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5日,2025第九屆集微半導體大會在上海張江科學會堂隆重舉辦。峰會期間,愛集微發布了22份細分行業深度研究報告,包括晶圓代工、封裝測試、前道設備、后道設備、硅片、電子化學品、高端通用計算芯片等覆蓋設備材料、設計、制造、封測全產業鏈。報告基于海量數據與量化分析,旨在為投資機構、企業及政策制定者提供精準的決策參考。
其中,《2025 中國圖像傳感器上市公司研究報告》聚焦全球半導體圖像傳感器行業發展態勢及中國上市公司企業表現,系統呈現了行業核心數據與發展態勢,涵蓋行業整體表現、市場規模、頭部企業運營數據及未來趨勢等核心內容。
過去五年間,隨著傳感圖像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展,CIS傳感器憑借高分辨率、低功耗、小體積等技術優勢,逐漸替代傳統CCD傳感器,市場滲透率持續提高,有力推動了市場規模的擴大。在辦公自動化、消費電子、醫療成像和工業應用等領域需求的不斷刺激下,CIS 行業出貨量也持續增長。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全球CIS市場從2020 年的179億美元增長到 2024年的195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1%,預計將以8.4%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進一步擴大,到2029年將達到292億美元。
以下是報告內容精選:
市場規模與趨勢
過去五年間,隨著傳感圖像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展,CIS傳感器憑借高分辨率、低功耗、小體積等技術優勢,逐漸替代傳統CCD傳感器,市場滲透率持續提高,有力推動了市場規模的擴大。在辦公自動化、消費電子、醫療成像和工業應用等領域需求的不斷刺激下,CIS 行業出貨量也持續增長。
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全球CIS市場從2020年的179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195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1%,預計將以8.4%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進一步擴大,到2029年將達到292億美元。
移動電話是全球CIS市場中最大的垂直市場,到2023年占其市場規模的68%以上。在5G普及、多攝像頭設備普及、對更好的圖像質量、更多樣化的成像特性和創新功能的追求的推動下,全球手機CIS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130億 美元開始以3.6%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進一步擴大,到2029年將達到155億美元。
智能手機CIS供應商方面索尼、三星市場地位穩固。索尼是iPhone圖像傳感器的獨家供應商,同時控制主流安卓高端機型的產品供應;而三星依托三星手機在全球市場表現強勢。據TechInsights數據,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CIS市場中,索尼的市場份額達55%,為全球智能手機CIS市場最大贏家;三星占據超20%市場,豪威則以約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
汽車電子領域成為增長的強勁動力,單車攝像頭數量從以往的較少數量增至8- 15顆,汽車CIS量價齊升。以 L3 級自動駕駛為例,其推動了8MP攝像頭的滲透,使得2025年單車CIS價值量有望突破50美元。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全球汽車CIS市場從2020年的13.77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24.99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6.1%,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 70.28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3%。
汽車CIS市場安森美半導體持續保持領先,豪威緊隨其后。據YOLE,汽車CIS市場2023年安森美半導體市場份額第一但有所下滑,豪威集團位居第二;2022年安森美、豪威集團、索尼、思特威市場份額分別為42%、27%、14%、4%。
