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宗馥莉和其“同父異母的弟妹”之間爭產的消息被街頭巷尾熱議。
也正是這次的“爭產”消息的流出,讓公眾對宗馥莉有了新的認識。
她不再是頂著父親光環,順勢繼承的企二代。
而細數她的過往,為了要過早地證明自己,宗馥莉也曾經歷過創立“KellyOne”與收購中國糖果的兩戰兩敗。
嘲笑、批評曾躍然紙上,財經類媒體沒有放過當時還年輕的她。
沒有人知道,她始終身處的另一條賽道。
那個從起點就要證明自己比他人更強的賽道。
那個發令槍有些猶豫、模糊的賽道。
作者|廖之
編輯|李固
傷痕1:生命的反抗
至少在遺產風波之前,宗馥莉在大眾眼里,性格并不突出。
沒人知道,她也曾有過激烈的一面。
最新消息顯示,宗馥莉曾因為遺囑跟父親絕食對峙。
根據此前報道,長期被視為娃哈哈集團唯一接班人的宗馥莉,被突然出現的3名“同父異母弟妹”起訴,不僅要求收回高達18億美元的信托受益權,還要分走娃哈哈集團29.4%股權,按當前市值估算,其價值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這三名原告分別為:宗繼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和宗繼盛(Jerry Zong),均為美國籍。三人的母親,據稱是娃哈哈前高管杜建英。
而在這次遺產大戰中,信托是否真實有效,成為雙方斗爭的焦點。
宗馥莉曾提交了一份宗慶后2020年設立的遺囑,表示境外資產由獨女繼承,其他子女無權利。
關于這份遺囑,目前有知情人士透露,宗慶后曾試圖在2023年修改遺囑。
為此,宗馥莉還與父親發生激烈的爭吵。“當時說是把手機都砸了。”
作為改革開放后第一批民營企業家,宗慶后做事雷霆手段,作風強硬,一旦下決定便不會輕易更改。因此宗馥莉在與宗慶后談判時,多次采用絕食的方式相逼,“身邊有人看到她絕食到搖搖晃晃站不穩”。
不過從現在的結果來看,絕食到最后,或許是宗慶后完成了妥協。這份遺囑最終被擺上了法庭,成了宗馥莉反擊的證據之一。
傷痕2:冷酷性格的轉變
在娃哈哈員工眼里,宗馥莉并不是一個好相處的人。
公開報道顯示,多數娃哈哈的員工形容宗馥莉個性直接。在娃哈哈老員工口中,“直接”是一種委婉的表達。私下里,娃哈哈的老員工會稱宗馥莉為“大小姐”。宗馥莉親叔叔曾評價她“過剛易折”“六親不認”。
不過一位接近宗家的知情人士提到,宗馥莉14歲出國留學前,曾不是這個樣子。“小時候叫我叔叔,但留學回來后就不再叫了,見面只是點點頭。”
宗馥莉1996年出國,曾在美國度過8年讀書時光。據悉,彼時她的監護人就是杜建英。
杜建英曾是浙江大學1988級優秀校友,1991年加入娃哈哈,并于1996年,也就是宗馥莉去美國的第一年,生下宗慶后的第一個兒子宗繼昌。
1998年,杜建英生下了第二個女兒宗婕莉。2001年,她被任命為娃哈哈(美國)集團副總裁,負責國際市場拓展。2003年,宗慶后指示下屬團隊,在香港匯豐銀行為其非婚生子女設立家族離岸信托。
那些年里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消息是,宗慶后與施幼珍在2000年前后離婚,并于2005年前后與杜建英登記結婚。
根據媒體報道,一位2000年前入職娃哈哈的老員工稱,他2000年前加入公司時,杜建英已經是公司二把手,“很多事宗老不在時可以找她,她可以拍板”。
2004年,22歲的宗馥莉學成回國。前述接近宗家的知情人士稱,這時候的宗馥莉已經開始特立獨行,“像公主,不近人情”。他說宗馥莉行事較為極端,生活里會頻繁更換司機、保姆、保潔,“家里冰箱也安裝了攝像頭”。
早年間,宗馥莉曾在媒體采訪中被問到“為什么沒有留在美國,其實還是會有很多選擇的?”她回答:“從來沒有想過,因為我不喜歡那里。”
