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不好!現在的騙子竟把歪主意打到學生身上了!
前幾天網上看到個事,讓人心驚:有網友說,學校群里混進了陌生人,發了兼職招聘信息。她本想賺點零花錢,沒成想掉進了圈套 —— 對方打著報課、給福利的旗號,讓她交各種費用,還忽悠開通了 “先學后付” 的貸款。
等她反應過來是騙局,早已來不及。維權路上磕磕絆絆,直到說要投訴,對方才不情不愿答應辦理退學。
學生社會經驗淺,又想靠自己掙點錢,偏偏成了騙子眼中的 “肥肉”,這套路實在太可恨!
騙子潛伏在家長群、班級群里騙錢這樣的例子早有發生,且不止一個。
有打感情牌的,
打著“為父母減輕負擔”的名號讓孩子勤工儉學,當機靈的孩子想“對線”時,發現自己已經被踢出群聊了。
還有膽大包天的,
以發通知單和資料費為由,甚至直接騙老師、父母轉賬的。
雖然微信群、QQ群,沒有完善的進群制度和流程,難免會有心懷不軌的人加入。
但接連被此類信息轟炸,今天這篇文章,我一定要為這些將要步入社會的孩子說幾句。
除了騙人這件事本身不對以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
第一份“工作”對于每個還未踏足社會的孩子來說,意義重大。
除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還有他們對成年生活的無盡期待和興奮。
這些騙子,搶走的不止是孩子的金錢時間信任,還有對未來的向往。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想為這些將要步入社會的孩子說幾句。
先說說所有父母都關注的一個點:
為啥越來越多接受過教育的學生,也能成為騙子口中的獵物?
除了想掙外快,感受一把通過自身價值獲取的報酬外。一位接觸過許多類似案件的律師的觀點很中肯:
“學生平常與社會接觸甚少,社會經驗缺乏,安全意識淡薄,所以一些黑中介、騙子公司向校園中的打工族伸出“黑手”。”
有位正在讀大學的網友分享,自己攢了一年的錢,從被騙完到背上貸款,只花了三個小時。
起初,他在網上刷到暑期兼職的群帖子,入職流程也很簡單,只需要掃對方發的二維碼然后進行代付。
他心想假期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掙點零用錢花。
結果真到辦理時卻狀況百出,騙子以“密碼錯誤”“公司必須要有流水證明才能退款”為由進行了高達30多次的掃碼。
先不說從QQ群找工作是否靠譜,但凡一個有足夠社會經驗的成年人,一般在第一次掃碼結束后被告知密碼錯誤也會生起疑心。
但這位網友一方面想拿回自己的錢,一方面又相信了騙子說的話。
為了幾百元,最終在騙子的引導下開通了網貸,一共被劃走一萬四千元。
你說這個孩子傻嗎?我覺得一點也不傻!
知道趁著假期去做點有意義的事,讓自己充實起來,還挺勤奮的!
但他是很多孩子的縮影,對社會的復雜和陰暗面了解太少,以為自己按照“規矩流程”做事,就能得到回報。
輸在了掌握了書本上的知識,卻缺乏辨別社會上形形色色信息的能力。
有句老話說防不勝防。
騙子的“專業度”,往往與被害孩子們的“天真度“成正比。
當大家以為騙子還在用“刷單”、“助力”等有吸引力的詞匯時,他們已經晉級到更高端的話術和欺騙手段了。
網友小圓,看到網上在招聘“居家客服”崗位,一天僅工作3個小時,還有帶薪培訓。
培訓軟件的名稱和圖標與某大廠極為相似,看起來也挺正規。
小圓沒多想,就聯系了招聘方。
誰知培訓期過后的考試題目十分刁鉆,根本答不出來。
小圓找群主幫忙,對方回復她“做保稅直接上崗”。那如何做呢?
充值506元,做滿50單可以把本金和收益一起提現。前兩次充值,小圓均拿到收益。看到余額里實打實的”錢“,小圓心里的石頭算是落地了。
直到第三天充值上萬元,錢被套牢,再無法提現。
小圓這才清醒過來,原來自己被騙了!
這家騙子就是用“居家客服”、“帶薪培訓”,培訓軟件模仿大廠標識設計等方式,讓求職者放下心理防備。
但本質還是通過轉賬充值騙錢。
這里面我覺得最可怕的是,騙子費盡周折玩出新花樣,毀掉的不止是孩子的錢和時間。
更是一個未經世事的孩子,對工作、未來充滿憧憬和美好的想象,往遠點說,還有對實現自我價值的期待。
走出家門去工作,是每個孩子都要面臨的事。
孩子進入社會的第一關,或許不是物質裝備上的拉滿,而是有防騙意識。
如何在找兼職或是找工作的時候,保護好自己?
下面這4點很實用的Tips,父母不僅要自己清楚,也一定要轉告給孩子!
1.警惕“天上掉餡餅”,尤其警惕“高薪”
那些標注“輕松自由”“日結”“高薪”的崗位總會給人一種錯覺:錢超好掙!
一個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人,如果能拿高薪,那十有八九是踩著法律的邊邊做事。
小時候我的父母經常告訴我:有多大能耐端多大碗。超過能耐范圍的收獲,都要多問自己幾個憑什么?
除此以外,讓交各種“押金、保證金、服務費...”,包括收身份證、銀行卡(原件)的,都不能輕易給!目的只不過是想拴住人罷了。
時刻保持警惕,天上不會輕易掉餡餅!
2.熟人介紹也要三思
很多被騙的案子里,都是經熟人介紹的,因為成功率高、資源多。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被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如果有親戚朋友或者孩子的同學相互介紹工作,先別急著答應!問清楚具體干啥、錢怎么算、在哪干、簽不簽合同。
千萬不要覺得認識而降低防備,每次被騙的往往都是忽略了這一點。
3.學會對厲害的人“祛魅”
還有一些打著‘總監’、‘總代理’、‘明星經紀人’的名頭來唬人的。
但真正厲害的人,不會用虛名忽悠。
對‘大人物’保持尊重,但更要看清楚“職業濾鏡”背后那個真實的人。
只有“祛魅”,才能保持理智。
4.懂得“調查”公司
最好在一些正規的招聘網站上找工作(如前程無憂、智聯招聘、BOSS直聘,但也要仔細甄別)。
遠離犄角旮旯小廣告、來路不明的微信群招工。
可以利用天眼查、企查查等軟件查看公司注冊信息、違法記錄、經營狀況。再不濟去面試前也要在百度上查一下地點。
搜不到或一堆差評的,趕緊撤!
最后謹記“四不”原則:不押證件、不簽空白合同、不單獨赴約,不貪小便宜。
這四步,能避免孩子走很多彎路。
無論是兼職也好,還是正式工作也好。本該是孩子探索成長、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轉折點。
千萬不要讓無良騙子,成為他們認識社會的第一課,澆滅那份寶貴的赤誠與憧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