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應對人工智能對高校教育核心競爭力帶來的深刻變革,適應學校建設具有人文福祉特色的一流應用型大學的發展需求,7月14日,長春人文學院2025年暑期教職工能力提升培訓正式啟動。首場專題講座“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及質量評價”正式舉行,標志著學校聚焦AI時代教育變革、打造人文福祉特色應用型大學新引擎的系統性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展開。
緊扣發展主題 打造福祉特色
當前,學校正處于內涵式發展及迎接本科教學合格評估關鍵期,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對高校教育核心競爭力、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產教融合與項目化教學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職工隊伍,特別是新入職教師,在教學能力、科研水平、職業素養等方面亟待提升;管理服務亦需向精細化、專業化轉型。對此,學校董事會和黨政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暑期培訓,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明確以專任教師、行政教輔人員、學生工作隊伍、科研隊伍為四大培訓主體,采取分層分類、集中授課、專題講座等形式,打造與AI時代同頻共振的高素質教職工隊伍。
精心設計內容 注重培訓質量
本次培訓歷時一個月,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7月14日至25日;第二階段為8月20日至28日。學校特邀省內外專家學者來校授課,內容豐富、覆蓋面廣、實用性強,并針對四大主體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培訓提升。
教師培訓由教務處和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負責。主要采取專題講座、教學會議、磨課工作坊、研討會、分享會、實戰營等形式進行。主要包括深入解讀和學習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及質量評價相關內容、從課程創新到教學獲獎復盤實踐、磨課工作坊系列活動、“混合式課程建設”課程改革研討、智能教學設計與課堂效能躍升、青年教師教學成長等內容。
黨務機關教輔培訓由學校辦公室、黨委組織部、人事處負責。培訓對象為行政教輔人員、青年教師發展協會成員、2023-2025年新入職教職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主要采取專家講座、行政培訓、實踐研學、自學與討論交流等形式進行。重點圍繞機關干部領導能力提升、新入職人員相關知識培訓、典型案例分析及安全知識培訓、法律法規意識與保密意識提升等內容進行。
學工培訓由學生處、校團委負責,參加人員為全體學工人員。培訓形式及內容主要有專家授課、困難學生家訪、社會福祉調查及實踐等形式。圍繞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提升、深入困難學生家庭、開展社會福祉調查與福祉實踐活動。
科研培訓由科研處統籌,面向全體教師及科研骨干,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科研管理系統培訓與反饋、教育科研課題申報專項培訓、特色高水平學科(群)建設推進會等內容,全面提升科研能力與產業服務水平。
提升綜合素質 確保培訓實效
此次暑期培訓,是學校應對教育領域深刻變革、推進內涵式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暑期培訓,全校超半數以上教師能夠熟練應用混合式教學工具,能提交校級以上科研項目書;行政服務優化率達90%以上,師生滿意度達到95%以上,新教師3個月內適應崗位,新入職教職工文化認同度90%以上。通過暑期培訓,學校將形成一批高質量本科評估樣板材料;打造一批混合式“金課”和數字化課程資源;產出一批高水平科研項目與橫向課題;培樹一批“人文福祉”特色實踐品牌;錘煉一支與AI時代同頻的高素質教職工隊伍。
學校領導要求全體教職工要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和建設具有人文福祉特色一流應用型大學的生動實踐,為培養具有人文福祉特質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作出新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