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兒童青少年膽堿攝入
助力健康成長
在兒童青少年成長的關鍵時期,營養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膽堿作為一種重要的必需營養素,參與多種重要的生理過程,包括神經遞質合成、細胞膜結構維持及脂質代謝等,對兒童青少年時期的大腦發育、認知功能和整體健康至關重要。近日,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黃緋緋副研究員利用“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CHNS )隊列數據,分析了 1991-2018 年我國 6-17 歲兒童青少年膳食膽堿攝入量、食物來源及其變化趨勢,發表在《中國校醫》雜志第 39 卷第 3 期,通訊作者為王惠君研究員。
膳食膽堿攝入量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 版)》中膽堿的適宜攝入量(Adequate Intake, AI)為7-8歲兒童250mg/d,9-11歲兒童300mg/d,12-14歲青少年380mg/d,15-17歲男女青少年分別為450mg和380mg。
本研究顯示,1991-2018年,我國兒童青少年膳食膽堿攝入量中位數為101.1-159.3 mg/d,達到AI的比例為3.4-10.6%。二水平隨機效應模型顯示:調整年齡、性別、城鄉和收入后,我國兒童青少年膳食膽堿攝入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模型中年份平方和年份的P值均<0.001。
從不同特征人群的攝入情況來看,13-17歲青少年平均每日膳食膽堿攝入量比6-12歲兒童高17.2mg,男生高于女生11.3mg,城市地區高于農村地區36.9mg,中、高收入調查對象比低收入者分別高16.3mg和51.2mg(P均<0.0001)。
膳食膽堿食物來源
蛋類及其制品、畜肉類及其制品、蔬菜類及其制品是我國兒童青少年膳食膽堿最主要的食物來源,占總食物來源的72.1-79.9%。蛋類及其制品來源的膽堿比例從1991年的27.2%快速上升至2011年的40.2%,2011年之后呈平緩趨勢;畜肉類及其制品來源的膽堿比例則保持在26.8-31.5%波動;蔬菜類及其制品來源的膽堿從1991年的16.2%降低至2018年的8.1%。
研究結論
本研究發現1991-2018年間,我國兒童青少年膳食膽堿攝入量較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蛋類及其制品、畜肉類及其制品、蔬菜類及其制品是我國兒童青少年膳食膽堿最主要的食物來源。為了保障中國兒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建議加強營養教育,提高公眾對膽堿重要性的認識,改善膳食結構,并通過膳食干預和營養強化等措施,提高膽堿的攝入量,促進兒童青少年的健康發展。針對低收入人群和農村地區兒童,應制定更有針對性的營養干預措施,以消除營養健康方面的地區和經濟差距。
撰稿:黃緋緋
編輯:張妍
審核:何宇納 劉愛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