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國感到焦慮的局面出現了,印度沒有被關稅威脅制服,反倒是轉向了中國,在最近召開的上合組織會議上,雙方外長進行了友好的會談,尤其是印度外長當著王毅的面說出的那句承諾,美國的政客坐不住了。
印度轉身的戲劇時刻
7月14日印度外長蘇杰生五年來首次踏上中國土地,北京用破格禮遇迎接這位“回頭客”,王毅不僅親自會談,更安排了更高層級會見,蘇杰生此次肩負重任,當他那句“印中是發展伙伴而非競爭對手”的宣言響徹會場時,美國的政客恐怕又要徹夜無眠。
就在一個月前,這位外長還在印度媒體上高調宣稱“鄰國必須遵循順印者昌逆印者亡”的強硬論調,此刻他微笑表示印度將堅持戰略自主、不受第三方干擾,戲劇性轉變背后,是殘酷的現實。
印度汽車生產線正因中國稀土斷供瀕臨癱瘓,而實際上他們擁有6900萬噸稀土儲量,因缺乏深加工技術,拿不到稀土磁鐵本土車企即將面臨全面停產,而莫迪緊急批準的250億盧比本土產業鏈投資遠水難解近渴,所以蘇杰生訪華目的之一正是稀土進口配額申請書。
其次中印1384億美元貿易額像磁石吸住印度經濟命脈,當特朗普在G7峰會放莫迪鴿子,事后通話又吵翻臉,新德里終于認清誰才是真朋友。
印度轉向的背后
首先是美國的逼迫,美國對印度汽車及零部件加征25%關稅,讓塔塔集團股價暴跌,其次多邊世界的崛起更暴露印度外交困局。
四月金磚會議拒簽聯合聲明,上合防長會回避譴責以色列,讓莫迪政府淪為“國際孤鳥”,王毅一句“積累積極因素,避免分歧成爭端”的忠告,實則是給印度遞臺階,而當蘇杰生承諾“全力支持中方辦上合峰會”時,這次的印度終于挽回了一些形象。
除此之外美國軍工復合體的貪婪加速了盟友離心,俄烏戰場吞噬著每月30萬枚炮彈,五角大樓軍火庫已無法同時支撐烏克蘭和威懾中國,所以在印度看來美國承諾的F-35技術轉讓只是一張張空頭支票,而中國提供的無人機生產線已在班加羅爾落地。
美國破防的原因
蘇杰生那句“不受第三方干擾”在美國引起震動,美國務院發言人強裝鎮定稱“樂見區域和解”,但彭博社卻戳穿真相,稱拜登政府耗費五年編織的印太戰略網,正被中印握手扯出破洞。
而真正讓美國感到不安的是各國緊跟著的轉向,德國西門子突然恢復對華EDA軟件供應,英偉達H20芯片放行令,特朗普的科技圍堵戰線全面崩盤。
與此同時還有歐盟轉向金磚國家,就在中印外長會談次日,歐盟與印尼簽署棕櫚油換新能源汽車協議,直接繞開美國關稅壁壘,日本加拿大連夜組建反關稅聯盟,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正在把盟友越推越遠。
在這個契機下中印雙方此時的握手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而“龍象共舞”的盛況究竟能持續多久,就看印度這回能有多大的決心。
參考資料
王毅同蘇杰生會談:中印應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 觀察者網2025-7-14
王毅同印度外長蘇杰生會談 環球網2025-7-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