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李國)重慶涪陵人甘先生,花5.62元購得某品牌魔芋爽散裝食品。產品標示保質期150天。購買時他發現產品已過保質期,遂以該產品影響食用安全為由起訴,請求法院判被告退還貨款并賠償1000元。近日,法院判決被告退還貨款5.6元并賠償1000元。
商家涪陵區某副食店稱,甘先生在購買后曾與店里聯系,服務員通知他攜帶商品進行核對,但他未到場。雙方多次協商無果,甘先生起訴到法院。在庭審過程中,原告提供了相關證據,包括涉案的該品牌魔芋爽一小包、購物小票以及購物視頻。視頻顯示,原告在被告處購買了多種口味的散裝魔芋爽,其中包含涉案的商品一小包。被告對原告的購買事實無異議,但說同一批次進貨的魔芋爽不可能僅有本案的一小包過期。
法院審理查明,原告購買的某品牌魔芋爽為散裝一袋,實際支付金額為5.6元,但本案訴稱的1小袋商品未明確具體價格。根據庭審中原告的陳述、提供的購物小票、購物視頻以及被告提交的市場監督管理局現場檢查筆錄等證據,法院對相關事實予以確認。
審理法官認為,食品經營者必須遵循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標準,進行合規經營,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若經營者明知所售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仍進行銷售,消費者有權要求其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賠償金額不足1000元的,按1000元計算。判決被告退還貨款5.6元并賠償1000元,同時承擔訴訟費50元。商家沒有上訴,判決已生效。
來源: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