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軍事報道》欄目對中國海軍“山東”艦的相關報道中,可以看到目前“山東”號航母的飛行甲板上,滿是新型的殲-15T型艦載機。而原本老款的滑躍起飛型殲-15,已經難覓蹤影。這也就意味著,新機的產能還是非常豐富的。
官方的報道中,至少出現了2款新型艦載機。
第一款是殲-15DH艦載電子戰機,這也被稱呼為“中國版咆哮者”。雖然“山東”號航母未來也能夠起降殲-35隱身艦載機,但殲-15系列艦載機仍然會是其主力艦載機之一。
而殲-15DH型艦載電子戰機,不僅能夠反制美日的F-35B/C隱身戰斗機。而且還能夠為普通的殲-15艦載機提供電磁干擾支持和電磁掩護,進一步提升殲-15機群的作戰能力。
第二款艦載機,當然就是殲-15T型艦載機了。這款兼具滑躍起飛能力和彈射起飛能力的艦載機,實現了“遼寧”艦、“山東”艦和“福建”艦這3艘不同類型航母,在戰時的艦載機相互兼容能力。
從殲-15T型艦載機開始,中國海軍的這3艘航母,就真正擰成了一個整體,發揮出1+1+1>3的效果來。
但有意思的是,雖然裝備了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殲-15T型艦載機,從理論上來說完全能夠發射性能更加先進的“霹靂-15”中距空空導彈。但從報道畫面上來看,目前使用的卻還是原本的“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第一個原因,是在現代空戰中,新舊導彈混用是非常常見的情況。雖然“霹靂-15”中距空空導彈的最大射程和不可逃逸區等關鍵指標,都比“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要來得強。
但在實戰中,并不是所有目標,都一定得用最強空空導彈來攻擊的。
殲-15T型艦載機在實戰中,完全可以將“霹靂-12”和“霹靂-15”混搭使用。攻擊中低價值目標時,就可以使用“霹靂-12”。
而中國空軍的殲-10C戰斗機,很早之前就在訓練中混搭“霹靂-12”和“霹靂-15”的訓練彈。所以,這種戰術完全是可行的。
第二種情況,是為了節省訓練費用。
和戰斗機一樣,沒有開封的空空導彈,和經常開封并掛載到戰斗機上使用的空空導彈,其實際使用壽命是有差別的。
目前并沒有明顯的戰爭跡象,對于殲-15T型艦載機來說,掛載“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還是“霹靂-15”中距空空導彈的差別,并沒有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既然這樣,在日常的訓練中為殲-15T型艦載機掛載較為便宜的“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等到實戰時再掛載性能更強的“霹靂-15”中距空空導彈,自然就成為了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其實個人最期待的,是殲-15T型艦載機何時能夠公開掛載“霹靂-17”遠程空空導彈。畢竟,在使用“霹靂-17”遠程空空導彈之后,殲-15T型艦載機就能夠在西太平洋空域更遠的距離上,對美軍的預警機、非隱身轟炸機、運輸機以及非隱身戰斗機展開攻擊。
從性能上來看,既然空軍的殲-16戰斗機能夠掛載“霹靂-17”遠程空空導彈,沒道理海軍的殲-15T型艦載機就做不到。所以,就看官方打算什么時候亮出這一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