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中國新能源車有多火?
從街頭巷尾的綠牌車到海外市場的中國工廠。
咱們的新能源車早把“彎道超車”喊成了現實。
例如比亞迪,它的海外工廠15個月就建成投產,半年銷量就超去年全年。
巴西街頭跑的電動車十輛里七輛是“中國芯”。
但有人卻把“風口”當提款機,各種“恰爛錢”。
不過,就在近日,官方終于出手了。
新能源賽道的“狂飆”
2015年沈瑋帶著“臺灣首個電動車品牌”昶洧橫空出世。
還號稱以40億新臺幣專利技術入股。
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壓根沒想過造車。
而是干起了“專利囤積”的買賣。
今天買個電池管理系統專利,明天收個輕量化車身技術。
甚至花大價錢買了個GPS導航專利,對外宣稱估值1.28億美元。
不過,最讓人想不到的,還是他在江西的“操作”。
當年,他對外宣稱要在江西贛州建立大型新能源汽車工廠。
甚至還和當地政府簽了巨額的投資協議。
結果呢?工廠地基都沒打,錢就通過各種“研發費用”轉到海外賬戶了。
然而,最令人震驚的,還是他操盤的“資本魔術”。
2024年6月他把昶洧汽車包裝成“新能源黑馬”,借殼SPAC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上市當天股價2.05美元,三個月后跌到0.52美元,而他本人早就帶著錢跑路了。
只留下100多起供應商欠款和員工討薪的官司。
這出“PPT造車”的戲碼,被網友調侃“比賈躍亭還狠”,卻也讓新能源行業“蒙了層灰”。
然而,這邊騙子瘋狂“套現”,那邊實干家卻在悶聲發財。
其實,比亞迪的起步非常艱難。
當年他就是靠著拆奔馳車的笨辦法,硬學造車的。
但人家根本不玩虛的,一門心思搞研發。
在2020年更是推出的DM-i超級混動技術直接顛覆了行業。
也讓比亞迪從“國產低端”逆襲成了全球銷量冠軍。
而進軍新能源汽車后,比亞迪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不光國內賣得火,還出口到歐洲、東南亞,把特斯拉打得“滿地找牙”。
不過,這其實這都源于比亞迪的技術儲備。
它單單是刀片電池就申請了上千項的專利,連特斯拉都得低頭合作。
但是,要說跨界造車最拼的,那還得是雷軍。
這個多年沒摸過方向盤的科技大佬,為了造車愣是用三年時間試駕100多輛車。
還寫下了幾十萬字筆記,更是出人意料的考取了賽車駕照。
而小米汽車成品出來后,他更是帶著團隊在黑河做冬測,在吐魯番做夏測。
團隊光測是試就跑了上百萬公里。
不過,在小米SU7剛發布時,網上卻一堆人唱衰“月銷超3000輛算我輸”。
結果打臉來得太快,單是6月小米汽車就直接賣了1.4萬輛。
連雷軍自己都在發布會上感慨:“我們不是造車,是在懸崖邊跳舞”。
然而,新能源車火了,盯上這塊“蛋糕”的可就不只有車企。
流量黑產“現形記”
今年3月鴻蒙智行發布新車時,@我是大彬同學博主突然“跳出來”說
“華為自動駕駛不安全”,甚至還配上偽造的圖片去佐證。
而鴻蒙智行法務部宣布起訴他的時候,他不但不認錯。
還在微博向其提出了質疑。
不過,最讓大家想不到的,還@賽車星冰樂這個博主。
尊界S800發布會當天,他就發視頻說“新車電池存在自燃風險”。
結果被車企扒出視頻里的冒煙鏡頭是用特效做的。
此外,他還發布了多條視頻說“這車剎車失靈”,甚至配上了“車主維權”的擺拍畫面。
最終,尊界直接曬出了相關測試數據,并反手起訴索賠100萬。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一幕,直接讓許多網友笑出了“鵝叫”。
@賽車星冰樂博主竟然模仿尊界法務的發文格式。
在微博上反訴尊界“侵犯名譽權”,要求賠償250萬。
但是,要說說最膽大包天的,還得是那個偽造法院判決的博主。
今年2月,某博主P了張廣州天河區法院的判決書。
聲稱小鵬G9因L3自動駕駛缺陷致人死亡,被判擔責70%。
結果小鵬發務當天報案,警方24小時就鎖定了嫌疑人。
而所謂“XNGP 4.0系統”根本不存在,L3自動駕駛也從未商用。
不過,這些把“造謠”當生意的“黑嘴”博主,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官方“亮劍”
今年7月12日,微博官方突然甩出一記“重錘”:
@我是大彬同學、@賽車星冰樂等17個賬號被禁言。
就連百萬粉大V@石頭搞機都被關了小黑屋。
要知道,這些賬號平時一條廣告報價都要5位數。
現在竟然全成了“此賬號已被封禁”。
不過,網友發現這些賬號大多有“前科”。
有些博主表面是測評,實際是拿錢辦事。
甚至有的博主表面上是“車評人”,實際上干的是“造謠-刪帖-索賠”的生意。
然而,就在網上議論紛紛時,微博CEO王高飛,很快就給出了回應。
他在評論區給出了大批汽車博主被“制裁”的原因:“攻擊新能源廠商和企業家”。
其實早在6月,他就特意在微博上提醒過“新能源是國家戰略產業”、“自媒體別評著評著號沒了”。
結果那些博主根本沒當回事,反而變本加厲的“搞事情”,最終受到了懲罰。
但總有些網友喜歡搞“陰謀論”,將評論區都“帶偏了”。
有人陰陽怪氣:“小米華為是不是該感謝微博?”
還有人翻出舊賬:“某品牌之前買水軍黑友商怎么沒處理?”
更離譜的是有人編段子:“以后測評得說‘這車好是好,就是不夠華為’。”
不過更多網友支持平臺:“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就該重罰!”
從水軍博主的“黑料生意”到平臺的“亮劍行動”。
讓大家看到了國家對“造謠”的態度。
這次封號不是終點,而是行業凈化的開始。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新能源的未來,必將屬于那些腳踏實地的“追夢人”。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濟南日報、深藍財經微博】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