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左星月
編輯 | 王亞靜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北京通美晶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通美”)的IPO進程仍沒有新進展。
北京通美是一家半導體材料科技企業,早在2022年8月,公司就已經在上交所科創板提交注冊。
在IPO陷入“僵局”背后,北京通美面臨著多重潛在風險交織的復雜局面。對賭協議的回購條款如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有掉落的可能,若公司上市最終折戟,控股股東AXT將面臨巨額回購壓力。
此外,涉嫌商業秘密泄露糾紛,帶來的陰影尚未完全消散,發明專利對授權協議的依賴也讓北京通美技術自主性受到質疑,尤其在科創板對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高要求下,這些問題就更顯突出。
1、上市路漫漫,面臨對賭壓力
北京通美前身通美有限成立于1998年,由納斯達克上市公司AXT和北京市通州區工業開發區總公司共同出資設立。
(圖 / 北京通美招股書)
2022年1月,通美有限于上交所科創板IPO獲得受理,同年8月就“提交注冊”,可謂“神速”。
不過,提交注冊至今,北京通美的科創板IPO一直停滯不前。外界戲稱北京通美“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值得一提的是,在IPO申報前夕,北京通美引入了多家外部投資方。
2020年12月,通美有限同意公司注冊資本由3.01億元增加至8.21億元。在新增注冊資本中,5.17億元由AXT、金朝企管、北京博美聯、中科恒業以股權認繳,增資價格為1.36元/注冊資本;328.38萬元由新增的員工持股平臺北京遼燕、北京定美、博宇英創、博宇恒業以現金認繳,價格為1.32元/注冊資本。
(圖 / 北京通美招股書)
2021年1月,通美有限再次增資,將注冊資本增加至8.85億元,新增注冊資本由海通新動能、海通新能源、海通創新、安芯產投、井岡山美橙等企業認繳。
有企業選擇進,也有企業選擇了退。
同期,中科恒業將1046.39萬元注冊資本轉讓給遼寧卓美;北京博美聯將490.73萬元注冊資本轉讓給AXT,本次增資以及轉讓價格均為5.03元/注冊資本。
短短1個月時間,北京通美的注冊資本單價就上漲超2.5倍。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吸引投資,北京通美與資本方簽署了對賭協議。
招股書顯示,2020年12月及2021年1月,通美有限與投資方簽署了一系列對賭協議,針對股權回購、股權轉讓限制、優先購買等特殊權利條款進行約定。
但根據相關部門的要求,各板塊在審IPO項目中,針對發行人曾作為“對賭義務人”的對賭協議安排,均被要求必須不可撤銷的終止,且相關股東應確認該安排自始無效。
2021年12月,北京通美也對公司簽署的對賭協議進行了“清理”。北京通美在招股書中表示,對賭協議享有的特殊權利已終止且自始無效。
然而,北京通美也明確,若北京通美IPO未獲上交所審核通過、或撤回IPO申請等情況下,投資機構有權要求AXT回購投資機構持有的北京通美部分或全部股權。
(圖 / 北京通美招股書)
而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何北京通美至今仍在上交所門外苦苦等待。畢竟,一旦最終上市未果,AXT將面臨不小的回購壓力,而這也可能反過來影響北京通美的股權結構和穩定運營。
2、控股股東是第一大客戶
北京通美是一家半導體材料科技企業,主要從事磷化銦襯底、砷化鎵襯底、鍺襯底、PBN材料及其他高純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在無人駕駛、可穿戴設備、航天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根據行業咨詢機構Yole的統計,2020年,北京通美在磷化銦襯底市場的全球市場占有率為36%,位居全球第二。2019年,公司在砷化鎵襯底市場的全球市場占有率為13%,為全球第四。
不過,目前該類產品的主要經營市場還是在Sumitomo、日本JX和Freiberger等日本和歐美企業的手中。相比之下,北京通美的經營規模就“相形見絀”了。
(圖 / 北京通美招股書)
截至招股書簽署之日,北京通美的控股股東是AXT,直接持有公司85.51%的股份。由于AXT股權結構分散,無實際控制人,因此,北京通美也沒有實際控制人。
AXT于1998年5月在納斯達克上市,未從事具體業務,其通過北京通美開展磷化銦襯底、砷化鎵襯底、鍺襯底、PBN材料及其他高純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北京通美的磷化銦襯底、砷化鎵襯底、鍺襯底產品可用于生產射頻器件、光模塊、LED、激光器、探測器、傳感器、太空太陽能電池等器件,在5G通信、數據中心、新一代顯示、人工智能等領域都有所應用。
北京通美服務的客戶包括Meta(前身為Facebook)、中國臺灣的聯亞光電、世界上最大的激光器件制造商之一Trumpf等。
2019年至2021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北京通美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62億元、5.83億元和8.57億元,同比增長-5.72%、26.17%和47.01%。
