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能。”
撰文| 鳶鳶
7月14日,話題“網紅張三嫂兒子確診ADHD”登上微博熱搜。擁有400萬粉絲的懷舊短劇博主“張三嫂”發布視頻,宣布解散運營6年的《懷舊時光》團隊,暫停80年代主題短劇拍攝。
來源:微博
“張三嫂”透露團隊解散因其兒子“招財”確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俗稱“多動癥”),需長期接受康復治療及家人全程陪伴。據媒體報道,團隊解散后,賬號將轉為“家庭成長日記”,未來將以新形式與粉絲保持聯結。
“張三嫂事件”讓大眾再次關注到ADHD,不少家長也紛紛發出疑惑:調皮搗蛋、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多動癥嗎?
注意力不集中:“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能”
ADHD被定義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神經發育障礙,起病于童年期,影響可延續至成年,其主要特征是與發育水平不相稱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動沖動[1]。全球兒童發病率約為7.2%,60%~80%可持續至青少年期,50.9%持續為成人ADHD。
ADHD的核心癥狀是注意缺陷、多動和沖動。當兒童出現與其發育水平不相適應的注意缺陷、活動過度,同時伴有學習或社交等單一或多個功能損害,不要急于責怪孩子,此時應需要考慮是否存在ADHD。
當然不同年齡階段ADHD的癥狀也存在差異性,應掌握其癥狀線索以早期識別ADHD患兒(表1)[1]。
注意力不集中:“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能”
理解ADHD的本質,是幫助孩子的起點。但許多家長往往了解不充分或過度焦慮,常陷入迷茫:該如何真正幫到孩子?尋求規范的專業治療無疑是關鍵的一步,但這些常見的認知誤區,同樣需要認識。
誤區1:孩子調皮就是多動癥?
影視劇中常將ADHD兒童刻畫為“熊孩子”,但ADHD是大腦前額葉發育滯后導致的生理問題,與教養無關。普通孩子偶爾分心≠ADHD,需通過持續癥狀(≥6個月)和功能損害綜合判斷。
誤區2:易被忽視的“隱形ADHD”
女孩ADHD常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而非多動,易被誤認為“懶散”或“性格內向”,這其實也可能是ADHD的一種表現。
誤區3:嚴格管教就能治好ADHD
網上常有人分享“虎媽狼爸”式教育理念,認為嚴格控制就能“糾正”多動行為。ADHD是神經發育問題,單純依靠嚴厲管教往往無法改善核心癥狀,反而極易誘發或加重兒童的情緒問題(如焦慮、抑郁、低自尊)、對立違抗行為,破壞親子關系,形成惡性循環。
誤區4:吃藥會成癮,不如靠意志力
ADHD治療包括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在《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早期識別、規范診斷和治療的兒科專家共識》[1]中明確指出4~6歲ADHD患兒首選非藥物治療,6歲以后采用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以幫助患兒以較低用藥劑量達到最佳療效。若4歲以下兒童存在ADHD樣癥狀且合并實質性損害,建議其父母接受父母行為管理培訓(PTBM)[2]。
一切治療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如若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只想著依靠意志力,反而可能加重孩子病情,導致焦慮和自卑。
小結
看到ADHD孩子們,我們會覺得他們就像一輛“橫沖直撞”的小車,但一味的責備只會使破壞加速,理解、科學的引導和足夠的耐心才是有效應對的關鍵。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發育行為學組.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早期識別、規范診斷和治療的兒科專家共識 [J] . 中華兒科雜志, 2020, 58(3) : 188-193. DOI: 10.3760/cma.j.issn.0578-1310.2020.03.006.
[2]Wolraich ML, Hagan JF Jr, Allan C, et al; SUBCOMMITTEE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E DISORDER.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s. 2019 Oct;144(4):e20192528. doi: 10.1542/peds.2019-2528. Erratum in: Pediatrics. 2020 Mar;145(3):e20193997.
責任編輯:葉子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