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消息(通訊員 錢梓浩 報道)為了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引導孩子們發現家鄉之美、增強愛鄉情懷,7月10日,武昌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智能之光”螢火繪夢志愿服務隊在黃梅縣古塔社區“愛心托管班”中順利開展“夸夸我的家鄉”課程,讓孩子們在趣味互動中感受黃梅的獨特魅力。
課程伊始,主講老師魏澤楠通過展示精美的圖片、播放有趣的視頻,向孩子們介紹了黃梅縣的人文歷史。古老的黃梅戲,成為孩子們眼中家鄉黃梅縣的文化名片;有著近400年歷史滄桑的小南街,孕育了眾多歷史名人,其深厚的歷史底蘊讓孩子們驚嘆不已,讓孩子們對家鄉的印象從模糊變得鮮活。
課程進行中,魏澤楠老師借助互動問答、小組討論等多樣化形式,引導孩子們深入探究家鄉文化的獨特內涵。孩子們按組展開熱烈研討,圍繞黃梅文化對自身生活的影響各抒己見,踴躍分享家中代代相傳的黃梅習俗,現場氛圍活躍而濃厚。討論環節結束后,每組均推選代表登上講臺,將本組的討論成果進行集中呈現,進一步展現了孩子們對家鄉文化的深刻理解與獨特感悟。
課程結束后,孩子們不僅收獲了對家鄉的新認知,更堅定了傳承家鄉文化的小決心。劉峙宇同學興奮地說:“原來我們家鄉有這么多有趣的文化,我為自己是黃梅人感到特別驕傲,以后我要把黃梅戲和挑花介紹給更多的人!”魏澤楠老師說道:“希望通過這堂課,讓孩子們意識到家鄉文化的價值,在他們心中種下熱愛家鄉、傳承文化的種子,未來無論走到哪里,都能記得家鄉的根,成為家鄉的宣傳員。”
“智能之光”螢火繪夢志愿服務隊在接下來的志愿服務期間將繼續與黃梅縣古塔社區保持密切合作,與“愛心托管班”七彩假期志愿服務課程安排緊密結合,陪伴孩子們在假期里收獲知識、滋養情懷,讓熱愛家鄉、傳承文化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茁壯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