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起,杭州余杭區仁和街道、良渚街道的居民家中,自來水再次出現明顯的惡臭異味。然而污染源和成分至今未明,水務部門未能及時全面告知,引發了公眾的廣泛焦慮。
7月16日21時44分,杭州余杭水務控股集團才發布緊急公告,承認“仁和街道及良渚街道部分區域自來水出現氣味異常”,并表示已啟動應急預案,切換其他水源。然而這份姍姍來遲的通知,并未緩解居民的不安。
事實上,這已是今年5月以來,杭州發生的第四起自來水異味事件。不少居民反映,此次污染毫無預警,直到打開水龍頭聞到惡臭才意識到水質出問題。更令人憤怒的是,異味在清晨已出現,但多數居民直到深夜才獲知官方回應,甚至有人至今未接到任何通知。
“一整天都在喝這個水。”一位居民氣憤地說,“現在很多人都開始腹瀉,還有孕婦擔心水里到底是什么東西,會不會影響胎兒健康。”輿論普遍呼吁水務局盡快公布權威檢測報告,回應公眾關切。
與2011年杭州水污染事件的應急響應相比,此次的處置明顯存在疏漏:
應對措施
2011年事件
本次事件
預警發布
多渠道提前通告,建議停飲
無主動通知,居民自行發現
應急供水
組織消防車集中送水
居民自購桶裝水自救
污染說明
明確公布污染物種類與來源
僅模糊稱“已切換水源”
健康指引
明確發布禁飲三天的健康警示
無任何醫療建議或警示
十多年尚能實事求是,公開透明,今日之處理方式實在是耐人尋味,五味雜陳。
為自保,建議大家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暫停飲用:盡量使用瓶裝水,尤其是嬰幼兒、老人和體質較弱者應避免接觸自來水;
注意防護:如需使用水洗澡,保持浴室通風,減少皮膚直接接觸時間;
雙線舉報:同時向水務部門(杭水熱線)與生態環境熱線(12369)投訴,推動污染源調查;
避免加熱誤區:燒水無法去除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僅能殺菌,不能當作凈化手段。
雖然水務集團已臨時切換水源,緩解了部分供水壓力,但問題的根源仍未厘清。
當“活性炭吸附”仍是應對異味的主要手段,當居民被迫成為“嗅辨員”,杭州人的水杯里,到底何時才能真正盛滿安全與透明的承諾?
發聲不易,感謝點贊?轉發。
早七點準時發文
大家好,我是江南君,一個路見不平一聲吼的老boy。
做過監理,行政,金融,設計,干過培訓,超市,餐飲,投資,外貿……
喜歡寫點文字,思考點人生,管管閑事。
多年后,當后人問我對社會做了哪些貢獻時,我會自豪地說,面對事實,我做了誠實的記錄和評論。
為防失聯,加好友(67932342)
加入知識星球,每日分享干貨,提升認知!
10萬+文章
【社會】
【社會】
【社會】
【社會】
【社會】
【社會】
【時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