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宣傳活動在亳城鎮裴村大興寺古廟會上熱鬧開展。亳城司法所聯合鎮政府、派出所等部門,將法律知識送到基層群眾身邊,為大家送上了一份誠意滿滿的“法律大禮包”。活動中,工作人員通過設立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與群眾面對面交流,發放宣傳頁200余份,覆蓋人次達100余人,旨在進一步提升基層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切實發揮人民調解、法律援助在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中的重要作用,推動《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
活動現場,除了《民法典》相關知識的普及,大興寺塔這一珍貴的歷史遺存也成為了法治宣傳的生動載體。位于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亳城鄉裴村西北約1.5千米大興寺遺址上的大興寺塔,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大興寺始建于唐武德三年(620 年),而大興寺塔始建于北宋初期,北宋政和二年(1112 年)重修殿宇和佛塔,明、清時期又有修葺。該塔為七級密檐式八角實心磚雕塔,高20余米,塔身通體除磚雕外全用條磚砌筑,棱角分明,表面平滑,塔內為實心砌體,第4層南面壁設有一拱券門洞,各層以條磚疊澀出檐,緊密相接,檐下飾有仿木結構的磚雕斗拱和蓮瓣承托。其風格與河南現存閣樓式和疊澀密檐式磚雕宋塔基本一致,為研究河南宋代磚塔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見證,2013年3月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工作人員結合大興寺塔的保護現狀,向現場群眾詳細解讀了《文物保護法》。他們強調,像大興寺塔這樣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受到法律的嚴格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文物的義務,禁止一切破壞文物的行為。通過生動的案例講解,讓群眾明白破壞文物不僅會受到道德的譴責,還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此次在大興寺古廟會上開展的法治宣傳活動,將歷史文化遺產與法治宣傳有機結合,既讓群眾感受到了大興寺塔的歷史魅力,又增強了大家的文物保護意識和法治觀念,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來源:亳城司法所
編輯:劉現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