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日,池州職業技術學院社會實踐隊來到石臺縣小河鎮,開展“三下鄉”暑期鄉村實踐活動。實踐團的青年大學生以滿腔的熱情參與其中,不僅在這幾天的實踐中增長了見識,更為這個沉悶的夏日帶來了一抹靚麗的風采。
童伴同行:厚植鄉情暖意,點亮成長微光
實踐隊第一站是莘田村村委會。會議室里,孩子們早已翹首以盼,對即將到來的“大朋友們”充滿了好奇與期待。隨著會議室大門推開,雙方初次會面,“小朋友們好!我們是池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也是接下來陪伴你們的哥哥姐姐!”孩子們再也按捺不住興奮,用熱烈的掌聲表達對實踐隊員的歡迎。
通過與村工作人員交流,實踐隊了解到這些孩子多為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如何讓孩子們在有限的時間內收獲難忘的回憶?隊員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小學教育專業的隊員輔導語數外功課;商務英語專業的隊員寓教于樂,通過游戲幫助孩子們輕松記憶日常英語;旅游管理專業的隊員以故事形式介紹各地風土人情,拓寬視野;機電一體化專業的隊員則帶領孩子們動手制作簡易模型,大大激發了他們的科學興趣。
活動結束后,實踐隊前往困難留守兒童家中實地走訪。隊員們不僅深入了解了孩子們的生活現狀和當地政府幫扶政策的落實情況,還送上了精心準備的禮物。此行不僅加深了隊員對基層困境兒童的認識,鍛煉了團隊協作與基層服務能力,更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用行動傳遞溫暖”的公益理念。
活動現場。
筑牢“雙安”:深耕健康防線,守護鄉村無恙
實踐隊第二站聚焦健康安全知識普及。隊員們兵分兩路,同步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與肺結核防治知識宣傳。
活動現場,隊員們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圖文手冊、現場演示等多種形式進行宣教。重點面向青少年及其家長開展防溺水宣傳,深入講解暑期防溺水要點、危險水域識別、自救互救技能以及“六不準”原則,強調監護人責任。活動有效增強了村民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為預防溺水事故夯實了基礎。
同時,開展肺結核防治宣傳,系統普及了肺結核的常見癥狀(如持續咳嗽、咳痰)、傳播途徑、核心預防措施(保持通風、遵守咳嗽禮儀)以及國家免費治療政策,引導村民樹立“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意識。
此次宣傳活動精準發力,顯著提升了村民對兩類關鍵健康安全風險的認知水平和防范能力,為守護鄉村平安健康筑起堅實防線。
活動現場。
村史尋脈:感悟奮斗足跡,堅定振興初心
實踐行程的最后一站,隊員們走進了東莊村史館。伴隨著講解員的聲音:“這些圖片記錄了我們東莊村的發展歷程,東莊‘硒米’品牌的誕生與鄉村振興的每一步,都凝聚著無數人的奮斗……”墻上的歷史圖片與展柜中的老物件變得鮮活起來。
隊員們由此及彼,從東莊村的蝶變歷程中,窺見了中國鄉村振興宏偉畫卷的一角。在此次實踐活動結束之前,實踐隊還在這里留下了專屬足跡:一幅“杏福滿滿”的墻繪。這幅墻繪不僅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表達了實踐隊成員對小河鎮的誠摯祝福。
此次“三下鄉”活動,實踐隊員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學子的責任擔當,將專業知識與基層服務深度融合,在鍛煉自我的同時,切實惠及了基層群眾。下一步,小河鎮將持續拓展社會實踐新路徑,吸引更多青年實踐隊投身鄉村振興廣闊天地,施展才干、貢獻力量。(余芮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