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天氣相當的炎熱,很多人就在關心,啥時候三伏天啊?認為三伏天早點來,那么炎熱就可以早點結束,但其實這種想法也不對,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為炎熱的一個階段,這個確實是沒錯,但過了三伏天也不一定就不熱,我們還要警惕秋老虎襲來。
說到三伏天,我們先來說說入伏,今年的入伏時間是7月20日,也就是本周日會正式進入三伏天,時間總共是30天,相比往年減少了10天,但是一定不要大意,因為三伏天的總共的時間,和氣溫高低,沒有直接的一個關系,該熱還是會熱,況且全國多地已經連續多日發布了高溫預警。
既然本周日就是入伏的時間了,我們要做好什么準備呢?老輩人就經常講,入伏要“扶陽”,那么為啥要這么做呢?
第一, 伏天高溫高濕,容易內里虛寒
入伏之后,緊隨而來的高溫天氣,會讓人毛孔大開,這個時候陽氣隨汗液外泄,內里反而虛寒,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記載:“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要注意補充人體的一個陽氣。
第二:符合冬病夏治的一個理念
在這個時候,空調冷氣長驅直入,冰鎮飲料直灌腸胃,寒濕之邪悄然入侵。身體會被濕氣侵擾,如果這個時候不補陽的話,等到冬天,就會畏寒,從而手腳冰涼,甚至還容易出現身體不適。
本周日入伏,這4種扶陽菜多吃,順利過完三伏天
第一種:仔姜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這個俗語想必大家已經清楚了,仔姜性辛溫,能直入脾胃,散寒止嘔,促進消化液分泌。而且這個時候吃上一點可以溫中散寒,可借自然陽氣升發之勢,溫暖一整天。
做法:把仔姜洗干凈之后,切成絲,然后把豬肉切成絲,喜歡吃辣椒的可以來點辣椒,鍋中放入油,燒熱之后,放入仔姜大火不斷的進行翻炒,炒香之后,放入鹽和醬油,最后放入雞粉,炒勻就可以吃了。
第二種:羊肉
入伏吃羊肉?是的,你沒有聽錯,在江蘇安徽等地,至今還保留著“伏羊節”的傳統,民間諺語道:“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處方”。《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暖中補虛,補中益氣”。
做法:把羊肉清洗干凈,焯水,然后放入到大鍋中,放入鹽和一點姜片,煮熟透,準備一點蘸料就可以吃了。
第三種:茴香
和多數涼性綠葉菜不同,茴香菜是少見的溫性蔬菜。其特殊的茴香油能刺激消化液分泌,驅除脾胃寒氣。對于夏季貪涼導致的脘腹脹悶,茴香堪稱天然解藥。
做法:把茴香清洗干凈,然后鍋中準備好高湯,來上一點肉丸,接著放入鹽和白胡椒粉,最后放入茴香,拌勻就可以吃了。
第四種:泥鰍
如果覺得黃鱔比較貴的話,我們在這個時候還可以選擇吃點泥鰍,它被譽為是水中人參,而且也特別滋補陽氣,喜歡吃的朋友,在這個時候可以買上一些回來,然后做給家人吃。
做法:清洗干凈之后,把它放入油鍋中進行干煸,然后放入干辣椒,還有醬油以及以鹽還有五香粉,有香菜的可以來上一點,這個特別適合體弱虛寒的人。
大家一定要記住,扶陽不等于燥熱大補。我們要根據時令來吃,本周日入伏后,可以選擇一些補陽氣的食物,讓溫補的暖流驅散體內積寒。《黃帝內經》也講過:“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