同期,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338.90萬元、4822.19萬元和9458.76萬元,同比增長-209.03%、244.42%和96.15%。
(圖 / Wind(單位: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AXT不僅是北京通美的控股股東,還是公司的境外銷售主體,公司主要向AXT銷售砷化鎵、磷化銦襯底和鍺襯底。
報告期內,北京通美向AXT的銷售金額分別為2.21億元、2.82億元和5979.70萬元,占當期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7.91%、48.35%和6.97%,在此期間,AXT一直是北京通美的第一大客戶。
(圖 / 北京通美招股書)
「子彈財經」注意到,2021年3月以前,北京通美外銷主要通過AXT進行,將產品銷往AXT后,由AXT根據其銷售訂單將產品銷售給最終客戶。
通過AXT的銷售,北京通美產品的銷售價格大幅拉高,尤其是磷化銦襯底產品。
2019年-2021年合并計算,北京通美銷售給AXT磷化銦襯底的價格為483.15元/片,AXT對外售價1275.32元/片,相差62.12%。
(圖 / 北京通美招股書)
2021年3月起,北京通美開始通過美國通美向境外客戶銷售產品,2021年5月,公司完成對美國通美的收購。AXT執行完2021年3月前簽訂的銷售合同后,不再向外銷售產品。
然而,AXT作為控股股東與曾經的核心銷售渠道,兩者之間的深度綁定既為北京通美帶來了初期的市場資源,也可能會讓公司在治理、獨立運營等層面引發監管關注。
對于北京通美而言,如何構建更獨立的銷售與運營體系,不僅關乎其持續盈利能力的穩定性,也可能影響到其上市進程的最終走向。
3、發明專利靠授權協議,曾涉嫌泄露商業秘密被舉報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通美曾被舉報涉嫌泄露商業秘密。
公司在2022年6月披露的第二輪回復意見中披露,公司收到相關舉報信,北京通美涉事員工在舉報方任職期間參與了PBN-PG復合加熱器、PG工藝產品、PBN夾持桿等核心產品的研發工作,掌握了其核心技術,上述技術信息屬于其商業秘密。
當時,該名涉事員工在北京通美任職,并入股公司。舉報方認為,北京通美及涉事員工涉嫌侵犯其商業秘密。
(圖 / 北京通美問詢函回復)
對此,「子彈財經」向北京通美發送采訪函尋求解釋,公司表示,經自查后認為,公司核心技術均為自主研發,來源清晰,公司不存在侵犯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的情形。
那么,北京通美的現在的研發能力如何?
報告期各期,北京通美的研發費用支出分別為2682.64萬元、4510.82萬元和9016.64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80%、7.73%和10.52%。
同期,同行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6.31%、8.97%和10.02%,2019年和2020年,北京通美的研發費用率均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圖 / 北京通美招股書)
從研發成果來看,截至2022年5月31日,北京通美擁有發明專利共計60項,其中境內發明專利51項,境外發明專利9項。
(圖 / 北京通美問詢函回復)
值得一提的是,在半導體行業內,為避免因專利重疊造成的侵權和訴訟風險,同行業企業間通常會實施專利交叉授權。
招股書顯示,AXT與主要競爭對手M簽署了《交叉許可和互不起訴協議》,M和AXT將其在2029年12月31日之前申請的專利互相授予許可給對方及其控制的實體使用,許可范圍涉及制造、使用、進口和銷售砷化鎵和磷化銦晶體和襯底產品。
據悉,北京通美已經向M支付了交叉授權的長期付款,共計170萬美元。
不過,這樣的授權存在一定的風險。北京通美也在招股書中表示,若M終止授權或協議到期后未能續約,且公司不能及時自行開發替代技術,將可能因為缺乏必要授權而面臨專利侵權的風險,會給公司生產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此外,北京通美對「子彈財經」表示,公司核心團隊從事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業務已逾35年,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工藝積淀。截至目前,公司擁有發明專利近百項。
此次IPO,北京通美擬募集資金11.67億元,其中4.4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圖 / 北京通美招股書)
目前,北京通美何時能夠上市還尚未可知,不過公司資金鏈尚不算十分緊張。
截至2021年末,公司擁有貨幣資金1.73億元、短期借款7782.47萬元,貨幣資金可以覆蓋短期借款,仍留有一定的周轉空間。
(圖 / 北京通美招股書)
接下來,北京通美能否破解僵局、掃清障礙,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進而打開新的發展空間,仍需時間給出答案。
*文中題圖來自:界面新聞圖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