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戰略研究報告”主要源自安邦智庫(ANBOUND)高端產品《戰略觀察》。該產品是一種支持領導者決策的高端研究。它建立在安邦智庫對現實社會和經濟環境的分析和預測基礎上,著重于預測中國未來的宏觀政策、產業政策;評估各種新政策或潛在新政策可能產生的各種影響;揭示未來政策變化可能產生的風險。
今天,“安邦戰略研究報告”欄目發布報告《當代的“模塊化的城市”賦予城市發展彈性》。
目錄
摘要
關鍵詞:城市更新、新城市主義、Seaside、模塊化的城市、城市發展彈性
在四十多年快速城市化推動下,中國的城市在規模和密度上實現了跨越式增長,但與此同時也暴露出空間結構僵化、功能區割裂、通勤距離過長、治理響應遲緩等深層問題。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核心--城市缺乏“彈性”,即面對變化與沖擊時的自我調節和快速恢復能力缺乏。當前主導城市發展的集中式、功能分區式的規劃模式,已難以支撐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安邦智庫(ANBOUND)首席教授陳功先生提出的“模塊化的城市”理論,為突破當前困境提供了一種系統化路徑。這一理論主張將城市重構為由多個功能完整、獨立運行的城市模塊,每個模塊具備相對獨立的居住、商業、教育、休閑等要素,并圍繞核心空間組織,實現自足運轉與靈活擴展的雙重目標。這種結構不僅降低了治理半徑,也提高了城市的抗風險能力和居民的生活質量。
美國佛羅里達州Seaside小鎮是這種模塊的一個現實范例,以緊湊布局、步行友好和功能混合的方式,形成了宜居且可持續的社區單元。其成功說明,即便是小尺度的模塊,只要組織合理,也能形成強大的空間韌性。通過Seaside案例與其所代表的新城市主義的分析可見,“模塊化的城市”理論結合中國國情,構建出一套可復制、可操作的城市更新新范式,為破解當下“城市病”推動城市從“結構剛性”走向“系統彈性”提供了清晰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