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做人啊,太精明不好,太糊涂也不好。
太精明,就容易被人敵視、防備、孤立;太糊涂,就容易被人拿捏、欺負、算計。
唯有半精明、半糊涂,才是最好的選擇。
尤其是中年人,該精明的時候要精明,該糊涂的時候要糊涂。
不要把糊涂,當成是愚蠢。有些裝出來的糊涂,比過分精明,更能讓自己安身立命。
人到中年,懂得裝聾作啞,才算是真正活明白了。
02
沉默,比多言,更能保護自己。
每個人都需要花兩年的時間學說話,卻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學閉嘴。
說話很容易,閉嘴卻很困難,又有多少人可以守住自己的嘴巴呢?
絕大多數人都守不住自己的嘴巴,只會沖動連連,對別人掏心掏肺,真誠至極。
真誠,確實是好事。可過度真誠,把心底話都說出來,被人抓住了把柄,那就是壞事了。
永遠都是“說多錯多,不如不說”。
哪怕你是社交達人,每天侃侃而談,總有說錯話的時候。
唯有沉默,守住嘴巴,不讓別人看透,也不得罪別人,才是一箭雙雕的最優選擇。
人到中年,管好嘴巴,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或者直接保持沉默,比滿嘴巴跑火車,來的更有意義。
03
有些事兒,要當聽不見,看不見,不知道。
《增廣賢文》有言:“聞事不說,問事不知,閑事莫管,無事早歸。”
聽到什么事兒,都不要說出來。哪怕別人問你,你也要回答不知道。
至于什么閑人閑事,就不要管太多了。沒有事做,那就早早回家,避免惹來是非。
對于某些敏感的話題,難道你要放在心上,或者到處說出來嗎?
肯定不是這樣的。對于一切敏感的話題,當它們是個笑話就好,切勿計較,切勿偏執,切勿放在心上,切勿管太多。
有些事兒,如果非要去說,非要去管,非要去計較,基本都會吃大虧,碰釘子。
該懂的人,一定會懂。而天生就愚昧的人,哪怕你說再多,別人也不可能聽得懂。
少管閑事,切勿較真,左耳進,右耳出,不在乎,方為上上之策。
04
人到中年,選擇裝聾作啞,乃是成熟。
有人不理解,為什么非要裝聾作啞呢?
裝聾,左耳進,右耳出,不要把某些人與事兒放在心上,有利于人生的瀟灑輕松。
作啞,閉上嘴巴,沉默寡言,不暴露自己的情況,有利于處境的安穩。
這,難道不是逃避現實嗎?
并不是逃避現實,而是日常的保身之道。你想想,不去裝聾作啞,難道要強出頭嗎?
永遠都是“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嘴巴說話太多,終究會招惹來是非;多管閑事強出頭,煩惱就會找上門。
特別是在這個年頭,基本都是好人沒好報的。
有些事兒,千萬不要去嘗試,否則后悔莫及。
05
寫到最后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夫妻倆要生活,本就是壓力山大的。
如果不懂事,非要亂說話,亂較真,去惹事,豈不是自找麻煩嗎?
真正的活明白,并不是懂得什么大道理,而是知道如何才能夠更好地保全自己。
這,并不是人情世故,而是最基本的為人處世。
守住嘴巴,抑制沖動,這是成熟;左耳進,右耳出,不在乎,屏蔽毫無意義的人與事兒,這也是成熟。
成熟就是,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計較什么,不該計較什么,都做到心里有數。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