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美國航天員在太空整個一老師傅,在國際空間站外面縫縫補補。
那咱們中國的航天員,就更像個建筑師,對著天宮哐哐就是一頓猛裝修。
同樣是太空漫步,這倆畫風差得還真多。
一個像管道維修工,一個像戶外裝修隊。
那么誰在外面溜達的時間更長?
你可能覺得那還用問,肯定是起步早的美國人唄。
嘿,這事兒可真不一定。
美國太空老司機
話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有時候先下手為強才是硬道理。
美國,就是那個最早拿到駕照的老司機之一。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蘇爭霸,太空就是他們的終極擂臺,太空行走,也就是出艙活動,成了必須搶占的戰略高地。
1965年,美國航天員愛德華·懷特坐著雙子星座飛船,第一個代表美國打開了艙門。
那會兒的出艙,擱現在看簡直是青銅段位。
懷特就靠一根安全繩拴著,手里拿個噴氣小手槍,在太空里呲溜了大概23分鐘。
解決了能不能出去之后,就輪到航天飛機這個大殺器登場了。
航天飛機就像是往返天地間的太空皮卡,運人運貨賊拉方便。
有了它,美國人就開始在太空里搞裝修了。
最經典的一戰,就是維修哈勃太空望遠鏡。
1993年,這斥巨資打造的天眼升空后一拍照,嚯,全糊的,成了個天文笑話。
咋辦?
幾十億美金的玩意兒,總不能就這么扔了吧?
于是NASA就派出了太空維修隊,坐著航天飛機過去,給哈勃換鏡片、修零件。
來來回回修了好幾次,總共進行了23次出艙活動,總計超過165小時,總算把這個幾十億美元的廢鐵給盤活了。
這一下子,太空行走的身價倍增,全世界都看到了它在大型設備在軌維修方面的巨大潛力。
再后來,就是建國際空間站了。
那更是個大工程,跟在太空里搭積木似的,十幾個國家一起玩,但主力還是美國和俄羅斯。
那會兒美國航天員的出艙活動就跟家常便飯一樣,干得多了,經驗值飆升,甚至整出了一套標準化操作手冊,把出艙活動變成了流水線作業。
航天飛機退役后,就到了商業航天。
他們把去空間站的船票外包給了像SpaceX這樣的私人公司。
NASA搖身一變成了包工頭,而SpaceX就成了那個最能干的施工隊。
這也為未來的商業太空行走打開了想象空間,說不定以后咱們普通人也有機會穿著宇航服出去體驗一把。
說到紀錄,美國人也確實霸榜了很長一段時間。
2001年3月11日,兩位美國航天員蘇珊·赫爾姆斯和吉姆·沃斯,為了給國際空間站安裝一個對接模塊,在外面連續工作了8小時56分鐘。
這個紀錄就像一座大山,在太空探索的歷史上,一立就是20多年。
中國:后來者居上
聊完了老美,咱們再把鏡頭切回自個兒家。
咱們起步晚,這是事實。
當美國人已經在月球上印腳印的時候,咱們的航天事業才剛剛起步。
但咱中國人有個特點,叫后發先至,彎道超車。
2008年9月27日,這個日子所有中國航天迷都刻在骨子里。
神舟七號任務中,航天員翟志剛打開艙門,揮舞著五星紅旗,說出了那句“我已出艙,感覺良好”。
那一刻咱就成了美俄之后,第三個靠自己搞定太空行走的國家。
但那一次出艙,過程遠比電視上看到的要驚險。
艙門一度打不開,翟志剛和劉伯明倆人使出吃奶的勁兒才撬開條縫兒。
剛準備出去,艙內又響起了火災警報。
換一般人,可能就退縮了。
但我們的航天員,抱著就算犧牲也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飄揚的信念,毅然決然地完成了任務。
后來才發現,警報是誤報。
這第一次出艙,充滿了英雄主義的悲壯,也展現了中國航天人無所畏懼的勇氣。
它告訴世界,我們來了。
首秀驚艷,但之后,我們似乎沉寂了。
但之后十多年,咱沒再搞出艙活動。
有人不理解,甚至有外媒揣測,說中國的技術是不是遇到了瓶頸。
其實,這正是中國智慧的體現。
我們不像美國那樣,一邊學一邊干,在摸索中交了大量的學費。
我們選擇的是厚積薄發。
那十幾年,咱可沒閑著,埋頭苦干,把空間站的關鍵技術一個個攻克下來,造出了咱自己的飛天艙外服,培養了一茬又一茬的航天員。
我們在地面上,把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想了一遍又一遍,練了一遍又一遍。
我們不打無準備之仗。
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票大的。
2021年,隨著天和核心艙的成功發射,中國空間站時代正式開啟。
從這一刻起,咱的出艙活動就跟開了掛似的,按下了快進鍵。
神舟十二號、十三號、十四號……一直到現在的神舟二十號,幾乎每一次載人任務,都有出艙活動。
航天員們從一開始的安裝設備、抬升相機,到后來的艙段轉位、建造太空家園,任務越來越復雜,在外面待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如果說美國建國際空間站,是各國湊份子,一點點地添磚加瓦。
那我們建天宮空間站,就是整體規劃,一步到位,像是在建一座預制好的別墅。
這種系統性的規劃和建設,讓我們的出艙活動效率極高。
那么美國人保持了23年的8小時56分鐘的紀錄,我們打破了嗎?
答案是:破了,而且不止一次!
2024年,神舟十八號乘組,就把單次出艙時長干到了大約8.5小時,已經非常接近美國的紀錄了。
而就在2024年12月17日,歷史被再次改寫。
神舟十九號乘組的航天員蔡旭哲和宋令東,在艙外連續工作了9 小時,正式打破了美國保持了23年之久的世界紀錄。
本文內容90%以上基于自己原創,少量素材借助AI輔助。但是所有內容都經過自己嚴格審核和復核,文獻來源如下:
1、NASA官網.《首次美國太空行走》
2、NASA科學.《維修任務 1(SM1)》
3、NASA官網.《國際合作》
4、吉尼斯世界紀錄官網《最長的太空行》
5、中國科技網.《“我已出艙,感覺良好”,16年了!》
6、國家航天局.《神十九出艙再次刷新中國航天員出艙活動時長紀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