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主持人竇文濤在節目里說過:“看一個人怎么樣,別聽他說什么,看他做什么——尤其是那些不經意的小動作,最藏不住本性。” 這話真是一點不假。
就拿吃飯來說,一桌子人熱熱鬧鬧地聚餐,舉杯碰盞時的客氣話誰都會說,但散場后的那幾分鐘,才最見真章。
老話說“細微之處見真章”,飯桌上的禮儀或許能裝出來,可飯后那些下意識的小舉動,就像一面鏡子,清清楚楚照出一個人的人品。
就像古人說的“君子慎其獨也”,哪怕是沒人特意關注的時刻,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也藏著他的修養,尤其是飯后這兩個小舉動,最能看出底色。
一、飯后是起身就走,還是搭把手收拾,藏著一個人的“同理心”,正如《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懂得體諒的人,心才暖
你肯定遇過這種情況:一桌人吃完飯,有人抹抹嘴就說“我先走了啊”,轉身就把滿桌狼藉留給別人;可也有人會笑著說“我來收碗”,哪怕主人說“不用不用”,也會順手把空盤子往廚房端。這兩種舉動,差的不是勤快與否,是心里有沒有別人。
老祖宗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誰收拾殘局不辛苦?可總有人覺得“我是客人,沒必要動手”,把別人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反觀那些主動搭把手的人,未必多會干活,但他們知道“主人忙了一桌子菜,肯定累了”,這份體諒就是最好的人品。就像《禮記》里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這里的“禮”不只是客氣,更是心里裝著別人的那份周到,哪怕只是飯后遞一張紙巾、挪一下椅子,也能讓人覺得暖。
二、飯后對服務人員的態度,藏著一個人的“尊重心”,正如《論語》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懂得尊重的人,品才正
出去飯館吃飯時,這點尤其明顯。有的人數完錢就起身,對服務員的“慢走”充耳不聞,甚至因為上菜慢了,結賬時還得甩幾句冷話;可也有人會笑著對服務員說“謝謝,辛苦你們了”,哪怕只是遞個空碗,也會說聲“麻煩了”。老話說“看人下菜碟”,最掉價的就是把人分三六九等——覺得服務員“就是干這個的”,沒必要客氣。
可古人早就說過“眾生平等”,職業沒有高低,尊重不分對象。一個人對服務人員的態度,藏著他的修養底線:對地位不如自己的人頤指氣使,說明他的善良帶著“條件”;對陌生人也能溫和客氣,才是刻在骨子里的尊重。就像《菜根譚》里說“處世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飯后對服務員的一句感謝、一個微笑,看著是小事,實則是人品的試金石。
其實說到底,飯桌上的規矩再周全,不如飯后那幾分鐘的真心。起身就走的人,或許精明,但少了份溫度;對服務人員冷淡的人,或許體面,但缺了點真誠。就像主持人何炅說的“細節見人品,小事見人心”,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不用看他順境時多風光,看看他在飯后這種不起眼的時刻怎么做——心里裝著別人的難處,眼里容得下他人的付出,這樣的人,人品一定差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