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報道,澳總理阿爾巴尼斯開啟7天訪華行程。中國外交部證實此訪將深化中澳合作。
特朗普(資料圖)
阿爾巴尼斯此次訪華,是中澳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進入第二個十年后的重要外交行動。當前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深度調整,亞太地區成為大國博弈焦點。澳大利亞作為美國傳統盟友,近年逐漸意識到過度依賴單一伙伴的風險。此次7天行程覆蓋北京、上海等多地,既有官方會談也有民間交流,顯示出對中澳關系的重視程度。
阿爾巴尼斯在與中方會談中明確表示,澳大利亞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不參與任何針對中國的軍事同盟行動。這一表態被外界視為對中方核心利益的尊重。臺海問題是中國內政,任何外部勢力干涉都可能引發地區動蕩。澳大利亞的立場,避免了地區局勢因外部干預進一步復雜化。
隨阿爾巴尼斯訪華的商業代表團涵蓋能源、礦產、農業等多個領域。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涉及鋰礦資源開發、天然氣長期供應等項目。據澳大利亞貿易部數據,中澳貿易額已連續三年保持增長,占澳大利亞對外貿易總額的32%。新協議的簽署,有望推動這一比例在未來兩年提升至35%以上。
特朗普(資料圖)
澳大利亞還承諾與中國在氣候變化領域加強合作。雙方將共同建立可再生能源技術研發中心,投入資金用于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的技術創新。這一合作不僅符合全球減排趨勢,也為澳大利亞能源產業轉型提供了契機。
特朗普近期在公開場合多次強調“美國優先”政策,試圖拉攏盟友構建對華包圍圈。澳大利亞的一系列舉動,被視為對美國亞太戰略的“偏離”。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貿易份額已從五年前的42%降至38%。中澳合作的深化,可能進一步削弱美國在該地區的經濟影響力。
貿易(資料圖)
美國一直希望澳大利亞在芯片、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配合其對華限制措施。阿爾巴尼斯政府卻選擇與中國保持技術交流,允許澳大利亞企業向中國出口部分高科技產品。這種“自主選擇”讓美國擔心其在高科技領域的壟斷地位受到挑戰。
中澳關系的改善為亞太地區國家樹立了榜樣。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以務實合作實現共贏,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共識。美國若繼續堅持霸權思維,強迫盟友選邊站隊,可能會失去更多伙伴的信任。未來,中澳合作有望在更多領域取得突破,為地區和全球發展注入新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