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正由房地產轉向了新基建。特別是AI算力和數據中心的投資,進入了爆發期。
年初,阿里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硬件基礎設施。這是民營企業在AI與云計算基礎設施領域的最大單筆投資紀錄。
2025年,字節跳動資本開支或將達到1600億元,其中900億元用于AI算力采購,700億元用于IDC基建以及網絡設備。
騰訊今年計劃通投資1000億元,重點投向AI原生應用研發及算力基礎設施。
華為今年的資本開支預計在500億至700億人民幣之間,重點投入AI芯片、云計算和通信設備。
中國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2025年資本開支計劃規模合計達到2898億元,算力、AI成為超前布局的重點。
粗略統計,今年全國在AI算力和數據中心上的投資規模,將超過10000億元。
火山云太行算力中心項目D3數據中心——字節跳動首個自建數據機房
1
阿里巴巴三年投資3800億
全球算力爆發式增長,正推動數據中心進入高速建設期。
阿里巴巴作為亞洲最大云計算服務商,計劃未來三年投資3800億元進行AI算力數據中心的建設,進一步擴大其在AI算力市場的份額。
張北阿里巴巴數據中心項目——北京冬奧會指定數據中心
代表項目還包括浙江云計算數據中心,總投資158億元。該項目為超大型數據中心,由阿里巴巴和杭鋼股份和合作共建。用地面積310畝,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共建設10棟數據中心樓,可容納1萬個機柜,共計20萬臺服務器。
2
騰訊年度投資或達1000億
2025年,騰訊計劃資本開支超1000億元,重點投向AI原生應用研發及算力基礎設施。
其中,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先進計算中心及生態產業園區項目,即上海松江數據中心項目,總投資規劃450億元,規劃4萬臺機柜。
建成后,將成為長三角地區最大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擁有全國最大的GPU計算集群。
南京騰訊華東云計算基地項目——騰訊在華東地區最大的數據中心和云計算基地。
數據顯示,騰訊2024年在數據中心建設方面投入了800億資金,計劃建設36棟機房。
作為騰訊全國八大數據中心之一,天津高新云數據中心總投資100億元,總規模1.5萬個機架,總服務器容量30萬臺。
深圳數據中心項目總投資為48億元。由三棟高標準大樓組成,建筑面積為16.8萬平方米,計劃部署1.2萬臺機柜。目前,一期項目已建成交付,二期項目正在建設中。
騰訊粵港澳大灣區(韶關)智算中心項目總投資50億元,建設3萬個標準機架。
一期規劃用地面積233畝,具備20萬臺服務器的運營能力。計劃2026年投產。
這座數據中心將連接騰訊云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所有核心節點和邊緣節點,形成全面覆蓋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乃至東南亞的數據中心互聯平臺。
目前國家算力樞紐節點韶關數據中心集群,規劃了三個片區、總面積約6277畝的數據算力集群產業園。數據中心項目22個、總投資621億元,聯合鵬城實驗室建成中國算力網粵港澳大灣區算力調度中心,已建成6.8萬標準機架。
騰訊2024年重點布局天津、青浦等地的綠色節能IDC,并在硅谷、法蘭克福等地拓展海外算力,支撐全球業務需求。
3
華為計劃投資超過500億
數據顯示,華為今年的資本開支預計在500億至700億人民幣之間,重點投入AI芯片、云計算和通信設備。
貴安華為云數據中心,是其全球規模最大的云數據中心。總投資高達80億元,占地1521畝,可容納100萬臺服務器。數據中心的建設分ABC三個組團。
華為烏蘭察布數據中心,是其在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云數據中心,可容納近15萬臺服務器。通過采用華為全棧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在架構設計、節能降碳、智能運維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在制冷環節,華為烏蘭察布數據中心采用FusionCol間接蒸發冷卻解決方案,通過“一箱一系統”極簡架構設計,縮短建設周期50%,3個月完成全部箱體部署。
慶陽大數據中心產業園是華為攜手中國能建打造“東數西算”標桿數據中心。
項目總投資42億元,部署約2.4萬標柜,相當于1300萬臺電腦同時運行。
中國能建慶陽大數據中心產業園
4
三大運營商投資近3000億
年報數據顯示,三大運營商2025年資本開支計劃規模合計達到2898億元,超前布局算力、AI領域。
2025年,中國移動預計資本開支約為1512億元,主要用于連接基礎設施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升級、面向長遠的基礎設施布局等方面。
其中582億元投入在5G網絡領域,373億元投入算力領域,計劃至2025年末智算規模超過34 EFLOPS。
其中,中國移動長三角(揚州)算力中心項目預計總投資達100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容納約1萬臺高功率機架、40萬臺服務器。