據媒體最新消息,宗慶后在宗馥莉之外,其實還有6個孩子。此明確數字來源于2018年,宗家為宗慶后父親宗啟騄編寫年譜時所記載。
2017年,宗慶后又有一位非婚生子出生。不過這個孩子并非網傳的宗繼盛,而是由娃哈哈一名年輕員工所生。
據了解,在2017年前后,這名為宗慶后生兒子的員工曾因對“撫養費”不滿,多次在娃哈哈清泰街總部門口鬧事,當時公司還發郵件通知員工避免與其接觸。
也就是說,宗繼盛的出生日期和身份不詳,而宗慶后2017年出生的那個兒子為其第4個孩子。
目前,宗慶后還有2個孩子身份未知。
6個孩子,在24年間,讓宗馥莉逐漸從“獨生女”,變成擁有眾多同父異母弟弟妹妹的“姐姐”。
傷痕3:適當的妥協
或許宗馥莉很想在父親面前證明自己,外人無從得知。但可以看出來的是,成為“大女主”之前的宗馥莉,有過很長一段時間蟄伏的歲月。
宗馥莉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如果和父親發生沖突了,會先妥協。當被問到什么時候可以不妥協的時候,她表示:“等我有實力的時候。”
她說:“先妥協吧,因為我也需要生存下去。”
2004年進入娃哈哈后,宗馥莉先從蕭山二號基地開始歷練。此后到2006年,她先后擔任了娃哈哈基地管委會副主任、杭州娃哈哈童裝有限公司總經理、卡倩娜日化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位,一步步積累企業管理的經驗。
直到2007年,宗馥莉正式執掌宏勝飲料集團。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初,宏勝飲料集團在全國有19個生產基地,48家子公司,擁有104條現代化生產線。
宗慶后曾在媒體采訪中直言:“她公司(宏勝飲料)的利潤率比娃哈哈還高。”
一名娃哈哈集團前高管曾透露,截至宗慶后去世前,宏勝飲料集團曾為娃哈哈代工產品數量約占“娃哈哈系”總產能的三分之一,并且享受了不少娃哈哈集團給予的優待。
比如,產量有限的時候,娃哈哈集團會優先保障宏勝飲料集團的工廠生產;利潤高的產品優先讓宏勝飲料集團生產;娃哈哈的管理、研發、銷售資源優先讓宏勝飲料集團使用等。
接近宗家的知情人士也稱,“宗慶后對女兒宗馥莉非常好”。由于早年忙于事業,宗馥莉曾長期跟隨姨媽、姨父生活。作為回報,宗慶后安排宗馥莉的姨父在娃哈哈擔任高管直至退休,也給予其姨媽優厚待遇,“兩人沒有人敢招惹”。
也正是在那些年宗慶后的扶持下,宗馥莉逐步進入娃哈哈權力的核心。
這時候,情況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前述那位2000年前加入娃哈哈的老員工稱:“在2010年左右,杜建英就不怎么出現在公司(娃哈哈)了,只是還會出現在公司內部的通訊錄上,依舊掛在‘總經辦’下面,能看到內部公文。”
值得注意的是,有報道稱,目前宗慶后和杜建英已
離婚。
但另一名在娃哈哈工作20多年的中層員工稱,宗馥莉之外,最大的一個孩子宗繼昌曾來過娃哈哈上班。“但是后來可能大小姐比較強勢,她(宗馥莉)不認宗慶后的其他孩子,宗慶后也沒辦法,后來宗繼昌沒待多久,就離開娃哈哈公司了。”
宗慶后曾對宗馥莉在集團內部的表現打了90分,直言“比我厲害”。
不過談及做宗慶后女兒的感受,宗馥莉曾回答:“是一座大山翻不過去。”
傷痕4:踩過的“坑”
在娃哈哈歷練的歲月里,宗馥莉也曾踩過大多數二代都會踩的坑,這也是她事業上的傷痛。
2017年,她曾嘗試收購中國糖果。當年5月12日,中國糖果公告稱,宗馥莉通過其控制的恒楓資本(宏勝飲料母公司),以現價30%的折價,即每股0.3565港元,預計花費5.73億港元買下中國糖果。
