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5日(周二),英國、法國和德國達成一致,若在8月底前伊朗未能在核問題談判中展現出實質性進展,三國將推動聯合國恢復對伊朗的嚴厲制裁。
綜合美聯社、雅虎新聞7月16日報道,兩名歐洲外交官透露,三國駐聯合國大使周二在德國駐聯合國使團舉行閉門會議,重點討論如何應對伊朗核問題以及是否重啟制裁機制。
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與三國外交部長也在周一晚間,分別與英、法、德三國外長舉行電話會議,核心議題是確保伊朗無法開發或獲取核武器。美國國務院在會后聲明中強調,四國一致認為,防止伊朗核武計劃的擴展是當前的首要任務。
一、伊朗核協議的背景
英法德三國曾是2015年伊核協議的重要締約方,該協議將限制伊朗核計劃,換取對其經濟制裁的解除。后來在美國現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第一任期時,宣布美國單方面退出了該協議,理由是協議對伊朗的限制“不夠嚴厲”。
根據協議中的“快速恢復制裁”機制(snapback),任何一方若認定伊朗違反承諾,便可單方面推動恢復聯合國制裁措施。
如今,英、法、德三國正準備動用這一機制。
法國外交部長讓-諾埃爾·巴羅周二在布魯塞爾出席歐盟外長會議時表示,如果伊朗在8月底前仍無明確表態,三國將有充分理由重新啟動十年前已被解除的聯合國制裁。
法國外交部在會后聲明中也強調了立場:“伊朗核問題的長期解決方案,必須建立在可驗證的承諾基礎上。”
二、美伊對峙升級
美國方面,總統特朗普在周二的講話中表示,他并不急于與伊朗重啟談判,因為“伊朗的核設施已經被摧毀”,但美國通過和三個歐洲國家協調后,同意將8月底定為達成協議的最后期限。
面對歐美國家的步步緊逼,伊朗方面反應激烈。伊朗議會周三通過官方媒體發表聲明,明確表示在美方滿足“先決條件”之前,不會重啟與美國的核談判。
聲明中寫道:“美國過去利用談判作為掩護,掩蓋以色列可能發動的突襲攻擊。在這種背景下,談判已無法像過去那樣進行。我們必須設定前提條件,并在這些條件完全滿足前,不再重啟談判。”
伊朗議會的聲明中未具體說明“先決條件”,但伊朗外長阿巴斯·阿拉格奇此前曾表示,美國需要提供明確保證,確保不會對德黑蘭發動進一步攻擊。
伊朗總統馬蘇德·佩澤希齊揚也在上周透露,由于美國的空襲行動,伊朗的核設施遭受了嚴重破壞,以至于有關部門至今無法全面評估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