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最近網上吵得最兇的話題,竟然圍繞著森碟的下巴展開。曾經那個在《爸爸去哪兒》里像風一樣奔跑的女孩,如今成了熱議焦點 —— 她下巴后縮的照片在網絡上隨處可見,評論區里炸開了鍋。
有人放大圖片逐幀分析,有人猜測是不是發育問題,甚至有網友搬出各種 “矯正攻略”。可仔細想想,她不過是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身體還在生長變化,卻要被如此苛刻地審視五官細節。
這種過度聚焦的討論,早已偏離了對一個少年的正常關注。或許我們更該記得,她曾帶給大家的陽光與活力,而非用放大鏡盯著一張臉評頭論足。
很多網友看不下去:“怎么不早點給孩子矯正下巴?毀了這么好的底子!”
我一邊刷著評論一邊心里直嘆氣:
怎么都2025年了,孩子長得不完美,第一反應不是遺傳問題、不是個體差異,而是“你爸媽沒管好!”
尤其是母親,總能第一時間背鍋,孩子有任何問題都能歸結于“你媽媽養得不好”。
這事兒讓我想到一個詞——母職懲罰。
意思是說,只要孩子有任何“不如預期”的地方,大家就會默認母親失職。
現實是,孩子的成長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有遺傳,有環境,有性格,還有各種無法控制的偶然性。
咱先不說這些情緒上的問題,理性點講,這次森碟事件其實暴露了很多人對牙齒和頜面問題的誤解。
今天咱就好好聊聊這事兒,順便也給焦慮的家長們科普一下:
孩子的頜面問題,到底應該關注哪些方面?
森碟這個事下面,“早期矯正”儼然已經成了現在最政治正確的看法了。
但事實上,早期矯正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
孩子在乳牙期和替牙期時,牙齒和頜骨還處于不斷生長發育中,生長軌跡并不穩定。
這就導致早期干預,效果也會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
對于功能性問題(如口呼吸、不良吞咽、舌姿異常)引發的錯頜畸形,早期干預確實能夠阻斷問題發展,減少后續矯正難度。
但對于骨骼性問題,早期矯正效果有限,需要等到青春期快速生長期時,配合骨性矯正,效果才會更加顯著。
看到這,大家也明白了要不要早期矯正,早期矯正到底有沒有效果,其實是一件復雜且因人而異的事。
有些家長和醫生為了追求短期效果,過早對頜骨進行干預,只關注牙齒排齊,卻忽略了頜骨的正常生長發育。
這種做法不僅可能造成頜骨發育受限,還可能導致面部結構問題,得不償失。
所以在森碟這件事上,大家都不是專業的醫生,我也不相信網友憑肉眼能給出最好的解決方案。
咱們作為家長,比起焦慮是不是應該早期矯正,真正應該做到的是建立起早期預防+阻斷的觀念。
目前國內專家共識提出的兒童和青少年期矯正治療的基本原則是:
“安全有效地預防和阻斷錯畸形,分析遺傳生長軌跡,發現造成錯畸形的環境因素;應用生長發育理論知識,因勢利導,阻斷異常生長發育,促進牙頜面骨骼和軟組織正常生長發育,并非盲目地對發育中的頜骨、肌肉和牙槽骨進行干預。”
簡單來說,早期矯正的重點并不是盲目追求“早”,而是通過及時發現和阻斷發育過程中的干擾因素,為孩子的正常發育創造條件。
國外數據顯示,遺傳因素,只占到了錯頜畸形的10%,也就是說,現代社會中的錯頜畸形,主要還是后天疾病和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的:
在這里著重講一下孩子的口呼吸。
從現在咱們醫學上的認知來講,我們不能單一的把口呼吸作為孩子個人的不良習慣,其實它和鼻炎、過敏性鼻炎等呼吸道問題密切相關。
如果孩子長期用嘴巴呼吸,不僅容易形成假性下巴后縮(也就是腺樣體面容),還可能影響睡眠質量和身體發育。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存在口呼吸問題?
- 孩子睡覺時總是張嘴呼吸。
- 白天經常不自覺地用嘴呼吸,嘴巴經常半開著合不上。
- 出現下唇突出、嘴突等面部特征。
如果發現孩子有口呼吸的習慣,還是建議去醫院排查一下原因,如果有鼻炎、腺樣體肥大等問題,還是要及時去治療。
對了,去年有篇文章記錄了我家老大去做腺樣體手術的過程,有興趣的姐妹也可以看看保守治療1年多,小小包吃盡苦頭,這個手術我真后悔做晚了!
看到這兒,有的家長可能開始抓狂:“那我到底該不該管啊?要不要趕緊帶孩子去醫院?”
別急,咱來點實在的建議:
一般來說,不同階段可以根據孩子的牙齒和頜骨發育情況,選擇合適的評估時間點:
3-4歲:乳牙期評估
第一次基礎評估。這時乳牙基本長齊,醫生可以觀察牙齒排列是否整齊,有無早期錯頜(如前牙反頜、開頜等)以及不良習慣(如吮指、口呼吸等)。
6-7歲:替牙期初期評估
這一階段乳牙開始脫落,恒牙逐漸萌出。醫生可以評估牙齒更替情況,判斷是否存在咬合異常和頜骨發育問題。
8-10歲:替牙高峰期評估
替牙接近完成,頜骨發育更加明顯。這時評估可以幫助判斷頜骨發育趨勢,必要時配合功能性矯治器引導頜骨發育。
11-13歲:恒牙初期評估
此階段孩子進入青春期快速生長期,頜骨的發育趨于穩定,正是骨性矯治的黃金期。如果孩子存在骨骼性問題,此時是最佳的干預時間。
一般來說,孩子在3-4歲時可以開始進行第一次牙齒和頜骨發育評估。
這是乳牙基本長齊的階段,醫生可以通過觀察牙齒排列和咬合情況,初步判斷孩子是否存在早期問題。
美國正畸醫師協會建議,最晚在7周歲之前,一定要給孩子做一次專業的兒童正畸檢查。
第二,應該去哪兒找專業人士做評估?
帶孩子進行評估時,可以直接掛口腔醫院的正畸科或者兒童口腔科。大型公立醫院的口腔科和專業的口腔診所都會提供兒童牙齒和頜骨發育評估服務。
另外,一些專門的正畸診所也有經驗豐富的正畸醫生,可以幫助家長判斷孩子是否需要早期矯治。
第三,掛什么科室最合適?
如果主要是想檢查牙齒發育情況,可以掛兒童口腔科;如果已經發現孩子有明顯的咬合問題或者下巴后縮,可以直接掛正畸科。
第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頜骨發育問題?
- 避免不良習慣:防止孩子長期用嘴巴呼吸、咬手指或咬下唇等。
- 及時治療呼吸道疾病:比如鼻炎、扁桃體肥大等問題,否則長期口呼吸可能影響頜骨正常發育。
- 注意飲食方式:讓孩子多咀嚼硬質食物(如胡蘿卜、蘋果等),有助于頜骨發育。
-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防止齲齒和牙周病影響牙齒健康。
說真的,這些年我逐漸感受到大家在育兒上的焦慮: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擔心孩子顏值不夠好看,擔心自己沒做到完美。
而這種焦慮,也會或多或少映射在公眾人物身上。
例如這次網上對葉一茜和田亮的指責,我能理解很多網友的義憤填膺,為森碟鳴不平。
葉一茜和田亮作為森碟的親生父母,甚至愿意在孩子網球上投入那么多時間和金錢培養,將心比心地想,怎么可能不心疼著急?
快過年了,我還是想說,別焦慮,育兒的路上我們慢慢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