彼時市場上有消息稱,宗馥莉將借力于資本市場給娃哈哈帶來新的增長機會。不過娃哈哈集團及時否認了這一解讀,表示這是宗馥莉的個人行為。
因此,宗馥莉買下中國糖果,在當時被普遍認為是她想“自立門戶”。而那個時候,中國糖果市值不到4億港元,如果真的交易成功,宗馥莉這次操作可以稱得上一次完美的收購。
值得一提的是,自1997年娃哈哈上市失敗后,宗慶后就一直對此事諱莫如深。每次被問到娃哈哈是否上市的問題,宗慶后都態度堅決:不上市。然而在2017年11月,娃哈哈30周年慶典上,宗慶后首度對上市改口表態:“上市以后能加快企業發展,在適當時候娃哈哈也會考慮上市。”
從一些跡象來看,宗慶后堅決不上市的原因在于員工持股會。公開信息顯示,從1999年實行員工持股計劃至今,娃哈哈持股股東人數已超過1.5萬人。根據證監會的要求,擬上市公司申請上市時,員工持股計劃需要進行股東穿透處理,穿透后最終股東人數不得超過200人。這中間的巨大人數差距,并不好處理。
2018年娃哈哈內部曾傳出公司要上市的消息,當時公司與員工協商,員工自愿放棄出資證明和持股權益,公司會給出2.6倍的補償。但后續這一工作并無進展。
話題回到2017年宗馥莉與中國糖果的收購事項,在前述大背景下,宗馥莉這次的收購似乎就有了被迫上陣的意味。
然而,在擬收購公告發布三個月后,宗馥莉對外發布了“關于與中國糖果控股有限公司現金要約失效”的聲明,并對收購最終失敗深表遺憾。中國糖果也發布公告稱,在要約收購股本并沒有達到要約收購可以達成的50%的股份比例,因此此次要約未能成行。
關于這則消息,彼時有業內人士表示,宗馥莉打算借助中國糖果自立門戶的心態,有被莊家利用的嫌疑。
當年由于宗馥莉的加入,中國糖果的股價漲幅一度達到480%。“簽訂要約時的收購價,與之后被炒高的股價相差太大:收購價為0.14港元,但后來中國糖果的估計一度達到0.8港元,小股東自然不愿意賣。”
業內人士稱:“中國糖果的大股東曾經多次減持公司股份給第三方,但實際上減持部分被券商持有,且每家的持有量均不足5%的舉牌線,這里很大可能是一致行動人,此時他們已布好高價套現的局。”
“中國糖果的現股東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布好局,再引入宗馥莉作為概念炒作、高位套現。而在套現后,高位接盤的散戶對于相比現價大幅折價的要約收購興趣不大,因此導致宗馥莉收購失敗。”
在宣布要約失效后的第一個交易日,中國糖果股價當日最大跌幅超過60%,公司股價瞬間回到了擬收購公告發布前。
宗馥莉曾在媒體采訪中談論宗慶后在她心里的形象:企業家。
彼時媒體反問:“不應該是父親嗎?”宗馥莉表示:“有個梯隊的,企業家、老板、老爸。”
傷痕5:父親的認可
宗馥莉曾在媒體采訪中稱,這些年來的成就感與受挫感都只來自父親。“他不能認同我,這是我最大的挫折。”
早在2016年,宗馥莉就創立了以自己的英文名“Kelly”命名的飲料品牌“KellyOne”,并注冊了寧波宏勝優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收購中國糖果失敗后,她開始專心經營“KellyOne”。
她先后推出了個性化定制果蔬汁、零糖烏龍茶“一茶”、零糖蘇打氣泡水“生氣啵啵”,以及果汁茶“CHACHA”等系列產品。那些年里,宗馥莉還請過王一博、許凱、陳坤等明星來代言自己不同系列的茶飲產品。
然而,這次的高投入也并沒有收獲相應的高回報。“KellyOne”旗下系列茶飲28元至48元的高昂定價,讓該品牌并沒有受到消費者歡迎。
宗馥莉表示,宗慶后也曾在其它場合談論過“KellyOne”:“他不看好這個品牌,但我沒有被打擊,見仁見智。”
《新浪蜂鳥》查詢發現,如今“Kellyone”相關茶飲已在各大線上平臺難尋蹤跡。
2004年曾有媒體采訪宗慶后,問其何時退休,時年59歲的宗慶后開心表示:“等70歲吧,把女兒扶上馬送一程,我也可以輕松一下。”
