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16日訊(記者 何凡)CAR-T療法目前被廣泛認為是癌癥治療領域最具革命性的突破之一,尤其在血液腫瘤治療中已展現出“治愈級”潛力,但其在實體瘤、成本與可及性等方面仍使業界評價呈現“希望與爭議并存”的態勢。
科濟藥業-B(02171.HK)作為中國創新藥企的代表,在CAR-T細胞治療賽道深耕多年,尤其在實體瘤適應癥和通用型CAR-T技術領域均有前瞻性布局。
近日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李宗海接受財聯社記者專訪。在采訪過程中,對于腫瘤細胞,李宗海展現出了其“指揮官”的特質,提出“千里追蹤,打殲滅戰”、“盡快斬草除根,不能讓(腫瘤細胞)走出去安營扎寨。”利用通用型CAR-T提高可及性是李宗海當下最大的愿望。
用戰爭思路對待腫瘤
上個月,科濟藥業宣布旗下舒瑞基奧侖賽注射液(產品編號:CT041)新藥上市申請已正式提交至中國藥品審評中心,用于治療Claudin18.2表達陽性、至少二線治療失敗的晚期胃/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患者,成為全球首款且唯一一款提交NDA的用于治療實體瘤的CAR-T細胞產品。
與同樣靶點為Claudin18.2的ADC或者單抗等治療方式相比,CAR-T療法的優勢在哪里?“傳統藥物需要與化療聯合使用,才能把化療藥帶到腫瘤部位里面,更集中在腫瘤部位,核心還是靠化療來起作用。”李宗海認為,“CAR-T療法對腫瘤細胞的清除可能會更徹底更干凈,帶來更高的緩解率,有真正達到治愈的可能性,另外這個藥物安全性是可控的。所以我們要追求極致,因為生命就一次,給病人帶來獲益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成就感。”
“沒有一個藥物是完美的,我們用戰爭的思路來看腫瘤,因為腫瘤不同的階段,腫瘤病人戰場是不一樣的。”由于傳統治療方式存在腫瘤免疫逃逸的問題,李宗海提出,要盡快“斬草除根”,不能讓腫瘤細胞走出去安營扎寨,不能等到他們擁兵百萬的時候才進攻。
另一方面,CT041的商業化規劃也是市場關注的重點。與此前獲批的澤沃基奧侖賽注射液(商品名:賽愷澤)不同的是,此次科濟藥業選擇自建CT041商業化團隊。
對此,李宗海表示,“第一款產品(即:賽愷澤)上市時存在市場競爭,并且我們在商業化方面沒有任何經驗。而在實體瘤領域,全球范圍來看目前還沒有其他企業的CAR-T治療產品進入NDA階段。此外,我們對與華東醫藥(000963.SZ)的合作是滿意的,他們的商業化能力很強,讓科濟從中學到了東西,對商業化有了一定了解。”
他進一步表示,“科濟希望通過公司內部的協調和投入,能夠真正服務于更多的患者,因為CT041還在持續開發中,希望將來可以拓展更大的市場。同時,公司很關注海外市場,比如新加坡、日本、韓國、沙特、歐美。從策略上來說,一方面我們希望用中國工廠生產,另一方面,也希望用這樣的醫療資源吸引部分病人到中國來治療,這也是國家軟實力的一種體現。”
李宗海認為,對于科濟藥業來說,自建商業化團隊“是一個好的起點”。“過去這段時間我有一個重要工作,就是面試商務團隊各個模塊和崗位的員工,例如銷售總監、大區經理等。考慮到未來我們通用型CAR-T也可能在幾年內實現上市,中國是我們的大本營,科濟藥業作為多管線的公司,把大本營的商業化做好,將來才有更好的能力或者說底氣去開拓海外市場。”
“一定要把通用型搞定”
談及通用型CAR-T,李宗海一直將其視為公司未來發展重點之一。
目前國內已獲批上市的CAR-T療法價格均在百萬元左右,昂貴的價格使該藥物連續四年折戟國家醫保目錄。如何提升CAR-T產品的市場可及性?李宗海給出的答案是:通用型CAR-T。
“免疫排異是一個大問題,所以我們要有自己獨創的技術,為什么?如果別人已經搞出來了,我們再做還有什么價值?理念和思路上的創新決定了將來的視野和成功的概率,但技術創新過程也是很重要的。”對于公司目前的通用型CAR-T管線,李宗海表示,需不斷優化、改善技術創新方案,讓完全緩解率不斷提高,“這種精神一定要延續下去。未來通用型CAR-T有望達到和自體型CAR-T同樣的治療效果。”
“通用型CAR-T,一方面健康的T細胞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另一方面,可以做一些基因編輯,自體型CAR-T成本本來就高,如果再加上基因編輯的成本,用得起的人就更少了。”在李宗海心中,打造大部分中國腫瘤患者能用得起的CAR-T療法是自己和科濟藥業的使命,“比方說價格在30萬元以內,加上后續如果進入醫保的話,可及性是完全可以提高的。我希望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革新來真正解決這部分需求。”
另一方面,作為一家港股18A上市公司,從業績來看,2024年公司凈虧損擴大至7.98億元,截至2024年底,公司持有現金及銀行結余約14.79億元,預計到2025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存款將保持在10.80億元以上。
面對虧損,李宗海對于公司業績保持樂觀態度,他表示,公司能否盈利,取決于臨床投入的多少,例如臨床試驗海外部分是交給別人還是自己做,如果自己做,投入就非常大,所以這是動態的。“重點要看公司的資金狀況,所以保證良好的現金流我認為是最重要的,然后根據現金情況去做不一樣的選擇。”
李宗海認為,研發出通用型CAR-T是公司盈利的關鍵因素之一,“我肯定希望公司盈利,這是我們的目標之一。但我們更大的目標是一定要把通用型搞定,這可以解決老百姓能否用得起的問題,如果搞定了,市場的融資以及盈利應該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李宗海回顧科濟藥業剛創立的時候表示,CAR-T細胞治療市場很火熱,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冷靜,比如發現在實體瘤領域困難重重,通用型發展也不易,“而現在Claudin18.2靶點CAR-T相當于證明了CAR-T在實體瘤的可行性,而且越來越多的其他CAR-T也逐步在實體瘤領域展現出早期有前景的臨床數據。此外,下一代CAR技術也在不斷迭代,如果通用型CAR也能打通,那整個CAR-T賽道應該是一個萬億級別的賽道。”
此外在BD方面,李宗海表示,“這也是水到渠成的,只要有好的臨床數據出來,我覺得不愁買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