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彝族打歌保護傳承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作為針對單一非遺項目制定的專項立法,《條例》的實行標志著巍山彝族打歌正式迎來專屬法治保障。
巍山彝族打歌又稱“踏歌”,是一項融傳統民俗、健身娛樂等為一體的古老民間歌舞藝術,承載著彝族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基因。
據悉,該《條例》共24條,對保護對象進一步明確,其中包括傳統彝族打歌調、音樂、舞蹈及其表現形式,相關口傳文學、語言文字載體、傳統服飾樂器制作技藝、壁畫手稿等文獻典籍,以及相關傳統禮儀、節慶、巍寶山歌會等民俗活動和具有歷史價值的文化場所,力求精準有效地保護傳承好巍山彝族打歌,更讓彝族打歌這一珍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邁入了規范化、法治化的嶄新階段。
本報記者 肖思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