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今年7月至9月,《亮劍》《懸崖》《闖關(guān)東》等一批經(jīng)典作品將在“重溫經(jīng)典”頻道播出。消息一出即登微博熱搜,網(wǎng)友留言又掀起了一波回憶。
《亮劍》是我這些年來復看次數(shù)最多的電視劇,沒有之一。每一次當我沮喪的時候、低迷的時候,就會看一遍電視劇或者聽一遍有聲小說,汲取再出發(fā)的動力。
電視劇《亮劍》海報
電視劇《亮劍》的故事講到1955年授銜時止,小說《亮劍》的敘事則延長了不少,寫到了李云龍之死,一直寫到了改革開放之后。我更喜歡看授銜之后的那些故事,也會產(chǎn)生更多唏噓。如果你真的喜歡《亮劍》,我會建議你去看一遍小說,尤其是后半部分。
我從《亮劍》中汲取了哪些精神元素?為何對這部主旋律作品念念不忘?我想不外乎以下這幾個因素。
第一,家國情懷浸潤其間。
在近年來播出的國產(chǎn)電視劇,我最喜歡三部:《亮劍》《闖關(guān)東》和《大宅門》。
仔細想想,這三部電視劇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家國情懷浸潤其間。
《亮劍》自不必說,整個故事主線就是抗日,爭取的就是民族獨立。
《闖關(guān)東》其實也是:開頭便是家在旅順的夏掌柜全家都死在日本人屠殺之下,只剩下女兒玉書一根獨苗。這就給整部電視劇定下了基調(diào):一部山東人闖關(guān)東的歷史,也是中國人抗擊日本人強占關(guān)東的歷史。其后,朱開山三子傳杰與日本人爭奪山河煤礦的開采權(quán)、二子傳武英勇抗擊日本人直至戰(zhàn)死。
《闖關(guān)東》的最后,老英雄朱開山駕著馬車帶著全家人離開了哈爾濱。此時,三兒媳婦玉書剛剛產(chǎn)子。這個孩子便預示著新的希望。
因為近代以來的屈辱歷史,中國人的思想底色里面總有一種悲情感。這種悲情感在上個世紀前半葉主要表現(xiàn)為抗日情緒。抗戰(zhàn)勝利至今剛好80周年,這種濃烈的家國情懷依然充盈。
《大宅門》里的白景琦不管如何“渾不吝”,在民族大義上絕對的立場堅定,堅決同日本侵略者作斗爭,就算不惜身死也絕不交出百草廳的秘方。
白景琦有一句蕩氣回腸的話在我看完該劇后好多年依然清晰可感:“我死以后,本族老少,如有與日本鬼子通同一氣者,人人可罵之;我死以后,如有與日本鬼子通同一氣者,人人可誅之;我死以后,如有與日本鬼子通同一氣者,就照著我這口刀說話?!?/p>
就連一生抽大煙逛窯子的白家三爺最后也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書寫了“寧死不當亡國奴”的豪邁。白家三爺一生都在與二奶奶上演豪門爭產(chǎn)的把戲,但終于在最后重新定義了“豪門”。
豪門不僅僅是爭權(quán)奪利,更有民族大義。這可能才是《大宅門》的微言大義。
經(jīng)過這些優(yōu)秀電視劇的精心塑造,這些鐵骨錚錚的真漢子形象一個個躍然熒屏之上,成為不朽的影視經(jīng)典人物,也令我們這些觀劇者將自身置入劇中,同喜同悲。
普通人看電視劇,不需要在意太多的表演技巧,最沉浸的觀劇體驗就是代入感,仿佛自己就是劇中人。迷到深處,已然分不清劇里、劇外了。
第二,不懼失敗從頭再來。
《亮劍》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懼失敗。
它沒有像抗日神劇一樣,將抗日戰(zhàn)士塑造成刀槍不入的“金身”。相反,它展示了在特定時期敵人的強大以及抗戰(zhàn)的艱難。有樂觀主義,但是是在困難中的樂觀主義。
日偽掃蕩期,獨立團被掃蕩到四處漂零。打擺子的李云龍身邊只剩下了警衛(wèi)員“和尚”,如果不是戰(zhàn)友及時趕到,可能就要當場命喪廢棄的村莊了。
面對日本特種部隊的襲擊,獨立團傷亡慘重,甚至連李云龍的新婚妻子秀芹都能被敵人擄去,最終犧牲。展示抗戰(zhàn)的殘酷性并不是示弱,而是更接近歷史的真實。
但是《亮劍》不是一曲失敗主義的悲歌,從失敗中重新站起,才是真英雄。這才是我從該劇中汲取的力量:人生就是一場百折不撓的行旅,失敗了沒什么,爬起來再戰(zhàn),只要精神在,一步一個腳印,總有成功的一天。