2025年中國聯通的資本開支規模為550億元,其中,算力投資同比上升28%,在上海、廣東、香港和內蒙、寧夏、貴州等地建設大規模智算中心。將根據智算和6G等需求,為人工智能重點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專項作了特別預算安排。
中國聯通(懷來)大數據中心——京津冀區域目前在建面積最大、建設等級最高、機架規模最大的核心級數據中心
中國電信2025年資本開支計劃為836億元,算力方面資本開支預計同比增長22%。面向AI適度超前布局云網基礎設施,建成京津冀、長三角兩個全液冷萬卡池,在粵蘇浙蒙貴等區域部署千卡池,智能算力資源達到35EFLOPS。
其中,中國電信中部大數據中心網安基地項目,總投資50億元,占地382畝,規劃13棟數據中心機樓,主要為AI領域提供智能算力服務。
該數據中心建成后將具備4萬余架總機架規模,成為中部地區規格最高、具備國家級災備能力的大型數據中心。
中國電信天翼云中南數字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20億元,總用地300畝,總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可容納3.3萬個機架、45萬臺服務器。
中國電信云計算內蒙古信息園總投資近200億元。總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設計容量42棟數據中心及19棟配套設施。
全部建成后將是中國最大的云計算信息園,亞太地區最大的互聯網數據交互中心。具備超過10萬機架的裝機能力及超過100萬臺服務器的云計算能力。
5
產業政策發力數據中心建設
工信部等七部門提出到2025年,建設一批未來產業孵化器和先導區,建設超大規模智算中心,滿足大模型迭代訓練和應用推理需求。
北京提出以建設單體萬卡智能計算中心為目標。
上海計劃深入推進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試點。
廣東明確要求,建成智能計算中心10個,新增國產化算力占比達到70%。
貴州被定位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正在建成全球超大型數據中心聚集區。
貴州部分在建的數據中心
來源:中國IDC圈
2024年,貴州規劃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萬億元。
到2025年,貴州省計劃將總算力規模提升到80 EFLOPS。
目前部分企業在全國數據中心建設方面,表現較為突出。
1、中建集團:以“設計-施工-機電安裝-設備調試-維護”為一體,打造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深度攜手阿里、百度、騰訊、抖音、快手、招商銀行、中國人民銀行等客戶。
2、中國能建:深度參與全國“東數西算”八大節點區域算力樞紐中心建設,在甘肅慶陽、寧夏中衛、安徽蕪湖、山西大同、北京經開區等多個樞紐節點投資或布局數據中心項目。
3、捷通智科:在數據中心工程建設領域業績突出。
4、恒華數字:專注于數據中心工程建設,提供從設計到施工的一站式服務。
5、香江系統工程公司:承接了多個大型數據中心項目,具備較強的項目實施能力。
6、浪潮通信:在通信系統集成和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一定的優勢,能夠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和服務。
7、北京長城云智:專注于數據中心工程建設,提供智能化、綠色化、高效化的數據中心建設服務。
8、北京泰豪智能:能夠為數據中心提供智能化的解決方案和設備。
6
從蓋房子到蓋數據中心
爆發期的數據中心作為新基建的代表,正在吸引傳統房地產行業的人才加入。
公開信息顯示,房地產企業金科集團華南大區董事長宗慧杰,已經轉赴阿里巴巴,擔任全國數據中心建設與交付掌門人。
宗慧杰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曾在中海地產擔任地區總經理,后在碧桂園擔任山西區域總裁,然后在金科集團擔任多個區域董事長的職務。
烏蘭察布阿里云計算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的建設流程,與傳統房地產開發的流程有較多相似之處。
拿地→采購→蓋樓→控成本→協調施工→驗收交付。
作為大規模開發產業的從業者,房地產人對此輕車熟路。
?所以,房地產行業中跳槽到數據中心建設的人才,還包括運營崗、成本崗、造價崗、暖通工程師、機電工程師等專業人員?。這些崗位在數據中心建設中有著重要的角色和需求。
在管理數智化方面,阿里巴巴在智慧園區等各類不動產建設過程中,就采用了愛德數智研發的計劃運營管理平臺,構建跨職能協同的運營管理中樞,管理項目超過100個。
據悉該計劃運營管理平臺,不僅被阿里、美團、海康威視等科技企業應用于不動產建設管理上,也曾在中海、金地、保利等傳統房地產企業有著廣泛應用。
公告:
歷時三年籌備,2025年新書《從采購升級為供應鏈管理:供應鏈轉型五維法則》發布!
掃碼添加微信,加入新書共讀群
《黃太陽供應鏈筆記》聚焦AI+供應鏈,建筑采購與建材供應鏈垂直領域一大號!我們認為未來企業的商業競爭力=商業IP x AI應用 x 供應鏈,我們致力于服務房地產建筑產業鏈上下游從業者與企業,讓每個人、每家企業的價值被看見。業務咨詢,并請添加微信:taisam618
廣告:本公眾號人物專訪、好產品包裝、軟文發布、企業廣告,請聯系加V。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