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您有一位患有慢性疾病如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或復發性抑郁癥的患者。他因幾次發作就診,但每次他都設法說服自己那只是對壓力的暫時反應。然而,在第四次發作后,他開始接受一個更令人沮喪的事實——他患有慢性精神疾病,并且需要持續服藥才能保持健康。
這粒藥丸很難咽下,但更糟的是,那種“健康”的感覺從未真正到來。是的,他不再住院或整日臥床,也能保住一份工作。但他的思維變慢了,會無緣無故地焦慮,有時疲勞到動彈都費勁。這種情況持續了幾年,醫生說他在康復中,但他開始懷疑藥物是否導致了其中一些問題。
于是他停藥了。
第一天,有點撤藥反應。沒什么大不了的——他能應付。5天后,撤藥反應消失,令人驚訝的是,他并沒有崩潰。他能像其他人一樣靠自己挺過去。他覺得自己的大腦沒有問題了。他不需要那種藥。帶著這份新獲得的信心,他重新聯系老朋友。他申請了晉升。生活終于向他敞開了大門。
三個月后,他開始感覺不對勁。妻子開始抱怨他疏遠冷漠,仿佛她不存在。分歧演變成爭吵,很快,他們分床而睡。就在那時,他注意到抑郁又回來了,于是打電話給醫生。
當這位患者來就診時,他不太可能要求重新服用三個月前停掉的抗抑郁藥。“那藥對我沒用——停掉后我感覺更好——我現在抑郁只是因為婚姻岌岌可危。”也許患者是對的,也許那藥一直以來都只引起副作用,但請考慮另一種可能性:安慰劑翻轉(Placebo flip)。
安慰劑翻轉
正如患者在初診時終于找到可以依靠的醫生時會感覺好轉一樣,當患者停用一種預防性藥物并意識到可以靠自己時,他們也會感覺更好。大多數情況下,新的發作不會立即出現——需要幾個月時間——而且通常壓力會打破平衡。這種壓力可能是由發作的早期跡象引起的——就像病例中患者對妻子的回避和疏離——或者也可能只是偶然出現。
當患者說停藥后感覺更好時,醫生需要保持一定的懷疑態度。特別是如果事先仔細評估過副作用但并未發現任何問題,尤其是如果他們在停藥后幾個月內復發。
關于“安慰劑翻轉”,有兩點需要了解。一是從心理層面講,當患者能夠停藥時,他們可能會獲得信心和情緒上的提升。二是復發通常是延遲的。
對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停用心境穩定劑后有95%的復發率,這個95%是指在接下來的5年內…他們不會立即復發。在雙相情感障礙中,平均復發發生在停藥后6-10個月。停藥前穩定狀態持續時間越長,藥物減量越慢,復發就越延遲。
但如果突然停用鋰鹽,復發時間會相對較快。但這個“快速復發”也是在停用鋰鹽后大約3-4個月。如果患者緩慢停用鋰鹽,用幾個月時間減量,則復發時間大約在停藥后10個月左右。
停用抗抑郁藥后,大約三分之一的人會在6個月內復發,一半的人會在一年內復發。
因此,我們再次談論的是延遲期如此之長,以至于患者不太可能將新發作與停藥聯系起來。當患者停止心理治療、鍛煉或任何改善情緒的生活方式改變時,他們不會立即感覺更糟,相反,是幾個月后他們帶著更嚴重的抑郁來就診,而到那時,他們很難相信這是因為四個月前他們停藥所致。
總而言之,當病人停藥后,復發會有很長的延遲期 —— 大約 3-12 個月。到那時,他們不太可能將復發歸因于停藥,相反,他們可能會來告訴你,停藥后感覺更好了。所以,醫生需要在患者用藥期間直接詢問副作用并做好記錄,因為除非他們停藥后某種可怕的副作用消失了,否則他們情緒的突然改善可能是安慰劑的另一面:安慰劑翻轉帶來的信心提升。
大話精神編譯,轉載請聯系編輯部。
投稿請聯系:dahuajingshen@126.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