安防 CIS 近兩年來圍繞高清化、智能化、低照度等方向不斷突破。高清化趨勢下,高分辨率已成為高端安防應用圖像傳感器產品的關鍵發展走向,安防視頻監控系統復雜度逐步提高,對 CIS 的分辨率要求越來越高,從以往的百萬像素逐步向千萬像素甚至更高邁進,以滿足對監控畫面細節捕捉的需求;智能化方面,隨著 AI 技術在安防領域的深度融合,安防 CIS 需要具備更強的圖像識別和分析能力,能夠與 AI 芯片協同工作,對視頻數據進行實時結構化處理,實現對目標物體的精準識別、行為分析等功能;低照度技術也取得重要進展,研發出的 CIS 產品能夠在極低照度的光線環境下,依然捕捉到清晰、高質量的圖像,有效提升安防監控在夜間或光線昏暗場景下的效能。根據 Frost&Sullivan的數據,全球監控 CIS 市場規模預計將從 2024 年的 8.93 億美元開 始以 10.5%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進一步擴大,到 2029 年將達到 14.68 億美元。
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索尼憑借技術優勢在專業安防市場占據獨特地位,其產品聚焦大尺寸 Pixel 需求,適用于場景復雜且畫質要求嚴苛的專業領域,產品附加值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而思特威與豪威集團則主導著安防 CIS 的出貨量市場,根據群智咨詢數據顯示,2023 年兩家廠商在安防領域的 CIS 出貨量份額合計達 70% 左右,凸顯出該細分市場較高的行業集中度。
根據 Frost&Sullivan 的數據,全球醫療 CIS 市場從 2020 年的 1.50 億美元增長到 2024 年的 4.16 億美元,復合年均 增長率為 29.1%,預計到 2029 年將達到 10.78 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 21%。
醫療 CIS 在分辨率、感光度以及成像質量等關鍵指標上取得顯著進展。高分辨率 CIS 傳感器逐漸成為主流,從早期的百萬像素級迅速向千萬像素級邁進。以醫用內窺鏡為例,高清 CIS 的應用使得醫生能夠更清晰地觀察人體內部組織和病變部位,極大提升了診斷的準確性。在 2021 年,市場上主流醫用內窺鏡 CIS 分辨率多在 500 萬 - 800 萬像素,而到 2023 年,1200 萬像素及以上的產品已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感光度的提升也至關重要,低照度環境下,新型 CIS 傳感器能夠捕捉到更清晰的圖像,減少了對外部光源的依賴,在一些對光線條件要求苛刻的醫療場景,如暗室中的眼底檢查等,發揮了重要作用。成像質量上,通過優化像素結構和信號處理算法,CIS 有效降低了圖像噪點,提高了色彩還原度,為醫療影像的精準解讀提供了有力支撐。根據 Frost&Sullivan 的 數據,全球醫療 CIS 市場從 2020 年的 1.50 億美元增長到 2024 年的 4.16 億美元,復合年均 增長率為 29.1%,預計到 2029 年將達到 10.78 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 21%。
整體而言,全球 CIS(圖像傳感器)行業競爭格局呈現典型的寡頭壟斷現象,技術壁壘與資本門檻構成高護城河,頭部企業陣營穩定且市場集中度顯著。根據Yole數據顯示,2023 年全球 CIS 市場 CR3(前三廠商)份額占比達 75%,CR5(前五廠商)占比超 85%,行業資源高度向頭部企業集中。
國際巨頭主導高端市場格局:索尼以 45% 的市場份額蟬聯全球第一(2022 年為 42%),其在智能手機、專業安防及醫療影像等高端領域的技術優勢持續擴大;三星以19%的份額穩居第二,憑借垂直整合能力在消費電子市場保持競爭力。兩大廠商合計占據全球超六成市場份額,形成技術與規模的雙重壁壘。
國產廠商加速追趕并鞏固細分優勢:豪威集團以11%的份額位列第三,在汽車電子、醫療影像等領域的高端產品布局持續深化;格科微、思特威分別以 3%、2% 的份額躋身全球前八,二者在安防監控、手機中低端市場依托本土化服務與成本優勢實現出貨量突破。值得注意的是,頭部企業份額結構穩定,2023 年三星、豪威科技、安森美(6%)等廠商份額均與 2022 年持平,反映出行業競爭格局的固化特征。
從近五年數據來看,國內 CIS 行業市場規模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重要推動因素,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實現國產替代。國內廠商積極響應,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在條碼掃描、機器視覺、安防監控等新興應用中逐漸占據一席之地,市場份額穩步提升。預計未來 5 - 10 年,國內 CIS 行業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較高增速。一方面,新興技術如人工智能、物聯網的發展將催生更多 CIS 應用場景,如智能家居的安防監控、智能交通的路況監測等;另一方面,國產替代進程將持續推進,減少對進口產品的依賴,進一步擴大國內企業的市場空間。
市場動態變化
