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自6月26日發布后,市場反響極為熱烈,上市18小時便實現鎖單24萬輛,創下行業新紀錄。這款起售價25.35萬元的電動SUV,憑借高性價比配置與小米生態優勢,在二手市場形成獨特現象,有博主探訪二手車商后表示,小米YU7二手車價格比新車貴3-4萬元,加價即可直接提車。
小米智能制造產業基地一期年產能僅15萬輛,且SU7已占據大量產能,二期工廠雖于7月底投產,但產能爬坡需時間。當前標準版交付周期長達53-56周(約13個月),Pro版48-51周,Max版33-36周。超長等待期促使消費者轉向二手市場,黃牛倒賣訂單現象頻發,部分二手平臺現車加價4萬元仍供不應求。
特斯拉Model Y作為新能源市場“老大哥”,一年保值率82.31%,三年61%,市場認可度高。但小米YU7憑借800V高壓平臺、激光雷達等高端配置,以及小米生態的號召力,在二手市場展現出更高潛力。據懂車帝分析,若產能持續緊張,供需失衡將進一步推高YU7的保值率,甚至超越特斯拉。
小米YU7標配800V高壓平臺、磁吸生態拓展硬件、可變色天窗等創新配置,提供情緒價值。相比特斯拉Model Y的極簡風格,YU7在空間設計、智能化體驗上更貼近年輕家庭需求。此外,小米品牌在手機、電器領域的“厚道”形象,為汽車業務積累忠實擁躉,推動二手市場熱度。
超長交付周期引發消費者不滿,部分訂單因供應鏈問題延期至明年。小米雖宣布二期工廠投產后總產能將達45萬輛/年,但短期內仍難緩解壓力。與此同時,比亞迪、蔚來等品牌推出性能相仿車型,以更快交付和靈活售后政策分流客戶。智界R7甚至推出限時補貼,試圖“攔截”小米用戶。
二手訂單加價現象引發政策層面關注,媒體提醒可能擾亂市場秩序。小米雖迅速回應稱將擴大生產線,但黃牛倒賣、交付延遲等問題仍考驗品牌信譽。分析指出,小米需在技術創新與供應鏈管理間找到平衡,避免“饑餓營銷”透支消費者耐心。
隨著二期工廠量產,YU7交付壓力或從四季度起緩解。若小米能兌現2026年武漢工廠投產、支撐百萬輛級產能的規劃,其市場地位將進一步鞏固。而在二手市場,YU7的保值率或將隨口碑積累持續走高,成為新能源領域的現象級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