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6月CPI數據顯示,核心CPI漲幅低于預期,但企業已經開始將部分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市場對特朗普關稅推高物價的擔憂持續升高,而投資者進一步削減了美聯儲9月降息的預期,美國長期國債再遭拋售潮。
30年期美債收益率又升破了5%,標志著長端利率又回到了今年高位。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財長貝森特再次放風,表示市場參與者不要擔憂中美關稅戰的截止日期,中美很快會再次見面,因為中國有美國想要的。
不得不說,這一幕似曾相識。
特朗普剛剛掀起關稅戰之際,美國債券市場也是突遭拋售,嚇得特朗普緊急收回關稅政策,設下了90天暫緩期,當時就有很多聲音,表示是中國在拋售美債。
而根據數據顯示,在3月以及4月中國都在減持美債,中國也由此降至美債海外第三大持有者。
眼下美債再現拋售潮,不過中美剛剛達成了貿易協議,大概率不會在這個時候拋售美債,美財長提及中國,表示中國有美國想要的,除了稀土,還有美債。
然而如今的美債,最大的問題卻是在美國自己。
7月4日,特朗普正式簽署了《大而美》法案,該法案雖然解決了特朗普政府的燃眉之急,將美國債務上限提高了5萬億美元至41.1萬億美元。
毋庸置疑的是,該措施在短期內成功規避了美國國債違約的潛在風險,但從長期視角審視,其卻為美國經濟體系埋下了更為深重的風險伏筆。
根據美國聯邦預算委員會的精確評估,該法案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內新增財政赤字規模達3.4萬億美元,并直接推動美國國債總額攀升4.1萬億美元。此法案的順利獲批與落地執行,無疑進一步印證了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所提出的削減財政支出政策目標再度落空。
盡管當前尚難以精確鎖定美國債務危機爆發的具體時間窗口,但可以明確判斷的是,導致美國國債市場崩潰的“臨界閾值”正在逐步逼近。
這意味著,任何細微的經濟波動或政策調整均有可能成為觸發美國國債危機的直接誘因,進而對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穩定性構成嚴峻挑戰。
要知道,美元所展現出的“強勢霸權地位”,是支撐美國國債規模持續大幅擴張而未陷入債務危機的核心要素。
而美元的霸權根基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構建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該體系確立了以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其他各國貨幣與美元間接掛鉤的“雙掛鉤”國際貨幣制度安排。
在此框架下,美元實質上取代了黃金,成為各國貨幣價值衡量的基準錨定物,并逐步演進為全球范圍內最為主導的國際儲備與交易貨幣。然而,布雷頓森林體系自身存在的“特里芬難題”,即維持美元國際貨幣地位與保障國內經濟目標之間的根本性矛盾,最終成為導致該體系瓦解的關鍵因素。
1971年黃金與美元脫鉤,全球貨幣體系已步入后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信用貨幣時代。盡管如此,美元的國際地位在此期間非但未出現削弱,反而實現了進一步鞏固與提升。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權威數據顯示,20世紀70年代初,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約為62%,至1977年,這一比例一度攀升至80%的高位;盡管后續有所回落,但長期穩定在60%左右的水平。鑒于美國國債市場具備規模龐大、流動性充裕的顯著優勢,其已成為各國央行外匯儲備配置中的核心資產。這一現狀使得美國國債實質上承擔了全球貨幣體系新基準錨定的功能。
然而特朗普掀起關稅戰之際,美國出現了罕見的“股匯債”三殺的局面,“美國例外論”遭到質疑。
究其根本是各國對美國的信用遭到質疑。
1939年到現在,美國的債務上限已經上調了108次,如今美國債務接近37萬億,美國兩黨卻執著于用債務上限為自己政黨謀取利益。
美財長關鍵時刻想到中國,但美國自己也明白,中國也當不了美國的救世主。
信息來源:《30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5%,長期市政債也暴跌,看空情緒彌漫美債市場》華爾街見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