近一年來,CIS 行業產品價格波動呈現出復雜態勢。以手機 CIS 為例,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數據,在 2024 年上半年,受智能手機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影響,中低端手機 CIS 價格普遍下滑,部分 2000 萬像素以下產品價格跌幅達 10%-15%。這主要是由于手機廠商為控制成本,減少了對 CIS 的采購量,供大于求局面凸顯。但到了下半年,隨著華為、小米等品牌高端機型發布,對高像素、高性能 CIS 需求大增,如 5000 萬像素及以上的 CIS 價格開始企穩回升,部分產品價格甚至出現 5%-8% 的漲幅。像豪威科技供應給國內品牌的高端 CIS 產品,憑借技術升級和市場份額擴大,價格維持相對穩定且有小幅上揚趨勢。
不同細分市場價格差異顯著。在安防領域,以群智咨詢數據為依據,普通安防監控用 CIS 價格相對平穩,低像素產品價格在過去一年基本維持在 0.2-0.5 美元 / 顆,因為技術成熟、競爭充分,產品同質化程度高。而在高端安防如智能交通、金融安防等對畫質、穩定性要求極高的場景中,CIS 價格則高出數倍,例如用于智能交通車牌識別的 CIS,價格可達 2-5 美元 / 顆,主要源于其在低照度、高動態范圍等技術指標上的嚴格要求,技術門檻拉高了產品附加值與價格。
從供給端看,主要企業產能調整對市場影響重大。三星在 2024 年初宣布擴大 CIS 產能 20%,以應對汽車電子和高端手機市場需求,其新增產能在下半年逐步釋放,使得全球 CIS 總體供給增加。但與此同時,索尼因部分產線升級改造,產能在上半年出現 5%-8% 的下滑,直到第四季度才恢復正常水平。這一增一減使得市場供給結構發生變化,三星在中高端市場份額借機擴大,而索尼在高端市場憑借技術優勢仍維持較高價格。
需求端方面,智能手機市場需求雖有波動,但仍是 CIS 最大應用領域。Strategy Analytics 數據顯示,2024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 12 億部,同比略有增長,對 CIS 需求起到一定支撐。汽車電子領域則成為需求增長亮點,隨著自動駕駛等級提升,一輛 L3 級自動駕駛汽車平均需 8-10 顆 CIS,L4 及以上級別需求更多,2024 年全球汽車 CIS 市場需求同比增長超 30%,拉動整體 CIS 市場需求上揚。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數據方面,《報告》以豪威集團、思特威、格科微共3家上市企業為樣本,單獨拆分了每家公司CIS傳感器業務的財務數據,構建了全方位對標體系。
報告顯示,2024年,CIS傳感器行業上市公司總收入301.81億元,同比增長45.50%,毛利率約25.15%,研發占比為10.19%。股價方面,行業全年震蕩調整,年末較年初下降6.53%。
以下是報告內容精選:
財務數據分析
(1)整體財務表現對比:
2024年,CIS傳感器行業上市公司CIS傳感器產品總收入約為301.81億元,同比增長45.50%(中位數);毛利潤約為91.46億元,毛利率平均值約為26.92%,研發占比平均值約為10.87%。
從營收表現來看,營業收入最高的企業是豪威集團(191.90億元)。
營收同比增長最高的的是:思特威(108.87%)。
從毛利潤表現上來看,毛利潤最高的是豪威集團(66.24億元)。
從毛利率來看,毛利率最高的是豪威集團(34.52%)。
從研發費用占比來看,占比最高的是格科微(14.91%)。
(2)營運能力對比:
從營業周期來看,營業周期最長的是格科微(409.95天),營業周期最短的是豪威集團(187.58天)。
從存貨周轉天數來看,存貨周轉天數最長的是格科微(409.95天),存貨周轉天數最短的是豪威集團(131.65天)。
從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來看,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最長的是豪威集團(56.37天),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最短的是格科微(24.01天)。
從應付賬款周轉天數來看,應付賬款周轉天數最長的是格科微(51.51天),應付賬款周轉天數最短的是思特威-W(25.19天)。
股價表現
2024年,CIS傳感器行業股價表現震蕩調整,年末相比年初下降6.53%,振幅46.22%,最大回撤-30.75%。以1000點為基準價,最高價1161.50(10月11日),最低價699.30(2月8日)。
從個股來看,2024年末,市值最高的是豪威集團(269.75億元)。之后依次是格科微(349.52億元)、思特威-W(310.66億元)。
相比2024年初,漲幅最高的是思特威-W(40.32%);跌幅最大的是格科微(-34.28%)。
從市盈率來看,截至2024年末市盈率最高的是格科微(5271.23)、其次是思特威-W(88.02)。
另外,報告還單獨詳細解析了3家上市公司2024年各自業績表現。
具體詳情請關注報告全文
具體請查詢集微報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