“李云龍”是一個群像,集納了那一批八路軍指戰(zhàn)員的集體性格。他勇于亮劍,也從不“做虧本的生意”。隱蔽精干、保存實力、步步為營、尋機出擊,是李云龍戰(zhàn)法的特色。
近年來有不少歷史愛好者都在探討國民黨為什么會在大陸失敗的問題。要探討這個問題,答案就不能只在解放戰(zhàn)爭里面找,要上溯到抗戰(zhàn)時期,可能更要上溯到土地革命時期。這一點,《亮劍》已經(jīng)借國民黨內(nèi)的優(yōu)秀代表楚云飛之口表達了出來。楚云飛通過對李云龍獨立團的近身觀察,已經(jīng)確認抗戰(zhàn)之后這支隊伍將是國民黨軍隊難以戰(zhàn)勝的一支武裝力量。
第三,獨立思考勇于反思。
電視劇《亮劍》的特色是“武戲”,那些戰(zhàn)斗的場面激動人心,容易被忽略的其實是“文戲”。
電視劇《亮劍》值得一看的文戲有兩段:一是李云龍戰(zhàn)友丁偉與其岳父田墨軒老人的對談,二是丁偉在軍事學院畢業(yè)時的論文答辯。
李云龍戰(zhàn)友丁偉與其岳父田墨軒老人在田宅一番深談之后惺惺相惜,并視為知己。兩人所談內(nèi)容為后來的歷史一一應(yīng)驗。當時的李云龍還嫌岳父文人氣太重,無法理解,繼而抱怨丁偉:“你怎么和我老丈人搞到一塊去了?!?/p>
理解發(fā)生在《亮劍》小說里。到后來,李云龍終于理解了作為文人的岳父認識之深刻,也為丁偉在畢業(yè)論文中提出的“北方某國假想敵”之遠見深深折服。
妻子田雨與李云龍出身、成長經(jīng)歷迥異,在婚姻的最初階段發(fā)生了很多次的沖突,甚至抵達離婚的邊緣。最了解李云龍的人可能只有他的生死戰(zhàn)友趙剛了。
田雨劇照
趙剛借著妻子馮楠之口告訴田雨:“他和老李相交多年,相知甚深,他有缺點,性格粗魯,沒有文化,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但他正直,古道熱腸,在邪惡面前,他永遠是個有勇氣的英雄,一旦覺醒,他的勇氣會勝于常人,老趙自愧不如。他說他和李云龍性格相去甚遠,只有一點相同,那就是悲劇性格。趙剛最后請我轉(zhuǎn)告你,他愿用人格擔保,李云龍也許是個有缺點的丈夫,但他是個響當當?shù)哪凶訚h,是個具有英雄氣質(zhì)的男人,這點他趙剛絕不會走眼,希望你能給予寬容和諒解?!?/p>
小說《亮劍》的后半部分呼應(yīng)了趙剛的洞見:李云龍覺醒了,田雨也堅定地與丈夫李云龍站在了一起。
第四,鐵漢柔情兄弟情深。
八路軍總部,各位老總借著聊天把李云龍帶兵的特色表達了出來:不管什么拉垮的部隊,只要跟著李云龍一段時間之后,戰(zhàn)斗力就變得嗷嗷叫了。
原因無他:生死與共。當一營長張大彪身陷重圍時,本已沖出敵人封鎖線的李云龍又率隊折回救援了。李云龍其實就是要用這一次次的救援向戰(zhàn)士們傳達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大家是生死兄弟,在戰(zhàn)場上要互幫互助。
戰(zhàn)爭不是個人單打獨斗,講究的是協(xié)同配合。人們說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戰(zhàn)友情是最珍貴的,因為那真的是生死一線間,甚至一個人活下來是以另一個人付出生命的代價獲得的。
這一點從李云龍對待警衛(wèi)員“和尚”慘死一事上展現(xiàn)得最為淋漓盡致。黑云寨二當家埋伏了辦事歸來的“和尚”并殺死了他。當時這幫土匪已經(jīng)和其老戰(zhàn)友孔捷達成了歸附的意向,孔捷正準備給這支隊伍派政委。李云龍哪管這些,炮轟黑云寨、砍殺二當家,即使又背上了一次處分也在所不辭。
當身處職場的當代人看到這一段時,怎能不心有戚戚呢?誰不想有一個李云龍這樣的上司呢?誰不想有一個敢擔當、敢扛事的上司呢?
電視劇《亮劍》講的是歷史,看的人又怎能不聯(lián)系自身、觀照現(xiàn)實呢?
看的是電視劇,想到的卻是每個人自己的人生。
(作者陳良飛系澎湃新聞?wù)涡侣劜靠偙O(jiān)、港澳臺新聞部總監(jiān),高級記者)
設(shè)計:王璐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