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寶爸寶媽們!今天咱來聊聊讓好多家長和老師都頭大的事兒——性格比較偏執(zhí)的孩子咋開導。
這偏執(zhí)的孩子啊,就跟那倔得不行的小公牛似的,一旦認準個事兒,十頭牛都拉不回來。不過別怕,只要方法用得對,咱就能把他們往健康成長的道兒上引。
首先咱得了解偏執(zhí)的根源。孩子性格偏執(zhí)的原因那是五花八門。有的孩子可能是遺傳鬧的,天生就倔。有的呢,是家庭環(huán)境給影響的,爹媽要是太溺愛或者太嚴厲,孩子就容易養(yǎng)成這偏執(zhí)的性格。還有的孩子是成長中遇著挫折了,為了保護自己,就把自己封閉起來,變得偏執(zhí)。
就說小明吧,這孩子賊聰明,可一次重要考試考砸了。打那以后,他就倔得像塊石頭,總覺得自己啥都對,壓根聽不進別人意見。為啥呢?他把考試失利的鍋全甩別人身上了,也不瞅瞅自己的問題。所以啊,咱得多留意孩子,搞清楚他們偏執(zhí)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接著咱得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和偏執(zhí)的孩子溝通,就跟走鋼絲似的,得小心翼翼。咱得尊重他們的想法,讓他們感覺到咱的關(guān)心和理解。孩子表達觀點的時候,咱別急著反駁,先認真聽他們把話說完。然后再用溫和的語氣說說咱的看法,跟他們一起探討問題。
就像小紅,她老覺得自己的畫畫風格是天下第一,打死都不愿意嘗試別的風格。她媽沒直接批評她,先夸她畫有特色,然后給她看了些不同風格的畫,跟她一塊兒討論這些畫好在哪。慢慢地,小紅就愿意試試新風格了。所以啊,跟孩子溝通得多點耐心和包容,讓他們知道咱是站他們這邊的。
然后咱要引導孩子多角度思考問題。偏執(zhí)的孩子往往就瞅見問題的一面,其他可能性全給忽略了。咱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或者生活里的例子,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咱可以跟孩子玩“假如”的游戲。假如世界上沒水了會咋樣?假如能穿越到古代會發(fā)生啥?通過這些問題,讓孩子放開了想象,拓寬思維。生活中,咱也能跟孩子討論討論熱點問題,讓他們發(fā)表看法,再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分析。
再比如說孩子跟同學鬧矛盾了,咱就讓他們站對方角度想想,人家為啥這么做。這樣孩子就能更好理解別人,心胸也能更開闊。
咱還得鼓勵孩子參加社交活動。偏執(zhí)的孩子一般不愛和人交往,就喜歡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咱得鼓勵他們多參加社交活動,讓他們學會和別人合作、分享。
可以讓孩子參加興趣小組,像繪畫班、音樂班、足球班啥的。在這些活動里,他們能認識不同的朋友,學學別人的優(yōu)點。還能讓孩子參加公益活動,像去養(yǎng)老院看望老人、參加環(huán)保活動啥的。通過這些活動,讓孩子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也能讓他們變得更開朗、自信。
最后咱得樹立正確的榜樣。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他們的行為和價值觀大多受周圍人的影響。咱得給他們樹立好榜樣,讓他們看到積極向上的一面。
家長和老師都得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咱得學會控制情緒,遇到問題冷靜思考,別沖動。咱還得學會尊重別人,包容別人的缺點。孩子看到咱這么做,也會受感染,慢慢改變自己的行為。
開導性格偏執(zhí)的孩子可得花不少時間和精力。但只要方法對,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幫他們克服偏執(zhí)的性格,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讓咱一起努力,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
主講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具有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多重背景,以真誠地、無條件、積極關(guān)注的態(tài)度解讀來訪者的內(nèi)心與行為。從來訪者的角度出發(fā),同感來訪者的感受、尊重來訪者的情感,讓來訪者感受到安全、接納、平等、尊重的咨詢氛圍,陪伴來訪者一起走過迷茫低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