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S
近日,美國軍事網站《AR槍炮手(AR Gunners)》以“中國殲-20S戰斗機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為標題,介紹殲-20S戰斗機的情況。
隨著殲-20S的頻頻亮相,越來越多的國外軍事媒體開始關注這架世界首款“五代半”戰斗機。其實殲-20S的出現可以視作未來殲-36和F-47“六代機對決”前的預演,只是咱們的殲-20S出來了,美國寄希望的五代半戰機,即F-35 Block 5/6批次,至今處于混沌之中。
美媒的報道
比如今年三月,洛克希德馬丁副總裁兼F-35項目總經理麥金托什就對美國《空天力量》雜志表示,“我們正在考慮Block 5 需要什么?Block 6 需要什么?”
如何能讓單座版的F-35實現和殲-20S那樣的雙座功能?如何能讓F-35也具備指揮“忠誠僚機(協同無人機)”的能力?如何讓單座完成指揮與預警能力?
對標殲-20S的F-35 Block 5遙遙無期
說回“AR槍炮手”的這篇文章,他們認為殲-20S正“接近形成作戰力”。與單座型殲-20相比,殲-20S在設計上有多項顯著變化。其中最明顯的是重新設計的機頭前段,以容納第二名機組成員,但又區別于傳統的武器操作員或者教練員的身份。
這一設計使戰機具備更強的任務靈活性和作戰支援能力,增加的第二個座位預計可使殲-20S執行更為專業化、復雜化的作戰任務,這在現代空戰中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除了新增座艙布局,殲-20S還配備了升級版雷達系統,機頭整流罩經過重新設計,以容納與殲-20A類似,甚至更先進的雷達系統。中國新一代雷達技術提供了更高的功率輸出和更低的熱量生成,相比以往的雷達系統有了顯著改進。
注意機頭下方的EOTS
此外,殲-20S還裝備了先進的光電瞄準系統(EOTS),具備360度全向覆蓋能力(高于單座版殲-20的EOTS覆蓋角度),顯著提升了目標探測與打擊的效果。
殲-20S采用了新的深灰色偽裝涂裝,這是另一項引人關注的變化。雖然這種涂裝變化的具體原因尚未明確,但有分析認為,新涂層有助于增強戰機的低可探測性能,使其更難被敵方雷達發現。據最新分析,該涂裝可能包括一種雷達吸收涂層,進一步提升其隱身能力。
這一發展也體現了中國在隱身技術領域持續優化的戰略意圖。殲-20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隱身戰斗機項目的核心機型,而殲-20S的最新變化進一步鞏固了其在中國空軍戰略中的地位。憑借低可探測的外形設計和先進的機載系統,殲-20S被認為將在中國空中力量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
F-35越來越強調多用途屬性
雖然殲-20S的具體作戰角色仍存在不同看法,但根據近期分析,殲-20S可能被用作指揮與控制平臺,特別是在指揮無人機方面。專家指出,殲-20S的第二名機組成員可在任務中專門負責管理、指揮,使該戰機能夠充當“小型空中指揮與預警平臺”,尤其在領導無人機方面,這一設計理念符合中國將無人機融入空戰體系的整體戰略。
說到這里,筆者不得不提F-35在規劃中,原本希望在Block 5階段整合“空中指揮和預警”特性,但還是前面提到的問題,單座版如何去實現這一切?
美國《國家利益》在7月14日的文章中認為“殲-20S將會成為網絡化作戰的關鍵節點”(來自“殲-20是對F-35的回應嗎?”一文,下圖)——筆者要指出的是,目前四代半以上的戰機普遍具有網絡化作戰的能力,是網絡化作戰中的信息接收終端,以及信息傳遞的節點之一。
國家利益的這篇報道
然而在五代半戰機的概念中,它將不僅是接收終端和信息節點,它本身就應該是“指揮者”之一,或者說在獲得更高層級的授權后,一架五代半戰斗機會擁有預警、指揮和電子偵察平臺的“管理員屬性”。
例如在執行任務時,每一架五代半戰機都能成為前線戰場的“指揮官”,這里的“指揮官”和傳統戰場的前線指揮官概念不同。舉個不是特別恰當的例子,比如在前線師長陣亡了,副師長當指揮官,以此類推,最終可能是一個普通士兵變身為臨時指揮官。
但五代半戰機的“任意指揮官”不是這個概念,而是每一架飛機都是“師長”,它能擁有“普通士兵”所不具備的信息處理能力、技戰術能力、指揮能力、管理能力等。
在五代機(包括五代機)以前,任何戰斗機都不具有這樣的指揮能力。但從殲-20S開始,這種超越時代更靈活、更跨領域、更綜合的作戰概念出現了。
所以《國家利益》在文中認為,殲-20S的出現,“表明中國正在向美國相同的方向邁進,即打造更為一體化、跨領域的作戰體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軍第五代戰斗機在此方面的優勢。”
作為美國媒體,他們自然還是要夸耀自己的五代機在網絡化作戰方面的能力。但實際上我們清楚,美國空軍,乃至美國軍事航空產業缺乏對于未來網絡化作戰的認知——或者說不是缺乏認知,而是沒有能力去擘畫其前景,畢竟“想規想,東西你要拿出來,不能光說不做”。
我們則不僅是“想”的問題,包括殲-36、殲-20S都已經擺在全世界的面前,我們是明白無誤的告訴別人,我們對未來空戰的思考是怎樣的。
反觀美國,類似《國家利益》這樣的“宏觀媒體”只是空洞地表示,“總的來說,殲-20不僅僅是一款性能先進的第五代戰斗機,它還是一件戰略武器......(它)能改變局勢的格局”;一些類似《戰區》、《空天力量》的專業垂直媒體則只能是干著急,《空天力量》詢問麥金托什,“Block 5”到底會有什么功能?”
麥金托什只能含糊其辭地表示,Block 5及以后的Block 6“沒有時間表”。
那你這樣怎么和“那個對手(指的誰不言而喻)”競爭呢?在仍未擺脫傳統五代機概念的Block 4都未搞定的情況下,麥金托什嚴肅中帶有幽默的表示:當我們需要構建Block 5/6時,目的就是為了針對‘那個對手’保持主動地位。
然后沒過多久,我們的殲-20S接近官宣,而F-35還在折騰Block 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