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絲簪彎于鬢,鏡中花自媚?!?/p>
《雍正十二美人圖》之《裘裝對鏡》局部
從新石器古樸的骨笄到明清美輪美奐的點翠鳳簪,一支簪,綰起三千青絲,也綰住了華夏五千年的審美密碼。
元 金首飾(一套) 武漢博物館藏
當然,古代的簪,除了用來演繹發髻的風情萬種,還具有實用性。
比如,漢代海昏侯墓中曾出土能夠用來書寫的簪子,魏晉時期流行能夠清理耳朵的耳挖簪,福州地區曾出現能殺敵防身的三條簪......
(相關閱讀:男人別裙針?頭上戴挖耳勺?5種實用首飾,最后一個你絕對想不到)
如懿傳中的耳挖簪
而今天,J先生要給小伙伴們介紹的是一種能夠預防中暑,曾在明清流行一時,堪稱首飾界“黑科技”的氣通簪!
金菊通簪,清·乾隆,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會“呼吸”的簪子
簪子竟能防中暑?!
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但的確是老祖宗深奧智慧最直接的體現。
金梅通簪 清·乾隆,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在古代,古人遵從“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的古訓,認為頭發與皮膚皆源于父母,不可隨意剪舍。
在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古人對待自己的頭發可謂小心翼翼、倍加呵護,經過經年累月的積累,無論男女,皆留有一頭烏黑靚麗的秀發。
簪花仕女圖局部
為了方便與美觀,男子常將長發束于頭頂,并用發帶或束發冠固定,造型干練、灑脫;而女子則將長發挽成千姿百態的發髻,并以簪、釵等華麗的頭飾進行點綴,演繹別樣風情。
十二美人圖局部 · 仕女裝束特寫
春、秋、冬季天氣涼爽,厚重的發髻并未給人們帶來不適,反而增添了一份別樣的韻味。
唯獨到了夏天,天氣炎熱,原本顯得優雅得體的發髻仿佛成了累贅,大量的熱量匯集在頭頂,無法及時散去,讓人燥熱難耐。
明 仇英《仙女圖》
在這種背景下,簪柄鏤空、有通氣功能的氣通簪,應運而生。
清乾隆金累絲嵌珠龍首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金累絲嵌珠龍首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氣通簪,又稱“通簪”,宮廷版用料奢侈,常選用金銀、象牙、翡翠、瑪瑙、鹿角、玉石等貴重材質,并將花絲、點翠、鏨刻等中國傳統手工技藝融入其中,造型精致繁復,華麗夸張。
元代《農書·農器圖譜》中寫道:
通簪,貫發虛簪也,一名氣筒。以鹿角梢尖作之,長可三寸余。筒之周圍,橫穿小竅數處,使其相通,故曰通簪也。
金累絲龍形氣通簪 清
相比于宮廷版奢華的外表,民間的氣通簪則更加注重實用性。
它常以鹿角、竹木、翎管等方便獲取的材質制作而成,簪柄中空,將其橫向插入,空氣便可通過簪子在發髻間自由流通,通風散熱,堪稱防暑降溫神器。
圖源網絡
早在宋朝時,氣通簪便已出現,對于佩戴者也并無約束,無論男女,皆可佩戴,但到了清朝,通氣簪成為了女子的專用頭飾,并流行一時。
清代學者徐珂在《清稗類鈔·服飾》中明確記載:"婦女之飾于首者,光緒初,滬盛行金氣通。似簪而中空,兩端貫氣以達,橫于髻中。"
金竹通簪 清·乾隆 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除了防暑、散熱的功能,鏤空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發髻配飾的總重,讓古代女性在美麗與舒適之間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十二美人圖 ——捻珠觀貓 女子頭上佩戴的正是一只氣通簪
博物館中的氣通簪
現如今,佩戴氣通簪的女子少之又少,而我們也只能從各大博物館的藏品中,一窺它曾經的華美之姿。
- 清 累絲金如意氣通簪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下面這只累絲金如意氣通簪,是乾隆皇帝婉貴妃的遺物。
簪鋌中空,采用鏤空技藝雕刻成菱格形,屬于通氣簪中的基本簪形。
簪首設計成如意的造型,正中間點綴紅色一顆尖晶石,四周環繞點翠云紋,最外圍用金累絲框出如意輪廓,增添奢華感。
在簪首的背面還刻有金累絲雙錢紋和圖案壽紋,造型大氣端莊,寓意吉祥。
- 清金累絲龍頭如意簪 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件清金累絲龍頭如意簪,原是清高宗乾隆帝孝儀純皇后的首飾,后來傳給了兒媳孝和?;屎?。
簪鋌與上款一樣,內中空,外鏤空菱格形,但簪首的設計,則繁復了不少。
金累絲鑲嵌而成的龍頭,口中銜著一顆紅尖晶,造型霸氣威武,金累絲如意點綴一顆碩大圓潤的東珠,與那火紅的紅尖晶相互映襯,形成了鮮明而和諧的對比。
簪首點翠的點綴,進一步增添華麗感與精致感,這款通氣簪,不僅展現了古代工匠們的高超技藝,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
- 銀鎏金累絲通氣萬壽簪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簪鋌中空,鏤空菱格形,簪首采用點翠工藝刻畫出“壽”字,在古代,“壽”字被賦予長壽、健康、幸福等美好寓意,將其點綴在簪子之上,不僅僅是一種裝飾,更是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與向往。
- 金龍頭氣通簪 上海博物館藏
簪首采用累絲工藝編織成龍頭的造型,龍頭雙眼怒目圓睜,散發著威嚴的光芒。兩側的龍須曲折飄逸,給人一種靈動的感覺。
龍角造型獨特,線條硬朗,緊緊地靠在簪柄之上,與簪鋌融為一體,簪鋌以金絲壘結成菱花形網狀,這些菱花形排列有序,宛如一片片龍鱗覆蓋在龍身上,整枚簪子,無論是造型還是工藝,都堪稱一絕。
J先生說:
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簪子作為一種古老而獨特的首飾,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審美價值。當然,古代的簪,可不單單只是一件華美的裝飾品,除了用來演繹發髻的風情萬種,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除了今天文章中提到的能夠防暑的通氣簪,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實用性的簪子呢?歡迎留言分享~
注:本文部分圖片源于網絡,可溯源圖片,已標明引用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推薦閱讀:
穿越了?戰國古墓驚現現代玻璃杯!2000年前水晶飾品大曝光!
21歲嫁巨星,從緋聞纏身到身價10億,150萬美金鴿子蛋婚戒閃瞎眼
“鉆石之王”易主了?!珠寶圈隱身富豪GRAFF,身價1000000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