奏樂吧,跳起來就好了。”
第二天拂曉后,即去第113師陣地,下車后向山上走時,梁興初副司令對江擁輝軍長說:“昨晚你們搞的那個跳舞場地太差勁,地下鋪著炕席,怎么轉圈,今晚在第113師師部附近能不能找一個有木地板的地方。”江擁輝軍長說:“我就派人去第113師師部去找。”
鄧華司令員在西海岸看地形
中午,看完第113師陣地后,鄧華司令員對作戰處長楊迪說:“今天下午準備召開第38軍三個師的干部還有配屬他們指揮的兵種主要領導同志來開個座談會,你把我一天半看地形說的話,整理出來了沒有?”
楊迪回答說:“昨天你講的已經整理出來了,今天上午講的回到113師師部中午再加上去,保證司令下午能用上。”
鄧華司令說:“你昨晚不是也在跳舞嗎?舞會完了已是半夜了,難道你一晚沒有睡覺?”
楊迪說:“我在舞會中出來了,與作戰處來的同志共同研究后,孟照輝科長不跳舞,就由他整理出來,舞會完了,我看了整理稿后才睡的。”
在第38軍看地形時,第16軍軍長尹先炳來了幾次電話,問鄧司令怎么活動的。楊迪告訴他:“每天拂曉后即去看地形,黃昏后才下山。很緊張,看的很仔細、詢問的也很仔細。請你們軍、師領導同志將地形情況及陣地構筑、兵力、火力部署準備充分一些,以備詢問。”尹先炳又問:“吃的怎么樣?晚上干什么?”楊迪說:“這些問題我不好回答。你去問38軍吧!”
以后,第39軍吳信泉軍長、第50軍蔡正國第一副軍長和40軍溫玉成軍長都提前打電話來問,都是按類似答復第16軍的口徑來回答他們。
最后,來到朝鮮人民軍第4軍團勘察時,因為是友軍,作戰處長楊迪只是將鄧司令、梁副司令到該軍團的勘察計劃通知了他們。吃飯、跳舞的事就沒有說,也不能說。
鄧華司令員在西海岸看地形
可是晚上吃完飯后,沒有料想到該軍軍團長正式邀請鄧司令、梁副司令去跳舞。他們怎么會組織舞會呢?原來人民軍第4軍團已了解到志愿軍各軍都組織了跳舞。兩位司令在這種外交性質的場合不便推辭,就去了。
到了舞場看面孔熟悉,這不是朝鮮人民軍協奏團(即歌舞團)嗎?于是楊迪故意問該軍團的參謀長,“參謀長同志,你們軍團的文工團真好呀!”該軍團參謀長說:“我們軍團長很重視這次鄧華司令來軍團視察,他不僅是“西海指”的司令員,而且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代司令員兼政委,軍團長報告了人民軍最高司令部,統帥部指示要高規格接待,并特意將人民軍協奏團派來歡迎鄧司令員。”
楊迪趕快把這個情況悄悄地告訴了鄧司令和梁副司令。人民軍協奏團的團員都認識鄧司令,兩位司令入場時,都起立熱烈鼓掌歡迎,鄧司令向他們鼓掌致意并特意走向協奏團團長及主要演員面前與他(她)們一一握手問好。在跳舞中間還穿插有獨唱、小合唱等節目。晚會氣氛很熱烈。
這次現地勘察,就是這樣從一個軍到另一個軍,從一個師到另一個師地邊看邊議,整整看了半個月的地形。白天爬山涉水非常緊張、勞累,工作十幾小時。因為差不多每天晚上都組織舞會,到了晚上過得也很愉快、輕松。鄧司令在作戰上、工作上對各軍軍長要求是很嚴格的,但在生活上還是很照顧體諒部屬的。
鄧華司令員
作戰處長楊迪和梁副司令及當時在場的軍長們開玩笑說:“我們這次戰役勘察,勞逸結合得很好,白天緊張認真地看地形,晚上愉快歡樂地跳舞。這種白天看,晚上跳的戰爭生活,比我們剛入朝時,只有緊張、饑餓、疲乏大不一樣了。”
梁興初副司令說:“我記得斯大林說過,我們共產黨人是用特殊材料鑄造的人。不管是用什么材料鑄造的,但我們總還是人,我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呀!戰爭是很殘酷的,但我們是有崇高理想的樂觀主義者。我們在殘酷的戰爭中,找點生活氣味,這多么好呀!多么愜意呀!”
楊迪說:“梁副司令,你這番話說得太好了。我剛才說,白天看、晚上跳,還怕挨你的批呢。”
大家都哈哈大笑。
梁興初副司令說:“楊迪,我什么時候批過你?你講的都是實話,這有什么可批的。”
這就是鄧華司令、梁興初副司令在朝鮮西海岸進行緊張而又愉快的戰役勘察經過。
參考書:《在志愿軍司令部的歲月里——鮮為人知的真情實況》楊迪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