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麻建宇】
前幾年,成功學“磚家”的言論往往被奉為圭臬,但這幾年,似乎技術專家的“言論”卻總是被斷章取義,以至于被噴、被“網爆”。
最近,同濟大學教授朱西產的一段視頻火了,他說,“華為把智能駕駛的強標定搞得太高,結果很多車企達不到,國家是不是可以降低一下要求?就像大學生60分能畢業,智能駕駛也可以60分‘及格’就能出廠?!?/p>
這一觀點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各路“鍵盤俠”瘋狂輸出,對這位教授開罵。如果按照部分網友的邏輯,將其類比教育,60分畢業的學生沒有危害,但60分的智駕標準卻有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拉低行業標準。
坦白講,如果不去深究,可能網友的觀點更有道理。但問題是,我們需要深究,需要考慮到朱西產教授這句話的背景,以及更詳細的解釋。接下來,我們不妨圍繞爭議較大的兩個點展開討論:一、60分及格出廠是否合理;二、強標太高對智駕發展影響幾何?
60分及格不行?誰去關心下60分的意義?
在討論朱西產有關“智駕60分及格出廠”的觀點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朱西產演講中的60分代表什么?畢竟,小學的60分考卷,和中學、大學內容并不一樣。
朱西產演講過程中,有關60分、80分甚至90分的說法都有個框定邊界,根據其PPT中的圖片滿足基礎場景的國標測評是60分,能在更復雜的場景的指數測評中獲得“Good”的車型是80分,能挑戰極限場景的智駕汽車才是90分。
其內容與中國汽研--智能駕駛金字塔分級測評體系有相似之處,而60分及格也并不代表,混一混就行,而是基于《智能駕駛汽車分級與評價體系(金字塔體系)》中明確劃定的“安全基線段”。換言之,朱西產口中的“60分及格”是以安全基礎為前提的能用、敢用。而這也是智能駕駛分級的重要原因,告訴車企不能低于某種標準出廠、宣傳時嚴謹按照分級進行。
視角再放寬一些的話,朱西產有關“60分及格”的說法,均是在L2級別智能輔助駕駛的語境內。而在這一級別中的智能輔助駕駛,無論60分還是90分甚至是99分,都不能脫離駕駛員的監管,區別只是實現場景的多少,而非安全性。一位長期研究智能駕駛的汽車工程師對《財圈社&道哥說車》編輯表示,100分才是無人駕駛,但目前誰也做不到。
值得關注的是,相比書面上過度追求高分,在智駕亂象頻發的這幾年,“智能駕駛60分‘及格’就能出廠”更多是對安全智能駕駛的規范而非對半吊子智能駕駛、“吹牛式”智能駕駛的鼓勵。如果以揪字眼的方式重新解讀這句話,朱西產的意思應該是“智能駕駛60分‘及格’就能出廠”。
此外,從過去智能駕駛的應用來看,60分的智能駕駛反而更有助于安全,朱西產在后續的回應中提到,從目前智駕事故統計看,一些智駕能力很差的入門級輔助駕駛系統,駕駛員不會對智駕系統產生依賴,沒有發現存在事故隱患。
反而一些智駕能力很強的高分智駕車型,由于缺乏安全標準的約束,DMS對駕駛員脫離駕駛的監管不力,駕駛員很快對功能強大的智駕系統產生信任和依賴,開了智駕后雙手脫離方向盤、甚至開車時睡覺,發生了嚴重的交通事故。
所以,滿足安全基準的60分,遠遠比宣傳大于實際的高分來得更可靠。
標準的意義是高速你不能低于60分 循序漸進的客觀規律不容忽視
“華為不要把智駕強制標準定得太高”是朱西產演講中的另一大爭議點。目前《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正處于征求意見階段,部分企業要把夜間兒童橫穿公路、50厘米紙箱及最苛刻的高速公路維修路段這三個極端工況寫入標準。
朱西產提了反對意見。坦白講,站在用戶角度,標準嚴苛并非壞事,至少更安全。但問題在于,將這些嚴苛的標準寫進強標,是否適應目前的普及面更廣或者說唯一得到認證的L2級智能輔助駕駛呢?而討論這一點,就要提到強制標準的職責了,它是要最大程度避免事故風險,而不是鼓勵技術進步。
以“夜間兒童橫穿公路”場景為例,假設標準要求車速Akm/h下,可視條件達到C標準,車輛可避讓速度Bkm/h的孩童。那么車企們通過了測試標準后,當場景有所變化,比如車速高了一點,孩童的速度快了一點、可視條件沒有那么好的情況下,該項功能是否能夠信任,這一標準又是否能夠信任?
而從技術難度上考慮,一位長期研究智能駕駛的汽車工程師對《財圈社&道哥說車》編輯表示,以橫穿馬路的場景,80%的駕駛員很難100%做到準確識別障礙物或以移動目標,并且,汽車在世界上存在了100多年,幾十億的車輛在路上跑,但并不能說碰到了所有場景,甚至可能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天都會有新的交通場景出現,誰能做到100%的避讓?
試想,如果極端工況下,被“鼓吹”通過標準的智能駕駛發生事故,帶來的影響是什么?
當然了,華為或其他車企能夠在相當條件下做到應對極端工況是值得鼓勵的,但問題是,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拿到90分,成為所謂的尖子。就像作為高三老師,沒辦法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能考上清北。
這可能是朱西產言論的另一個出發點。技術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行業總要有低門檻入口,允許初創團隊、小體量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推動更多元的方案落地。如果門檻定得太高,只有少數科技巨頭才能勉強完成,這會導致整個行業技術集中于幾個高塔之中,而無法形成百花齊放的生態。
此外,任何技術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正如一位長期研究智能駕駛的汽車工程師對《財圈社&道哥說車》編輯表示,產業的發展也好、技術的進步也好,是需要一步步演化的,沒辦法一步登天,誰也不可能一步做到100分,達到L5級完全自動駕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