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中國黃花菜之鄉”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迎來黃花菜收獲季。這朵古人感恩母愛的“忘憂草”、今人眼中的“母親花”,在祁東歷經近600年種植,如今已綻放為年產值近34億元的“致富花”。在祁東,黃花菜不僅是12個鄉鎮40萬菜農的重要經濟來源,更成為當地民生保障的支柱產業,在守正與創新中不斷前行,書寫發展新篇章。
晾曬黃花菜
科技賦能 守正創新破瓶頸
在位于祁東縣黃土鋪鎮戈馬村的湖南新發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新鮮的黃花菜花苞正經歷一場蛻變。歷經殺青、脫水、烘烤、包裝等全自動化加工流程后,小村莊里的“土特產”將出村進城,走上市民餐桌。
“我們引進全自動化黃花菜加工設備,生產效率遠高于傳統家庭作坊,同時成功破解了雨天加工黃花菜的工藝問題。”該公司負責人肖智雄介紹,干制黃花菜是最受歡迎的產品,年產值達1.5億元。
同樣的場景也在祁東縣黃土鋪鎮三星村的湖南龍旺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上演。“我們堅持傳承古法工藝,并結合現代技術改良產品,致力于將‘土特產’變成‘搶手貨’。”公司負責人李海玉介紹,他正在參加芒果TV直播帶貨活動、消費扶貧月活動,通過“直播帶貨+產品展銷+訂單采購”模式推廣產品、提升知名度,將黃花菜打造為祁東縣一張獨具魅力的地域名片。
科技創新的力量也貫穿黃花菜的生長周期。祁東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陳昌義表示,近年來,祁東縣以“將小黃花做成大產業”為目標,建成全球首個黃花菜種質資源庫,在國內外收集引進黃花菜品種500余種。農技人員通過持續育種攻關,培育出“猛子花”“祁珍花”“四月花”等兼具抗性、產量與風味的優質品種,讓祁東黃花菜成為行業標桿。
產學研的深度合作在祁東已成常態。7月5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特色糧油果蔬作物特征品質分析與特征標準研究”項目現場觀摩會暨黃花菜產業技術創新與發展研討會在祁東縣召開,來自湖南農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等高校的60多名專家學者,聚焦黃花菜品質提升、高附加值產品研發和產業技術創新等議題,共同探討產業發展路徑。湖南農業大學科技處處長匡勇指出,從傳統經驗的科學解析到現代技術的集成創新,從單一環節的突破到全產業鏈的協同提升,尤其在“古法還原”工藝的系統優化方面,項目為提升黃花菜干菜的品質穩定性探索出新路徑。
長期以來,該縣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湖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就黃花菜加工保持密切聯系,牽頭成立國家食藥同源產業科技創新聯盟黃花菜產業專業委員會,推動黃花菜從田間走向高附加值產品矩陣,速凍菜、預制菜、保健含片等20余款新品應運而生,精準對接大健康消費潮流。
目前,祁東縣已培育大型加工企業15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6家,擁有黃花菜烘干生產線18條、速凍生產線1條、預制菜(休閑食品)生產線2條,機械化加工鮮菜日產能500噸左右。
三產融合 小黃花鏈動大產業
黃花菜是祁東縣除水稻之外最大的農業產業,2024年全縣黃花菜種植面積16.55萬畝,年產鮮菜約27.2萬噸,全產業鏈產值超33.8億元。“今年,黃花菜鮮菜最高收購價格每公斤超過8元。黃花菜已成為祁東百姓增收致富、鄉村振興蓬勃發展的‘希望之花’。”陳昌義表示,目前,祁東黃花菜全國市場占有率超70%,并且出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年出口逾千萬美元。
祁東縣的視野不止于黃花菜種植與加工。4條精心設計的文旅融合旅游路線串聯起黃花菜博物館、主題公園與示范園,帶動了20余家相關休閑農莊和家庭農場的發展,年吸引游客20萬人次。當地還深入挖掘黃花菜的文化基因,通過整理詩詞傳說、推廣母親文化理念、舉辦美食旅游文化節,讓一朵花承載起厚重的情感與文化價值,持續提升品牌內涵。
“我們深知文化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既要創造黃花菜的經濟價值,也要挖掘打造它的文化品牌。”肖智雄介紹,2016年,該公司投入500余萬元建成全國首家黃花菜博物館,館內利用圖、文、影、聲等現代技術傳播方式,全面展示黃花菜的歷史淵源、食用價值、藥用價值等,讓黃花菜文化可視可感,提升了產品的文化附加值與吸引力。
湖南雁隆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則通過文創巧思為黃花菜產業注入新鮮活力。該公司內設文化長廊和祁東特產館,其中,長達200米的文化長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生動呈現祁東歷史人文以及黃花菜產業發展脈絡與創新成果;祁東特產館則詳細介紹了祁東黃花菜等特產的品質與特點,成為外界了解祁東黃花菜產業的窗口,為產品推廣與銷售搭建起堅實橋梁。
今年,“祁東黃花菜”被列入農業農村部2025年區域公用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其地理標志產品順利通過中國貿促會地理標志產品品牌認證。“將持續攻克技術瓶頸,積極推動建立常態化的產業技術創新交流機制;搭建更高效的交流平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完善產業創新支持政策。”祁東縣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縣將以黃土鋪黃花特色小鎮為核心,輻射白地市、官家嘴、步云橋、石亭子等5個黃花菜主產鄉鎮、50個黃花菜特色產業村,助推全縣黃花菜種植面積達到18萬畝、黃花菜鮮菜年產量達到45萬噸,力爭在3年內推動全縣黃花菜特色產業年產值超50億元。
詳見《中國食品報》(2025年7月16日2版)
排版、美編:林倩
審核:張亞亞
01
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