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長夏宜養(yǎng)脾”,高溫高濕如蒸籠,最易困住脾胃。濕氣盤踞,人便無精打采,氣血也仿佛被烈日曬蔫了的花。此時若一味貪涼,寒涼直傷脾胃根基,無異于雪上加霜。是時候告別綠豆湯的單一守護,為身體尋覓更溫潤妥帖的滋養(yǎng)了。
第一碗:雞頭米地瓜粥
材料:新鮮雞頭米(芡實)80克,甜地瓜1個(約200克),大米半杯,清水適量。
做法:
1、大米淘凈,加足量清水入鍋,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熬。
2、地瓜去皮切小塊。待米粒開花變稠時,倒入地瓜塊和洗凈的雞頭米。
3、保持小火,耐心熬煮20-25分鐘,直至地瓜軟糯、米粥粘稠即可關火。喜甜可加少許冰糖。
這碗粥端上桌,暖糯的米香混著地瓜天然的甜潤撲面而來。雞頭米是水中人參,最擅長安撫那被暑濕折騰得虛弱的脾胃,給它們穩(wěn)穩(wěn)的支撐;金黃的地瓜則像小太陽,暖暖地補養(yǎng)著被消耗的氣血。
第二碗:雞腳桂圓蓮子湯
材料:雞腳8-10只,干桂圓肉15克,干蓮子30克,生姜3片,清水適量。
做法:
1、雞腳剪去指甲,洗凈。冷水下鍋,加姜片和少許料酒,煮沸焯燙2-3分鐘去除腥氣,撈出沖洗干凈。
2、蓮子、桂圓肉洗凈。將處理好的雞腳、蓮子、桂圓肉、姜片一同放入燉鍋或砂鍋。
3、加入足量清水(沒過食材約兩指),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1.5-2小時,至雞腳軟爛脫骨、蓮子粉糯。湯成后加少許鹽提味即可。
湯色清亮,雞腳燉得皮酥筋軟,膠質都融在湯里。桂圓的甘甜與蓮子的清香交織,喝一口,稠滑的湯汁裹著膠質滑過喉嚨。這湯是專為氣血加油的。雞腳的膠原蛋白是滋養(yǎng)的基礎,桂圓蓮子這對“黃金搭檔”則把氣血穩(wěn)穩(wěn)托舉起來。
第三碗:鲅魚丸子小白菜湯
材料:新鮮鲅魚肉200克(去皮去骨),豬五花肉餡50克(增香提黏),小白菜1把,姜末、蔥花少許,鹽、白胡椒粉、料酒、淀粉、香油適量。
做法:
1、鲅魚肉細細剁成蓉(或用料理機打碎),加入豬五花肉餡、姜末、少許鹽、白胡椒粉、料酒和一小勺淀粉,順一個方向用力攪打上勁。
2、鍋中燒水,水沸后轉小火,保持微沸狀態(tài)。手上沾水,取適量魚肉餡,從虎口擠出丸子,用勺子舀入鍋中。
3、待所有丸子浮起,煮約3分鐘至熟透。放入洗凈切段的小白菜,燙煮1分鐘。
4、關火,加鹽調味,撒上蔥花,淋幾滴香油增香。
魚肉丸子潔白彈嫩,在翠綠的小白菜映襯下,清清爽爽。湯入口是純粹的鮮,不油不膩。暑熱最耗體力,這碗湯就是清爽的“充電寶”。魚肉好消化、高蛋白,加上一點豬肉餡的油脂香,讓丸子口感更潤。
未來30天,不妨換掉那碗熟悉的綠豆湯,讓這四味輪番登場。連喝兩周,你會真切地感受到:糾纏的濕氣悄悄散了,疲憊的脾胃舒坦了,匱乏的氣血重新涌動起來。三伏天的燥熱仍在窗外喧囂,但身體里,已然開辟出一片寧靜清涼的自在小天地。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