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要“把戰場當課堂,用任務練精兵”
“這批新員工培訓又白做了!”某公司HR王姐看著季度考核數據直嘆氣——三個月前,她精心組織了為期一周的新員工入職培訓,請了內部講師講公司文化、產品知識、銷售技巧,結果考核時發現,新員工的實操能力依然薄弱:銷售崗談不下客戶,技術崗修不好系統漏洞,就連行政崗都搞不定基礎的文件流轉流程。
這不是王姐一個人的困惑。很多企業管理者都發現:明明花了大價錢做培訓,員工在課堂上聽得認真、筆記記得詳細,可一到實際工作中就“露餡”——要么忘了關鍵步驟,要么不會靈活變通,甚至有人直接說“培訓學的和實際用的完全是兩碼事”。
其實,問題就出在“培訓方式”上——傳統的“課堂式培訓”只解決了10%的問題,剩下的90%必須靠“戰場式實踐”。這就是企業管理中的“721法則”:70%的學習來自崗位實踐,20%來自人際互動,10%來自正式培訓。
一、為什么“課堂培訓”只能解決10%的問題?
課堂培訓的本質是“知識輸入”,就像給員工灌了一肚子“武功秘籍”,但如果沒有“實戰演練”,這些知識永遠是“紙上談兵”。比如:
銷售培訓講“如何挖掘客戶需求”,但新員工第一次見客戶時,還是會緊張到忘記提問,或者被客戶的“再考慮考慮”直接打退堂鼓;
技術培訓教“如何優化代碼”,但新員工遇到真實項目的復雜需求時,還是會卡在“如何拆分任務”“如何調試bug”這些具體問題上;
行政培訓講“文件管理流程”,但新員工第一次處理跨部門協作時,還是會因為“不知道該找誰簽字”“不清楚優先級”而耽誤進度。
課堂培訓的局限在于:它只能傳遞“標準化的知識”,卻無法應對“個性化的場景”;只能講解“正確的步驟”,卻無法糾正“錯誤的習慣”;只能模擬“理想的情況”,卻無法應對“突發的問題”。
二、70%的崗位實踐:把“戰場”變成“課堂”
真正的學習發生在“做中學”——員工只有在真實的工作場景中動手、試錯、調整,才能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案例1:某電商公司的“實戰帶教”模式
新員工入職后,前兩周不安排集中培訓,而是直接分配到對應崗位,由老員工“一對一”帶教。銷售崗的新員工第一天就跟老員工跑客戶,現場聽老員工如何開場、如何提問、如何應對拒絕;技術崗的新員工第一天就參與項目會議,看老員工如何拆分需求、如何寫代碼、如何測試bug。
兩周后,公司再組織“復盤培訓”,讓新員工分享自己遇到的問題(比如“客戶說‘價格太貴’該怎么應對”“代碼報錯該從哪查”),老員工和講師再針對性解答。這種“先實戰、后總結”的模式,讓新員工的上手速度比傳統培訓快了3倍。
關鍵點:崗位實踐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設計任務+及時反饋”。企業需要根據崗位需求,設計有挑戰性的任務(比如“一周內獨立談下3個客戶”“兩周內完成一個模塊的代碼編寫”),并在任務完成后組織復盤,讓員工明確“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進”。
三、20%的人際互動:讓“同事”變成“老師”
除了崗位實踐,員工還需要通過與同事、上級、客戶的互動來學習——這種互動可能是“主動請教”,也可能是“被動觀察”,甚至是“沖突解決”。
案例2:某制造企業的“跨部門輪崗”計劃
為了讓技術崗員工理解銷售需求,銷售崗員工了解生產流程,公司每季度安排員工跨部門輪崗1周。技術崗員工去銷售部接聽客戶投訴電話,親身體會“客戶因為設備故障停機2小時有多著急”;銷售崗員工去生產車間跟班,親眼看到“自己承諾的交貨期需要車間加班加點才能完成”。
輪崗結束后,公司組織“吐槽大會”,讓員工分享“我眼中的其他部門”。技術崗員工說:“以前總覺得銷售亂承諾,現在才知道他們為了簽單有多拼”;銷售崗員工說:“以前總覺得生產部效率低,現在才知道他們要同時處理10條產線的訂單”。這種互動不僅消除了部門隔閡,還讓員工學會了“換位思考”,工作配合度大幅提升。
關鍵點:人際互動不是“閑聊”,而是“有目的的交流”。企業可以通過“導師制”“跨部門項目組”“經驗分享會”等形式,鼓勵員工主動請教、觀察、討論,把“同事的經驗”變成“自己的能力”。
四、10%的正式培訓:解決“共性問題”,避免“重復踩坑”
課堂培訓雖然只占10%,但它的作用是“解決共性問題”——比如新員工普遍缺乏的“公司文化認知”“基礎工具使用”,或者老員工需要更新的“行業趨勢”“新技術知識”。
案例3:某咨詢公司的“碎片化培訓”
公司發現,員工在寫報告時經常因為“數據來源不清晰”“結論缺乏依據”被客戶退回。于是,HR沒有組織大課,而是制作了3個10分鐘的“微課”:
《如何快速找到權威數據源》(附常用網站清單);
《如何用Excel做基礎數據分析》(附模板和案例);
《如何用金字塔原理寫報告》(附結構圖和范文)。
這些微課被上傳到公司內部平臺,員工可以隨時觀看。一個月后,報告的退回率從30%降到了10%。
關鍵點:正式培訓不是“大而全”,而是“小而精”。企業需要聚焦員工實際工作中的“高頻問題”,用“短視頻”“案例庫”“工具包”等碎片化形式,讓員工在“需要時立刻能查、能學、能用”。
五、721法則的本質:讓學習“自然發生”
很多企業管理者總抱怨“員工不愛學習”,但其實,員工不是“不愛學習”,而是“不愛被逼著學習”。721法則的核心,是把學習從“強制任務”變成“自然過程”——員工在工作中遇到問題,自然會去請教同事、查找資料、總結經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力自然會提升。
就像打游戲,沒有人會為了“升級”而刻意去“刷經驗”,但只要一直通關、打怪、做任務,等級自然會越來越高。企業管理也是如此——把戰場當課堂,用任務練精兵,讓學習自然發生,能力自然提升。
下次再做培訓時,不妨少一點“課堂灌輸”,多一點“戰場實踐”:讓新員工跟著老員工跑客戶,讓技術崗去生產車間輪崗,讓所有人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邊做邊學”。畢竟,最好的培訓,從來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