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車規級芯片的研發是典型的"三高"工程:
首先是高投入:單項目研發費用投入至少從10億元人民幣起跳,項目研發周期至少2-3年,所需項目團隊動輒就是300-500人。單顆芯片的測試成本就能達到普通消費級芯片的5-7倍。
其次是高風險:車規級芯片的流片失敗率遠高于同制程的普通芯片,量產能夠接受的不良率卻又遠低于同制程的普通芯片。手機芯片可接受的不良率是萬分之二,而汽車芯片的不良率則不能高于PPM(百萬分之一)。
最后是高門檻:投入規模和風險水平,決定了只有具備不俗實力的公司才可能涉足這個領域,全球也不過十幾家公司能做,而先進制程的智駕芯片更是其中難度最高的,聚集了全球最頂尖的高手競爭。
而實際的難度,往往還要比想象中更大。在超大算力的5nm智駕芯片領域,蔚來是中國獨立主機廠中第一個成功破局的。只不過破局兩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是既要技術底蘊,又要巨額投入的。
這條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蔚來李斌在7月初的工廠直播中提到,當初蔚來在自研芯片初期就制定了三個目標:蔚來的自研芯片必須要達到以下這三大能力才算成功——“最高的算力,最高的安全等級和超強的圖像處理能力”,算力方面彼時國際巨頭英偉達壟斷高端芯片市場,而蔚來神璣芯片的算力一顆抵得上四顆英偉達當時的旗艦芯片算力;超強的圖像處理能力特別是暗光能力出眾,發布會現場李斌甚至關閉了現場燈光,屏幕上黑夜中的屋頂依舊被神璣芯片完美洞悉。
而蔚來做芯片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從自身出發,自研芯片或者說大點,自研諸多核心技術一定是為了企業以后的茁壯成長,畢竟就連企鵝都知道,要想跳得越高,你必須蹲的更低。但更多的,是中國汽車行業需要一家蔚來這樣,堅定研發投入,去中國汽車企業沒有到過的地方“開疆擴土”,給中國汽車行業留下更多的“技術話語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