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春梅
曾經,很迷戀國畫。幾經周折,從朋友那里找來教學視頻,視若珍寶。精挑細選了各種顏料、宣紙等繪畫的全部用具,想要學國畫的心日趨膨脹,如同池塘漲滿的春水。
靜坐桌前,每日苦練一個多小時:一片片蘭葉在宣紙舒展,一朵朵蘭花在筆尖綻放。那些時日,睡夢中都是蘭花的笑靨,囈語里滲滿竹葉的清香。也曾暢想,一天一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此下去,不出三年,自己就會成為國畫的資深愛好者。可不是嘛,有響當當的一萬小時理論撐著呢?每念于此,心情暢然,腳步盈然。
后來,工作忙了,家務事多了,孩子也需要更多時間照顧了。慢慢地,畫畫的熱情就悄無聲息地消減了。往昔的宣紙,蒙滿遺忘的塵埃,一如曾經火熱的心,沒了當初的色彩;曾經每日必看的國畫視頻,也淪落到手機相冊的犄角旮旯?;鹨粯拥臒釔郏瓦@樣香消玉殞,不了了之。
不單單是國畫,還有古箏、書法,還有許許多多諸如此類的熱愛,曾經那么癡狂的迷戀,都不知在時間的哪個拐角暗淡了,在歲月的車輪中漸行漸遠。
想起“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凡事都有美好的開始,卻很少有堅持到最后的。古老的先祖真是智慧,參透人性的弱點,于是循循勸之,諄諄告之。然而,如你如我一樣的凡夫俗子依然淪陷于懶惰的深淵,退縮的迷網,沒有“鐵杵磨成針”的毅力,缺乏“滴水穿石”的堅持,于是,那么多的美好才萌了芽,就匿于塵埃,委實可悲可嘆。
原來,熱愛并非總如磐石般堅定,它更像一縷微光,需時時擦拭才不致湮滅。國畫、古箏、書法……它們都曾是心頭的火種,卻在柴米油鹽的奔忙與自我懈怠的冷風中,無聲地黯淡下去。這熄滅,也提醒我們:學會在庸常的間隙里,為那些未竟的熱愛,輕輕拂去塵埃。哪怕只是片刻的凝望與擦拭,亦是對內心微光的珍重,證明那方心田,依然有星火可待復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