2018年,宗慶后再次在媒體采訪中談論接班人話題,回答已經模棱兩可:“看女兒愿不愿意。也不一定是女兒接班,也可以是管理層接班,所以我現在已經在做管理層接班的準備。”
2019年,宗慶后在鳳凰網財經《封面》欄目里繼續聊到接班人話題:“我覺得中國民營企業,最起碼有一半(二代)不會接班。”
他稱:“實際上我認為財產肯定是要子女去繼承了,但是管理不一定是要子女去管理。我認為中國企業到最后肯定是職業經理人來管理的。”
同年,新浪財經《至少一小時》欄目曾和宗馥莉有過一小時的對話,她表示:“我覺得兩代人之間應該要有一定的信任,但是從我的角度考慮,我是他女兒,我覺得他應該信任我多一點。”
傷痕6:被審視的親情
龐大的家族里,親情之間總是摻雜著許多利益考量。
根據媒體報道,在娃哈哈工作20多年的中層員工透露,公司有很多人都是宗家的親戚,老板和杜建英的關系大家都知道。
公開資料顯示,宗慶后一共兄妹六人,也就是說,宗馥莉有4位叔叔和1位姑姑,還有著多位堂兄弟妹。前述員工稱:“杜建英和宗家人相處得挺融洽,創立的三捷公司(2010年7月7日成立),這家公司除了杜建英還有宗蕊,宗蕊是宗慶后的親妹妹,也是孩子的姑姑。”
企查查顯示,宗蕊在三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0.2%的股份。
有消息稱,宗慶后去世時,是由杜建英所生的大兒子宗繼昌送葬,捧靈牌和骨灰。原配施幼珍并未到場,不過彼時有媒體稱這是由于地方習俗。
接近宗家的知情人士稱:“爺爺奶奶(指宗慶后父母)更喜歡孫子”。此外,杜建英幫助宗慶后成就事業,又生了兒子,所以與宗家關系融洽,頗受認同。
相比之下,宗家人對宗馥莉的態度,則非常微妙。
2024年宗馥莉臨危上任,隨后便大刀闊斧改革,不僅裁撤不少冗余部門,還引入KPI考核、關停低效工廠。彼時有員工表示,宗慶后時期娃哈哈集團的核心中高層人員,幾乎都被她換了一遍。
此外,她還要求部分員工將勞動關系轉至宏勝飲料集團的子公司,以將大量娃哈哈的生產訂單轉移到自己掌控的宏勝飲料集團。因為這一系列改革,許多基層員工整體收入暴跌,宗馥莉也因此也被員工匿名舉報,并被聯名起訴。
之后,宗馥莉本人也被股東質疑。去年7月,一份署名為“宗馥莉”的辭職函流出,其中寫道:由于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政府及娃哈哈集團部分股東對本人經營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質疑,致使本人無法繼續履行管理職責,決定辭去娃哈哈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職務。
針對此事,叔叔宗澤后曾在朋友圈公開表示:“是件好事。”他認為宗馥莉最大的問題就是接班娃哈哈不應該考慮如何做大規模,如何賺錢,如何大刀闊斧改變現狀,而是要做好事、做慈善,讓所有人認可她的接班。
“但她卻反其道而行之,火力四開,鋒芒畢露,應了古語:剛易折。”
面對這次遺產風波,宗澤后也在媒體采訪中公開批評宗馥莉:“她從小就很自私,六親不認。”
“宗馥莉胸懷不夠大,既然你繼承了父親的一切,就沒必要趕盡殺絕,他們畢竟也是她父親遺留下來的,即使父親沒有遺產給他們,她也有義務負責起來,更何況他父親給他們的遺產,她也想歸己所有,不夠厚道。也不知她怎么想的,要那么多錢干嘛?天堂又不能使用。”
宗澤后還表示:“上次我在她父親逝世時就說過:要低調、要做好事。其他人說我這個叔叔背刺她,再這樣下去全毀在她手里。”
外界無從得知宗馥莉對于這些評價的態度。只知道幾年前,曾有媒體問宗馥莉:“爸爸是企業家,你現在也是一個年輕的企業家,你做的事情,如果得到爸爸的認可,對你來說會不會很重要?”
