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經管類專業運用實效,深入鄉村振興基層,北方工業大學青苗實踐團赴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開展調研活動。實踐團先后走訪調研了樂業農村商業銀行、茶企、杉木企業、餐飲企業、種植農戶等,通過實地交流、資料查閱、場景觀察等方式,深入了解了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
樂業農村商業銀行負責人向實踐團介紹了鄉村基層金融機構幫扶鄉企和散戶發展產業經濟的方法與實效。樂業農商銀行服務覆蓋13個營業網點,以及82個農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務點和19個綜合服務站,充分發揮了其“家門口的金融服務”的金融優勢。銀行為農戶提供涉農貸款,鼓勵農民積極開拓種植新版圖,助力農戶增加創收。
此外,農商銀行結合數字化辦公打造“農信易掃”移動支付功能,打造金融服務驛站開展便民服務,方便農戶居民足不出戶完成金融業務。
為深入了解助農幫扶實效,實踐團走訪了茶葉加工企業和杉木加工基地,成員們圍繞企業規模、加工工藝、市場銷售及資金運轉等情況展開交流。通過農商銀行的大力支持,茶企通過“茶貸”獲得信貸支持,實現種植規模擴大30%、年產值提升近三成,同時帶動周邊20余戶農戶就業。而杉木加工基地借助信貸資金完成設備更新后,生產效率提升40%,成本降低約15%,基地內整齊堆放的杉木板材展現出產業升級后的良好態勢。
在樂業縣百坭村,實踐團拜訪了村支書和致富帶頭人等,據了解,村民班統茂通過 “易農經營貸”完成果園改造。農村商業銀行在百坭村“整村授信”的農戶達450余戶。村民們紛紛表示,如今的金融政策真正做到了打通鄉鎮的“最后一百米”,大家也有底氣繼續嘗試增加創收的新方式了。
民宿餐飲老板也是一位返鄉青年,將都市積累的前沿理念與家鄉特色完美融合。他精心打造的特色民宿與主題餐廳,巧妙依托百坭村旖旎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從空間規劃到服務細節都傾注匠心,不僅為鄉村旅游業注入新鮮活力,更通過"民宿+餐飲+文化"的多元經營模式,帶動村民共同致富,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在鄉村振興中的使命擔當。
如今,越來越多的鄉村銀行正以更堅定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持續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力,用實際行動書寫著“金融助農、興農富農”的動人篇章。實踐團也將繼續結合專業知識,深入探索如何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金融助農幫扶的新坐標。
來源:北方工業大學青苗實踐團
作者 黃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