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次上演“長臂管轄”,這次的幫手不是加拿大了,而是網友口中的“面條國”。
2025年7月3日,意大利米蘭馬爾彭薩機場的廣播還在播報著航班信息,上海積塔半導體公司的IT經理徐澤偉正牽著妻子的手走向行李提取區。
這對夫妻本想借著假期在意大利享受一段悠閑時光,卻沒料到幾名拿著美國所謂的逮捕令的意大利警察突然攔住了去路,并將徐澤偉夫妻二人扣押。
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徐澤偉的遭遇不就是重演2018年孟晚舟事件。
同樣是在機場,口中給的理由也是美國提供的所謂的罪證,就這樣中國人再次被扣上無端的罪名。
美國死咬中國科技人才
徐澤偉為什么被抓呢,美國這次給出的罪名又是什么?
提起這個罪名,就感到可笑至極。
意大利警方稱接到美國的指控,稱徐澤偉曾參與2020年針對美國新冠疫苗研發機構的網絡攻擊,涉嫌計算機欺詐、身份盜竊等九項罪名。
這一聽是不是很唬人,但是徐澤偉的工作和新冠疫苗完全是兩種東西,美國竟然能將二者聯系起來,可謂十分離譜。
“口說無憑,干什么事都要講證據。”既然美國指控徐澤偉曾干過這些事,那就拿出證據。
然而美國司法部拋出的“證據”,堪稱司法史上的笑話,發出一張所謂“關聯郵箱”和“匿名線報”的圖片,而且圖片還模糊不清,根本難以辨別信息的真偽。
據徐澤偉妻子所說,徐澤偉曾丟過一部手機,這不得不懷疑這所謂的證據可能就是被盜后出現的,甚至有人猜測徐澤偉手機丟失也不是巧合。
這種“欲加之罪”的手法,與孟晚舟事件如出一轍。
2018年孟晚舟被指控“欺詐銀行”,核心證據也是一封模糊的郵件,如今徐澤偉被指控“網絡攻擊”,證據依然是虛無縹緲的“關聯信息”。
為何要逮捕徐澤偉呢?
那是因為徐澤偉所在的公司是上海積塔半導體,該公司是中國特色工藝芯片的領軍企業,其車規級IGBT芯片已用于新能源汽車,打破了英飛凌等外企的壟斷。
在功率半導體領域,2024年其市場份額已升至全球第七,正是美國口中“需要遏制”的中國技術的突破口。
美國商務部2025年的內部報告直言:“中國在特色半導體工藝的進步,已威脅到美國在汽車電子領域的主導地位。”
即便徐澤偉只是部門經理,也被美國列入打擊行列。
人才圍獵的丑惡嘴臉
徐澤偉案最讓人憤怒的,不是具體的指控,而是美國那副“我即法律”的霸權嘴臉。
而美國對“人才圍獵”早已形成體系。
美國通過《反海外腐敗法》《計算機欺詐和濫用法案》等國內法,將管轄權延伸到全球,只要案件沾點“美國元素”,哪怕只是用了美國郵箱,就敢宣稱“有權管轄”。
隨后美國再讓盟友成為實施抓捕的“白手套”,既避免與中國直接沖突,又能擴大威懾。
美國為了證明自己的指控是“對”的,還借助匿名信源向媒體放料,先給當事人貼上不利標簽,再對其進行制裁。
2024年以來,美國針對中國科技人才的動作愈發密集,不僅限制半導體專家參加國際會議,吊銷華裔工程師的安全許可,甚至脅迫跨國公司解雇中國籍技術人員。
美國的丑惡嘴臉令人不齒,但你要說美國為何這么做了,那可太好回答了。
現如今的美國早已不再是當初的世界霸主。
咱就拿數字說話,2024年全球研發投入排名中,中國首次超過美國,在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領域,中國的專利數量已領先。
就連美國引以為傲的半導體產業,2025年中國的市場規模也達到1500億美元,占全球30%。正常競爭贏不了時,美國就撕下“自由市場”的偽裝,露出“搶劫”的本質。
結語
如今“孟晚舟的事件”再次上演,中國也立即采取措施。
中國外交部已連續多日召見美國和意大利駐華使節,明確要求“立即釋放中國公民”。中國駐意大利使館每天都與徐澤偉妻子保持溝通,提供領事保護。
這些行動與當年營救孟晚舟時的節奏高度相似,但更迅速,也更堅決。
此外徐澤偉的辯護團隊由中國國際律師事務所與意大利當地律所聯合組成,積極為徐澤偉提供辯護。
2025年7月國際律師協會也發表聲明,批評美國“將司法工具化”。
這種從個人到國家再到國際的支援為徐澤提供強力支持,我相信徐澤偉的回家路不會很遠。
參考資料:
應美國要求:意大利逮捕中國IT工程師.--今日俄羅斯 2025年7月11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