宗馥莉的回答是:“現在不會了,以前可能會很重要。因為我現在已經有足夠的自信,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了。我認為我應該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軌跡,還是要自己嘗試過才知道。”
傷痕7:孤獨的斗爭
似乎不管是從內部還是外部來看,如今的宗馥莉都顯得有些“人單影只”。
據悉,多位娃哈哈老員工都希望杜建英再次來到臺前。在他們看來,宗馥莉性格過于情緒化,杜建英是更適合的人選。
《新浪蜂鳥》查詢發現,杜建英2008年從娃哈哈離職到現在,仍通過關聯公司在娃哈哈中扮演著舉重若輕的角色。
比如杭州娃哈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宗慶后,目前仍未變更),股東信息顯示,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資有限公司持股90%,杭州蕭山振華廣告有限公司持股10%(曾于2024年4月10日發生實控人變更,從宗慶后變更為宗馥莉)。后者股權穿透后顯示,杜建英通過三捷投資集團持股40%。
再如廣元金信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杜建英持股40%。該公司也曾在去年4月30日發生受益所有人變更,從“宗慶后,杜建英”變更為“宗馥莉,杜建英”。
此外,杜建英還通過?境外離岸架構,控股陜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沈陽娃哈哈榮泰食品有限公司等至少16家娃哈哈工廠。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宗馥莉上任后關停的一大批工廠里,就有杜建英持股的。
曾有消息稱,宗慶后去世前,公司實權一分為二:實業歸宗馥莉,底層工廠資本卻還在杜建英手里。
自此,宗馥莉去年突然大批量砍生產線的原因,似乎有了歸處。于是一個龐大企業的財富布局以及掌管企業的家族背后的秘辛,也逐漸浮出水面。
目前,盡管娃哈哈已經官方回應:“家族內部事務,與公司運營及業務無關。”不可否認的是,此事已經讓本就風波纏身的娃哈哈局勢更加動蕩。
而對于宗馥莉來說,她也將迎來接過父親權杖后最艱難的一仗。
工商資料顯示,娃哈哈集團的大股東是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6%;宗馥莉則繼承了宗慶后的29.4%股權,是公司第二大股東;另外還有24.6%的股權,由娃哈哈集團員工持股會持有。
作為一家由國資控股的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任何單一股東都無法單獨控制企業,但股東之間的聯合則可能形成絕對控股。
于是,職工持股會便成為了扭轉局勢的關鍵。
若宗馥莉與員工持股會聯盟,則可制衡國資;但若股權被分割,她可能失去關鍵投票權優勢。
宗慶后在世時,他就靠著手里的29.4%股權,以及員工持股會手里的24.6%股權,力壓國資,牢牢掌握著集團的話語權。所以盡管有國資控股,娃哈哈在外界眼里始終有著民營痕跡。但在宗馥莉上位后,因為自上而下的雷霆改革,員工持股會這一部分股權的落處成為懸念。
在娃哈哈待了20年的中層員工表示,之前杭州上城區文商旅集團曾和宗馥莉談判,有意將持有的46%“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股份轉讓給宗馥莉,但價格沒有談攏。
另外據悉,員工持股會的24.6%股份里,有5%的股份是原來上城區政府轉讓出來的。這名中層員工稱,如果上城區政府把這筆股份收回,加上此前就有的46%股份,加起來股份有51%,就可以實現絕對控股。“她應該在考慮這個事。”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7月,杭州上城區文商旅集團曾對這46%的股權進行了公開招標。對于此事,那位中層員工透露:“杜建英知道這事,跟政府要求股份轉讓必須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
“杜建英有想要接手這46%股份的打算。”這名中層員工表示,一來她是公司元老,和宗慶后一起把公司做起來的,二來她也有購買的經濟實力。
有業內人士推測,杜建英不便公開出面,或將由娃哈哈高級管理人員出面收購這46%的股權,杜建英仍會在幕后。
雙面夾擊下,年輕的接班人面臨的挑戰并不小。
斯人已去,未來的是非結果曾經的掌權人已不會得知。但我們唯一能知道的是,無論結局如何,娃哈哈這家存在于大眾記憶里的老牌企業已經回不去原本的樣子。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場遺產大戰或許還要再拉扯幾年,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還會看到一個孤獨的身影站在臺前,沉默著接受大眾審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